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华文文学的精神魅力

——兼论世界华文文学新格局

作 者:

作者简介:
胡经之 深圳大学

原文出处:
文学评论

内容提要:

海外华文文学的优秀作品,不仅生动展示了华人闯荡世界的心路历程,而且高扬着奋发图强的民族精神,凝聚着怀乡念国的中华情结,闪耀着追求美好的人生理想,具有独特的精神魅力。


期刊代号:J1
分类名称:文艺理论
复印期号:1998 年 05 期

关 键 词:

字号:

      奋发图强的坚毅精神

      20世纪百年沧桑,多次出现出国浪潮。中国早期出国最多的是下南洋,当苦力。反映老一代华人闯南洋的文学作品已出现不少,如泰国的《风雨耀华力》,印尼的《七洲洋外》,马来西亚的“三部曲”,为我们展示了先辈华人在南洋的艰苦奋斗过程。椰风蕉雨,筚路蓝缕,含辛茹苦,忍辱负重,历尽千辛万苦,却仍坚韧不拔,奋发图强。这种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在许多作品中都有反映。我们今天读来,依然感到振奋和鼓舞。

      那末,世界日益已走向现代化的今天,这种奋发图强的坚毅精神,在海外华人中还能继续发扬吗?在海外华文文学中还会得到表现吗?

      读着新一代的一些海外华文作品,使我又一次深切感受到了中华民族的这种宝贵精神。

      比起以往来,开放改革以后涌现的出国潮,一是人多,二是面宽,三是地广。久经闭关锁国,一旦开放,八面来风,成千上万,奔向世界各地。从东瀛到西欧,从美加到俄罗斯,从南美到澳洲,一下子都来了不少中国人。走向世界各地的,虽然也有过去那种文化较低的苦力劳工,但更多的是要出去求学深造的大学生,甚至不乏受过高等教育、具有专业技能的能人、名人,他们在国内有稳定的收入、一定地位,并非如先辈那样不能生存下去,只是不满足于现状,想见识一下世界,寻求新的发展,及早享受西方现代文明,追求更大自由,活得更好。

      然而,很多华人一到异国他乡,就会发现愿望和现实不能相符。诚然,有极少数华人能很快有钱,得以及早享受西方现代文明成果。但对大多数华人来说,如何在这块新土上生存下去,仍是当务之急,发展事业尚无从说起,更遑论享受!如果在国内,一家有难,有亲朋好友齐来相助。可在这新土上,举目无亲,一旦有难,愤慨也好,悲痛也好,都无济于事。如要生存,只有调整心态,自力更生,奋发图强,从头做起。许多海外华文小说、散文,都鲜明有力地表现了这种可贵精神。

      澳大利亚,这块开发较晚的绿洲,地广人稀,限制较少,应是华人较易生存立足之地。90年代,从大陆、台港涌入的华人就有数万。但要在这块新地上立住脚,却必须有坚强的意志,奋发的精神。在澳洲定居下来的文艺评论家张奥列在《悉尼写真》这本纪实文学集(1 )里说得好:“我不仅看到许多华人带着自己的文化品格顽强地融入澳洲主流社会,也看到许多旅澳求学的中国青年正在异域他邦艰难地行进。……他们实在活得太累太无奈了,然而那无畏无惧、锲而不舍的精神却又不得不令人肃然起敬。”为了生存,首都医院的外科医生在做烤鸡,名牌大学的讲师在马路扫街,画家乐师在洗碗跑街,……但大家都在顽强拼搏,表现出那中华民族特有的“韧性”,真是令人敬佩。求学澳洲的刘观德,在1991年发表了小说《我的财富在澳洲》,写华人在澳洲的遭遇,几经挫折,历尽磨难,但坚韧不拔,举债又去欧洲,爬起来再前进,继续奋斗。

      都知道欧洲文明富饶,环境优美,令人向往,却不晓得那里社会结构定型,防范严密,外人很难插足。华人在此,需要更坚韧的毅力,更努力地拼搏,方能挣得立足之地。近几年,我高兴地看到《四海——台港海外华文文学》发表了不少欧美华人作家的文学作品,使我们不仅能进一步了解华人在欧美闯荡的艰难历程,而且能更深一层地感受到这种奋发图强的坚毅精神。意大利阿航的小说《走向欧洲》,在曲折复杂的故事中,表现了华人青年的拼搏精神。90年代初,大陆知识青年陶泽和恋人苏浣桑,不甘于过宁静而清贫的生活,决心到欧洲发展。双双先飞匈牙利,在布达佩斯买日本假护照,闯过奥地利,到了意大利,投奔苏姑妈,在中国餐馆当厨工、侍女。在意大利历经艰难,屡屡受辱,陶泽志高气盛,不堪承受,愤而反抗,险出人命,陷身牢狱。等到获得自由,报了受辱之仇,却理智地和苏浣桑分手,独闯法国,去巴黎另觅生路。然而,在巴黎真能找到立足之地么?尽管是吃苦耐劳、忍气吞声,但入不了籍,也只能东躲西藏、朝不保夕。听说西班牙即将大赦,允许偷渡入境者获籍,于是陶泽和一位不愿再在巴黎卖笑偷生的舞女徐蔚双双离开巴黎,奔向西班牙,作新的拼搏。在闯荡欧洲的过程中,波澜起伏,险象环生,历尽千辛万苦。主人公慨叹:“走入欧洲本身就是个过程而已,它并不存在什么目的。”就是入了籍,华人也永远需要拼搏,奋发才能自强,别人救不了你。来自浙江而入了比利时籍的章平,写过《寻影游魂》、《黑市居民》、《顾辉死了》等作品,前不久又发表了《狗肉的道歉》,道出了华人的苦衷:即使入了籍,开了饭馆,也随时会有灭顶之灾,因此要不断拼搏,终生奋斗。

      也许美国的环境较为宽松,发展的机遇要多,所以,去美国的华人更多。但真要能在美国立住脚,寻求发展,仍然需要奋发图强的拼搏精神。90年代以来,反映华人在美奋斗拼搏的作品已越来越多,曹桂林的《北京人在纽约》、陈燕妮的《遭遇美国》、严聪的《服气吧,老美》等,渐已为大家熟知,就不细说。

      怀乡念国的中华情结

      世界苍茫,何处家园?海外华人,浪迹天涯,身在异域,心系中华,时常唤起怀乡思国之情,引发出心中的中华情结。这在海外华文文学中有着鲜明突出的反映。

      在那些反映老一代海外华人生活的作品中,浓重的中华情结表现为:朝思暮想,魂牵梦萦,梦想回归故土,叶落归根。不少作品中出现了梦思归根的一代:身在异域,却心里想着回归故国,就是死了,也要葬在故乡。那个时代,“金窝银窝,不如家窝”的传统观念浓重,万不得已,才去海外闯荡。生活所迫也好,环境驱使也好,大多迫于无奈,只好“被迫放逐”,但仍想把根留在故土,年老体衰,再落叶归根,回归故里。但这种梦想大多不能实现,却在文学作品中多有表现。只有感觉敏锐的极少数作家,如成长于大陆、台湾而又较早旅美的白先勇,敏感地觉察到,这些人的期盼回归故里,已经是不能实现的梦想,只能成为一曲悲歌。白先勇自己虽去了美国,却深深怀念着中华文化,正如他在《蓦然回首》中所说:“去国日久,对自己国家的文化乡愁日深。”今天,我们再读他的《纽约客》、《台北人》,仍然能浓烈地感受到作品中流露出来的那种怀乡思国、心系中华的浓烈深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