一 比较文学现象在中国并不是新事物。且不说古代中国境内各民族文化融合过程中,关于文学的比较、筛选和相互影响的研究;也不说魏晋以来印度思想文化于中国文学的关系以及当时有关翻译、媒介的论述;就从现代说起,中国比较文学的源头也可上溯到1904年王国维的《尼采与叔本华》、《红楼梦》研究,特别是鲁迅1907年写的《摩罗诗力说》和《文化偏至论》。茅盾于1919和1920年相继写成的《托尔斯泰与今日之俄罗斯》和《俄国近代文学杂谈》也对东欧和西欧的文学进行了比较研究。 比较文学作为一门现代学科在中国出现则是二十年代末,三十年代初。1929年至1931年,英国剑桥大学英国文学系主任,新批评派大师瑞恰兹(Ivor Armstrong Richards)在清华大学任教。开设了“比较文学”和“比较文化”两门课。清华大学教师瞿孟生(P.D.Jemeson)还根据瑞恰兹的讲稿写成《比较文学》一书,主要是对英、法、德三国文学进行了比较研究。当时清华大学研究部文学课程分为文学专题和作家分析两类:“比较文学”是前一类课程中很重要的一支。除吴宓开设的“中西诗之比较”、温德(R.winter)开设的“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陈寅恪的《中国文学中的印度故事的研究》外,还有“近代中国文学之西洋背景”、“翻译术”等课程。(注:参阅《清华大学校史稿》,中华书局出版,第167页。)清华大学培养了一大批学贯中西的比较文学学者,如钱钟书、李羡林、李建吾、杨业治等都是那个时期的学生。不久,傅东华和戴望舒又相继翻译了罗力耶(Frederic Loliee)的《比较文学史》(1931)和保罗·梵·第根(Paul Van Tiegham)的《比较文学论》(1934)第一次在中国系统介绍了比较文学的历史、理论与方法。1934年出版了梁宗岱的《诗与真》,作者以深厚的中国古典文学素养对西方文学进行了比较文学方法的探讨,1936年又出版了陈铨的《中德文学研究》全面评述了中国小说、诗歌、戏剧在德国的传播和影响。四十年代,闻一多进一步论证了以中国的《周颂》、《大雅》,印度的《梨俱吠陀》、《旧约》里最早的诗篇,希腊的《伊得亚德》和《奥德赛》为代表的这四种约略同时产生的文化如何各自发展,渐渐相互交流、变化、融合的发展过程,并指出“两个文化波轮由扩大,而接触,而交织,以至新的异国形式必然要闯进来……新的种子从外面来到,给你一个再生的机会”。(注:闻一多著《神话与诗》,古籍出版社,1957,201-206页。)另外,朱光潜的《文艺心理学》、《诗论》,钱钟书的《谈艺录》也都在四十年代为中国比较文学的发展作出了新的贡献。 二 比较文学在中国的复兴是以钱钟书的巨著《管锥篇》1979年的出版为标志的。《管锥篇》全面、丰富、完整地体现了比较文学作为一门“最广阔、最开放”,最“无法归纳进任何科学或文学研究体现中去”的“边缘科学”的特点。(注:《诗可以怨》,《文学评论》1981年第一期。)《管锥篇》四册写于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之间。全书781段围绕《周易正义》、《毛诗正义》等中国文化元典十种,引用了八百多位外国学者的一千多种著作,结合中外作家三千多人,阐发自己对文学和文化的看法。全书的根本出发点在于坚信“人文科学的各个对象彼此系连,不但跨越国界而且贯串着不同的学科”(注:《诗可以怨》,《文学评论》1981年第一期。),钱钟书从来不企图用什么人为的“体系”强加于不受任何人为约束的客观世界,他认为历史上“往往整个理论系统剩下来的有价值的东西只是一些片段思想”而已。但他也同时认为:“艺之为术,理以一贯,艺之为事,分有万株”,去发现那些“隐于针锋粟颗,放而成山河大地”的普遍性才是作学问的真正乐趣。(注:《管锥篇》,中华书局,1979,第1279、496页。)《管锥篇》最大的贡献就在于纵观古今,横察世界,从针锋粟颗之间总结出重要的文学规律,也就是突破各种界限(时间、地域、学科、语言),打通整个文学领域,以寻求共同的“诗心”和“文心”。《管锥篇》不仅探索了中西文学共同的“诗心”和“文心”,而且在影响研究、阐发研究、科际整合、翻译媒介研究等方面都为中国比较文学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继《管锥篇》之后,北京大学的四位教授相继发表了四本比较文学论著:宗白华的《美学散步》(1981)在比较美学、诗、画、戏剧等交叉学科的比较研究方面独树一帜;季羡林在《中印文化史论文集》(1982)中对中印文学关系进行了独到的深入讨论,为中国比较文学的影响研究树立了榜样;金克木的《比较文化论集》(1984)首重研究了《梨俱吠陀》与《诗经》的比较,并论及“符号学”、“诠释学”在中国的应用,为中国比较文学的平行研究开辟了新的领域;杨周翰的《攻玉集》(1984)则以中国文学为参照系重新解释了莎士比亚、弥尔顿、艾略特等欧洲作家的作品;南京大学范存忠的《英国文学论集》、上海社会科学院王元化的《文心雕龙创作论》也都为比较文学在中国的复兴作出了重要贡献。 三 在以上坚实的学术探讨和理论基础上,1985年10月29日由全国各地二十一所著名大学共同发起的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和首届国际学术讨论会在新建的深圳大学召开,同时举办了有150名学员参加的比较文学培训班。这次大会收到的论文共121篇。参加大会的14位著名外国学者如国际比较文学学会的主席和前主席孟而康(Earl Miner)、佛克马(Douwe Fokkema);法国比较文学资深教授谢弗列(Yves Chevrel)、美国著名学者詹明信(Fredricjemeson)等,还有不少来自港、台的著名比较文学学者。他们不仅在会上发了言,还为培训班讲了课。大会选举了由31人组成的首届理事会。秘书处设在北京大学,学会会刊为《中国比较文学》(由上海外国语大学出版);内部交流刊物《中国比较文学通讯》(由北京大学比较文学研究所出版)。后来又相继出版了《比较文学报》(由四川大学出版)和《东方丛刊》(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