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文学发展的动力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同源。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是什么?就思维方法与研究对象而言,前人的答案大体可分为两大类型:一类从人的外部世界寻找答案,认为在人类之外或之上有一超人类的永恒不变的东西,如中国道家所悬示的“天道”,宋明理学的“天理”,古希腊赫拉克利特的“罗格斯”,黑格尔的“理念”,犹太教与基督教的“上帝”……人类是它们意志的产物并按照它们的意志演变着。另一种观点认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来自人类自身,来自人类为生存、发展而产生的种种需求、欲望、意志。西方的人本主义哲学家多持此种观点。主张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力量来自人类之外的自然界或上帝的观点显然是难以立足的,因为上帝是根本不存在的。 人是世界存在的主体,也是世界的主宰,世界因有了人类才有意义。早期哲学家将人自身分为自然的与社会的(又称本能与理智、本质与理性)两部分,所谓人的本质指人的生命及其生存发展的种种需求以及由此产生的欲望意志等,而理智则指人类的认识能力与社会所必须的道德规范等。理性主义哲学家认为是人的理性不断促进人类走向进步与文明。的确,由于人类对自然界认识的不断深入,才促进了科学上的发明创造,才使得生产力不断出现飞跃,由此看来,说人的理性、认识能力是促进社会发展的内驱动力,应是顺理成章无可非议的。然而我们不禁要问,认识的对象目标是如何确立的?认识的动力来自何方?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又不得不回到人类自身需要上来,是先有了人的需求,然后才有为满足需要的实践,才有伴随着实践的认识。人首先欲求着,然后实践着,最后认识着。人的欲求和意志为自己规定着生活的内容、目标,实践和认识是由人的需求、意志派生出来并意在满足人的欲求,而不是相反。所以促进人类认识的内驱动力是人的需要、欲望,故而也是推动人类不断进步的动力源泉。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是最活跃最富有革命性的力量;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并最终决定上层建筑。生产力是什么?其核心因素是人,是人的创造性,这种创造性正是来自于人的欲望——对物质和精神的需求。人的需求不会停留于一个水平上,而是随着社会物质的丰富而不断发展,正因为人的欲望是一个无休止的量,具有超越性,所以才有无休止的满足欲、追求欲,促成社会无休止地向前发展。 当然,当我们说人的情欲是推动社会的根本动力的时候,也不应否定人的认识能力对人类进步所起的推动作用。道理很简单,如果没有人的认识能力的不断提高和与之伴随的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的欲求只会停留在原地不动,就像一个人空有美好愿望却无有实现愿望的能力一样。同样如果人的欲望、需求、意志全部被取消,那么人的生命也就不复存在了,所谓认识又从何谈起呢?所以需求、欲望、意志是根本的,而认识力是相辅的,二者一前一后相互配合,推动着人类自身的发展。人的需求、欲望、意志既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也是推动作为人类社会重要组成部分的文学活动的动力。把人的欲望的冲动视为文学发展的原动力,与认为生产力是推进历史进步的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的观点是同源同质的。 二 人的需求丰富而多样,依较早对此作出系统分类的傅立叶的分法,列为三大类:其一为与五种感官相对应的五种物质情欲——食欲、声欲、色欲、味欲、性欲;其二为依恋情欲——友谊、爱情、爱荣誉、爱家庭;其三为分配情欲——竞争、多样化、创造欲。此后马斯洛等西方心理学家在此基础上又有不同的分法。马克思则将其概括为物质需求(包括五种物质情欲)与精神需求(包括依恋情欲与高尚分配情欲)两大内容,也可简述为人类的生存需求与发展需求。这二者互为因果,前者是基础,是因,后者是由前者生发出来的,是果。 人作为“物”的存在,有其生存的本能,有为满足生存本能需要的种种欲求。人的生理的需求是人的一切需求的基点,其他的需求如精神的需求、发展的需求都是以此为前提并被不断派生出来的。譬如农夫要生存,需要土地、水源、粮食,一旦土肥、水足、饭饱,便继而产生受教育、享乐的欲求,便有了要事业、权力、荣誉的念头,便有了他们所能想到的精神享乐的欲望。又譬如人类有性生理需求,于是就产生男女异性之爱,就有夫妻、子女,就有家族血缘之亲,就有以家族血缘之亲为细胞的社会,就有性文化、家族文化,人伦文化,就有以性爱为基础的复杂的情感世界。总之,人类的精神需求基于人的生理需求,并由此衍化出来,文学也不例外。 首先,文体产生于人的需求。因为一切科学都是人的意志驱使下的一种活动,适合着人的一种需要。同样,一切文学样式也都是人的情感的一种发泄形式,适应着人的一种需要。当人有了用喉咙、文字、音调节奏表达情感的需求时,便产生了诗歌。当人有了以文字表述对世界的理性认知和自身情感的需求时,“文”便应需而生。至于戏剧的起源,亚里斯多德认为“仿佛有两个原因,都是出于人的天性”,出于人的需要,一种是“人从孩提时代起就有的摹仿本能”,一种是“音调感与节奏感”(注:亚里斯多德《诗学》第四章,见伍蠡甫主编《西方文论选》上卷,第53页,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版。)。史书出于人们对国家大事备忘的需要,当人的耳朵有了想听故事的消遣、娱乐愿望时,“传说”与“街谈巷语”先在茶余饭后、田间小巷中慢慢流传起来,尔后逐渐出现了说话、讲故事、小说等形式来满足时间越来越充裕的人们的需要……人类对文学艺术的需求(娱乐的、情感的、美的、奇巧的、现实的、理想的等等)是个不断增长的过程,需求的增长也促进着文体形式质和量的变化,如诗歌由四言到五言,再到七言,由古诗、新体,再到近体,由诗到词,再到曲,就是因了人的感情抒发的需求、声音美的需求、娱乐的需求与艺术美的追求而由短到长由散到密日趋多样和丰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