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不断完善,不仅引发了教育经济学领域的学术争鸣,也给该领域的学术研究带来新的生机与活力,深化了对一些基本理论问题的思考,诸如:教育投资体制、教育资源配置方式、教育投资经济收益、教育需求与供给、教育成本分担与补偿等。 思考一:市场经济对教育投资体制的影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发展,将对计划经济体制下教育投资体制发生重大影响。教育投资单一化渠道与主体的局面将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出现教育投资渠道和主体多元化的局面。因为中国的市场经济将不断促进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这种多元化经济成分格局,形成经济利益的多元化。多元化的经济要使各自的经济得到生存和发展,都要考虑自身的经济收益,以及在经济竞争中地位。要使自己的经济利益得到发展,除自身的经营管理能力、规模经济状况等外,还必须考虑企业的劳动力素质和科技含量。这样就形成各经济成分对各类人才和各种科学技术需求多元化趋势。因此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毕业生就业,就出现比较复杂的情况。各经济成分的工资待遇也出现了差别,这种差别将随着时间推移还会拉大。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投资体制,如果仍由政府统统包下来,而各种经济成分的企事业单位仍将无偿使用由国家政府投资培养的人才和科技开发成果,则是违背市场经济法则的,也是不合理的。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教育投资必须坚持谁收益谁投资的原则。在这一原则下教育投资体制将发生重大变化。其变化格局将是:非义务教育阶段,以国家财政拨款为主,扩大征收教育税费,提高学费标准,发展校办产业,推行广泛的社会集资捐资,建立教育基金等多渠道投资的体制。(注:参阅王宗敏、张秀岩主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教育改革》,天津大学出版社,1993年1月版。)总之,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经济主体和利益的多元化,必然派生出教育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单一的由政府投资办学的局面必将打破,出现除政府投资办学外,各经济成分的组织和社会团体、公民个人和外资办学的局面,形成教育投资多元化趋势。 同时,在市场经济影响下,人们对教育支出的观念也会发生改变,把教育支出当作单纯消费性和福利性支出的观念,将发生根本性改变,形成人们把教育支出当作人力资本投资的核心内容。我们知道人力资本是可以带来经济收益的,政府、企业、事业单位、家庭和学生本人都将从教育发展中获得社会的和经济的收益。根据“收益原则”,他们均应负担一定的教育投入。特别是随着经济发展和改革的深入,国民收入分配向企业和居民个人倾斜,企业和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逐步上升,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也有可能承担一部分教育投资。 思考之二:市场经济体制下教育资源配置方式的改变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然把市场经济的资源配置方式部分引入教育领域,产生新的教育资源配置方式。市场经济体制给教育资源配置带来了新的变化:其一,教育资源配置的主体发生了重大变化,打破了以往计划经济体制时,由政府为主体对教育资源集中分配使用的统一决策格局,出现了由市场上各个经济主体(包括政府在内)对教育资源实行分散决策、分配使用的格局,形成了教育资源配置主体多元化格局;其二,教育资源配置的方式不同。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单一地通过政府集中统一的计划,预先将教育资源配置到教育部门,教育行政部门再通过行政手段与方式分配到各教育单位。而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若全部按市场方式,则应由各市场主体根据各种商品和投入要素的供求和价格波动在利益驱动下,通过竞争使资源在各产业、部门、地区和单位间的自由流动,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这里仍需说明几点: 1、教育资源配置方式的选择要考虑教育自身的特点。 因为从总体上说教育不是物质生产部门,不直接创造物质财富。就教育主体而言,它带来的经济效益也是间接的。校办产业、社会有偿服务可以增加学校投入,但校办产业从严格意义上说已不属于主体教育。它的投入已经是教育资源向其它产业转移。学校不是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企业。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人才。因此教育总体上不同于物质生产部门,它有自身发展的规律,不能简单地将经济领域中的资源配置方式完全移植到教育中来。 2、教育资源配置方式应根据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性质、 功能及特点来决定,尤其要区别义务教育和非义务教育。义务教育具有强制性和学生免费上学等特点。这一特点就决定了义务教育资源应主要由政府和社会承担,其资源配置、资源供求主要不由市场调节。但考虑到中国义务教育的实际状况,即义务教育规模巨大,目标年份很长,再加之政府财力有限,可以采用多种措施,诸如相应缩短义务教育年限,进一步增加主渠道投入的比例;在政府投入为主的前提下扩大社会集资;随着城乡居民收入差别的扩大,在国家法律和政策约束下,为适应一些居民的教育需求,可办少量的收费学校。但义务教育总的原则是不能强制学生交纳学费,更不能以学费调节其需求。中等和高等教育,即非义务教育阶段则不同,其资源的供求关系和资源配置方式在不同程度上受市场调节影响很大,在政府作为办学投资主体的前提下,可以通过社会集资、收取学费,以及通过学生贷款制度、奖助学金、勤工俭学等措施来调节供求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