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培养创造性人才与教育改革的调查与思考

作 者:

作者简介:
陈爱华(1954-),女,江苏省海门市人,哲学博士,东南大学哲学与科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科学伦理学、马克思主义伦理学、逻辑学。东南大学 哲学与科学系,江苏 南京 210096

原文出处: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内容提要:

近年来,为了培养更多的创造性人才,我国普通高等学校数、在校本专科生和研究生数、各类成人高等教育都较以前有了巨大的增长。然而,目前培养的创造性人才,还远远不能满足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于创造性人才需求,“培养创造性人才与教育改革”的问题日益凸显。因此,在创造性人才培养方面,不仅要注重提升培养对象的能力,而且须重视其德性素养的培养;在传授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强化人文科学知识的教化。课堂教学由目前的教师讲、学生听向教—学互动的教学生态转变。与此同时,亟需加强高校与用人单位的联系,让教师—学生特别是毕业生了解用人单位人才观及需求现状,进而,使学生的就业观与用人单位的人才观及需求相协调。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2009 年 09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G40-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1lX(2009)03-0098-15

      一、导言

      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和节约型社会亟需培养大批的创造性人才。为了培养更多的创造性人才,近年来,我国普通高等学校数、在校本专科生和研究生数、各类成人高等教育都较以前有了巨大的增长。然而,就目前培养创造性人才的现状而言,还远远不能满足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于创造性人才的需求。尤其在创造性人才的培养方面,还存在诸多的问题,影响了创造性人才脱颖而出。因而,“培养创造性人才与教育改革”的问题日益凸显。

      本课题运用实证与理论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揭示培养创造性人才与教育改革的内在联系以及当前在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存在的问题。通过问卷调查(并对收回的问卷运用SPSS进行分析处理)、座谈会或者访谈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深入的调研:一是深入到有关高校或者重点中学对现有的教育模式进行调研,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二是深入到相关用人单位对高校毕业生的工作适应情况及对其满意度进行调研,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从教育学、创造学、社会学、心理学、伦理学等多学科的综合性的理论视角,分析上述问题的“教”因与“学”因、学校的教育生态、社会的教育文化生态和相关机制运作的症结所在,进而提出相关的对策。

      (一)基本概念的厘定

      首先,培养创造性人才,进行教育改革,须明确何谓“人才”?人才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因为在不同时代,人才的内涵有所不同。比如墨子认为,人才须“厚乎德行,辩乎言谈,博乎道术”;程子曰:“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五者,废其一,非学也。”(《论语集注》卷一·学而第一)现代人才学一般认为人才是“为社会发展和进步做出了创造性劳动,或者在某一领域、某一行业或某一工作中做出比较大贡献的人”。可见,现代人才与古代人才内涵的一个重要区别就是前者十分强调人才的创造性。这也是我们所处的高技术时代对人才的创造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其次,何谓“创造”,《辞海》将其解释为“做出前所未有的事情”。心理学上,“创造”指最终产生新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包括物质的和精神的产品)的活动或过程。创造就是人类智慧和经验的结晶,是产生新事物的劳动过程,它为人类所特有。与创造相关的概念,就是“创造性”,或者叫做“创造力”(creativity,也被译为创造性),这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德(J.P.Guilford)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吉尔福德认为人的创造才能与高智商不是等同的[1]11。他通过因素分析法发现了构成个人创造才能的6种因素。这些因素就是创造性人格的主要特性:对问题的感受性,即具有某种类型的强烈的发现问题的意识;思维的流畅性,勤于思考,头脑一直处于生机勃勃的状态,富有想象力;思维的灵活性,即不偏执、顽固,具有临机应变的素质和生活态度;独创性,即不迷信权威,不囿于已有的定论;重组能力,即根据实际需要调动存储在头脑中的多种知识、经验,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加以组合;概念结构的复杂性,即不局限或滞留于一种概念,思想认识不僵化,不教条。其中流畅性、灵活性和独创性为创新性格的主要特征。

      还有一些学者分别从创造性人格、创造力、创造性等方面展开研究。如卡特尔认为创造性人格具有如下特性:智慧性;支配性;冒险性;幻想性;实验性;独立性;单纯性;抑制性。创造性人格的实现,少年时期的求异思维教育是一个很重要的方式[1]11。日本物理学家汤川秀树认为,创造力不是一种天外飞来的东西。创造力的问题最终可以归结为创造力隐藏在什么地方以及通过何种手段才能使它发挥出来的问题。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创造性人人皆有,至少创造潜能人皆有之。人的创造潜能的释放,主要依赖于人的自主创造意识和创造动机。只有当有机体在最彻底的自我努力中构成了环境的新关系时,正是这种倾向成为创造性的主要动机。

      再者,近30年来,创造力研究的重点是系统研究创造力的本质和内部机制,并充分考虑了人格因素。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艾贝曼尔(T.Amabile)认为个体的创造力包括有关领域的技能、有关创造性的技能和工作动机三个成分。美国心理学家斯腾伯格(R.J.Sternberg)提出“创造力三维模型”理论,认为创造力由智力、智力方式和人格三个既相互联系又相互独立的维度组成。之后又发表了“创造力的多因素”理论,认为创造力受智力、知识、认知风格、人格特征、动机和环境六种因素影响。其中,人的个性和环境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因素。

      综上所述,创造性人才不仅具有开拓进取的竞争意识、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而且具有纯朴敦厚、严谨治学的学风和学品;不仅具有海纳百川的学术胸襟、批判性的学术视野、远大的职业理想,还要有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人生理想和人文品性;不仅能鉴赏美,而且能创造美;不仅具有协作精神、团队精神,而且有爱国主义的精神;不仅具有造福人类的道德责任感,而且有促进人—社会—自然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的使命感。

      (二)调研

      以现代人才标准衡量,当前教育的现状还存在许多方面不利于创造性人才培养的因素。为此本课题组设计了相关问卷,发放到部分高校、中学和部分用人单位进行调研。

      1.问卷设计

      第一部分:对教育改革和创造性人才培养的调查

      该调查问卷主要发放到学校。问卷的问题以封闭式为主,同时结合了部分开放式问题,调查内容的设计主要包括以下三个部分:

      (1)被调查者的一些基本的信息,包括被调查者(教师和学生)的不同年龄阶段、不同学历层次、不同专业以及不同地域。

      (2)对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动力和目的,教育过程中结成的各种关系及其矛盾;教育模式,教育体制,教学机制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