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美育:21世纪社会文化之主潮

作 者: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中国文化报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1998 年 10 期

关 键 词:

字号:

      21世纪的竞争无疑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国力的根基是人,其内核是国民的素质。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依靠科技文化的双重教育。而文化教育目标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社会美育的普及。因此,社会美育,必将成为21世纪社会文化之主要潮流。

      新世纪在呼唤

      科技和生产力的高速发展及人类社会的进步,对人才素质提出新的更高要求。人类在21世纪能否再创辉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的全面素质的提高。但今天,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警示着人类:出现了“经济动物”“科技奴隶”“智能强盗”等道德困惑和社会病态。1988年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聚会,大师们告诫世人:“如果人类社会要在21世纪继续生存下去,必须回首2500年,到孔夫子那里寻找智慧。”美国白宫研究和发展教育专题小组在一份报告中说:“杰出的科学家不是局限在个人专业领域内,通晓和熟悉艺术与人文学科,能促使优秀科学家变得更加敏锐,视野也更加开阔。”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十分明确地指出:“培育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的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这是我国文化建设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这一切表明,要想在21世纪求得进步发展,必须关注文化建设,要十分重视营造一种提高人的整体素质的文化氛围。

      审美教育简称美育,主要借助文化艺术,增强人们审美感受力,从而唤起人的情感共鸣,精神升华,并转化为探求真理、高扬伦理精神的动力,促进人全面、和谐的发展。

      国民在呼求

      1970年联合国有关国际组织通过的《清遣宪章》指出:“消遣时间是指人完成工作和满足生活要求以后,完全由他本人自由支配的一段时间”,“这为补偿当代生活方式中的许多要求创造了条件”。休闲、健身、竞技、娱乐、欣赏大自然、科学探求、艺术鉴赏和艺术创造等等,这类由人在自由支配的一段时间内所开展的“补偿”性活动,为激发人的基本才能提供了条件,为人的全面发展拓宽了通途。

      马克思称“闲暇时间”为“自由时间”,并强调“由于给所有的人腾出了时间和创造了手段,个人会在艺术、科学等等方面得到发展”。当代著名哲学家马尔库塞指出:“人的解放的根本标志和现实途径,便是以艺术——文化为手段,对心理——本能压抑的消除。”

      1995年我国实行了5天工作制,这表明中国融入了世界休闲文化的进程。追求生活美和艺术美,以及对艺术美的自由创造,建构人类美好的精神家园,进一步成为国民共同追慕的生活目标。

      于是,在我国源远流长的琴、棋、书、画、诗、词、歌、赋等社会美育活动,成为了不同年龄、不同文化、不同职业的人们休闲文化的重要内容。各种文化艺术团体的建立,各种文化艺术活动的开展,极大地丰富着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然而,处在转型期的社会文化,仍然存在着不可忽视的困惑。如在文化结构上,非主导性文化有冲击主导性文化的趋势;在文化功能上,教育和审美功能在弱化,而娱乐和消遣功能则在强化;更有甚者,有的地方腐朽没落的文化,严重地污染着社会风气。因此,一切文化工作者,应“努力成为先进思想的传播者、科学技术的开拓者、‘四有’公民的培育者和优秀精神产品的生产者”。

      文化馆在呼应

      综观人类思想史和教育实践,一切旨在全面开发人的各种潜能的教育,无不把审美教育置于相当重要的地位。从我国春秋末期的孔子至近代美学家、教育家蔡元培,从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到近代审美教育理论的开拓者席勒,都共同关注着人类自身的完善和发展。如今各国政府对公益性的社会美育专设机构,都给予了大力扶持。这种公益性社会美育专机机构,在日本称为“文化会馆”或“公民馆”,在新加坡称为“民众联络所”,在韩国称为“文化院”,在美国纽约称为“社区文化中心”,在我国的台湾称为“文化中心”,在香港特区也称为“文化中心”或“艺术中心”或“社区文娱活动中心”等。它们共同的宗旨是:“扩大国民文化享有权”,“吸引人民接近艺术”,提高人们的审美鉴赏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我国民主革命的先躯者之一,近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美学家蔡元培先生,其社会美育蓝图,以全民为对象,把审美教育分为“家庭美育”“学校美育”“社会美育”。当年的民众教育馆就是集图、文、博和其他社会文化服务于一体的公益性的社会美育专设机构。1949年人民政府接管了各地民众教育馆,更名为“人民文化馆”,1952年统称“文化馆”。文化馆性质、任务、业务范围逐步走向科学化、规范化。特别是文化部发出的《群众艺术馆、文化馆管理办法》,把组织、辅导群众开展艺术文化活动作为文化馆的主体业务。这标志着我国的文化馆,正在完成一次战略性的转移,将普及全民审美教育,作为不可替代的社会职能。

      面对新世纪的呼唤、大众的呼求,文化馆人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和十五大的精神,坚持“二为”方向,坚持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充分发挥国办文化主体、主导、主力军的作用,以组织群众开展丰富多彩文化艺术活动(特别是民族民间艺术文化活动)为推力,以培训、辅导、示范为手段,普及全民审美教育,为造就和培养“四有”新人,发挥“以美育人”“以情感人”的审美教育作用。为满足本地群众参与艺术鉴赏和艺术创造的需求,提供了社会课堂。同时,群文系统也要振奋精神,集中力量抓好主业,因地制宜,发挥优势,搞活文化产业,完善补偿机制。进一步发扬文化馆人敬业、拼搏、奉献、进取的优良传统,肩负起21世纪社会美育之重任,为文化发展构建亮丽的风景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