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发展的集约化探讨

作 者:

作者简介:
刘朝明 教授,广西大学商学院,南宁市,530004

原文出处:
广西大学学报:哲社版

内容提要:

我国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要求教育也要从粗放型转变为集约型。教育的集约化发展,本质上就是要讲求效益。为此,必须从管理、改革、民主、实践、培训、组合、结构、布局、规模、投资诸方面入手,并制定措施,才能达到上述目的。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1998 年 07 期

字号:

      【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分类号】 G40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两个根本性转变,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也具有指导意义。应当看到,我国的社会生产力不发达是与教育落后有直接关系的。要改变教育落后的面貌,必须把握住教育发展的正确方向,当前的关键问题还是要紧紧抓住两个根本性转变:一是教育体制要从服务于计划经济转变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二是教育发展方式要从单纯追求数量扩张的粗放型,转变为以追求效益为特征的集约型。教育发展的集约化问题,正是本文讨论的主题。

      一、经济增长的集约化与教育支持

      经济增长意味着一个国家或地区财富总量或人均产出量的增加。经济增长的方式按照以投入为主或效率(效益)为主为标志,划分为粗放型和集约型两种。

      粗放型的经济增长主要是靠投入来支持。这里讲的投入主要包括资本投入和劳动投入,所取得的是一种数量扩张效应。从历史上看,我国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资本的推动。据测算,在1953~1990年期间资本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竟高达75.07%;此外, 劳动力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也达到了19.4%。而发展中国家的资本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只有40%,发达国家的相同指数在25%至40%之间。这说明,我国的经济增长是一种靠资本扩张推动的粗放化方式。

      集约化的经济增长主要依赖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列宁曾经把劳动生产率提高看作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一个根本标志。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又主要依靠技术进步来推动。技术进步不仅可以提高产品质量,而且还是节约活劳动和物化劳动,从而降低生产成本的基本途径。目前,发达国家经济增长中的科技含量高达70%以上,而我国经济增长中的技术进步支持率只有40%左右。这说明,我国的经济增长要从粗放型转变为集约型,关键是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并把它应用于经济性生产。

      发展科技离不开教育。实践证明,在一个教育落后的国家或地区,绝不会产生先进的科技,更谈不上技术进步。科技的发明、应用与操作都离不开能动的人,尤其是较高素质的人。而对人的培养和提高,正是教育的基本功能。教育通过受教育者在生产中的能动作用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作用愈来愈大。据世界银行估计,劳动力受教育的平均时间每增加1年,国内生产总值就会增加9%。正是由于教育具有如此巨大的效益,所以,像日本等发达国家才提出了“教育立国”的基本国策。我国在实现两个转变的进程中,也提出了“科教兴国”的行动纲领,显然是明智之举。

      二、教育发展的集约化方式

      教育虽然是支持经济增长的能动要素,但教育发展的不同方式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则有不同意义。教育发展方式也有粗放化和集约化之分,前者是与经济增长粗放化相适应的,后者则是支持集约化经济增长的主动要素。教育粗放化是一种单纯追求数量扩张的方式,亦即一种不计成本、不讲结构、不分重点的教育资源投入。显然,教育粗放化是指那种无效益或低效益的教育投入。

      相反,教育的集约化则是一种讲求低投入、高产出的发展方式。因而,教育的集约化首先是指教育资源的投入与产出之比。亦即说明:在教育资源一定的情况下,教育产品的数量越大、质量越高,教育的效益也就越高,反之则低;或者说,在教育产品的数量和质量一定的情况下,教育资源的投入或耗费越少,教育的效益就越高,反之则低。此外,教育集约化还意味着教育产品的供给要与社会需求相一致。如果教育部门培养出来的人不为社会所接受,或在社会生产中不能发挥复杂劳动力的倍加作用,那么,也就谈不上什么教育的效益。

      教育的基本功能就是为社会输送大量合格的人才。然而,衡量人才是否合格,只能以人才的劳动生产能力及其作用作为标准。教育集约化的一个本质特征,表明它是一种有效益的产出方式,即教育部门培养的人才是受社会欢迎的,具有较高劳动生产能力的合格劳动者。劳动者的生产能力,与他们受教育的程度是一种成正比的关系,也就是说,劳动者受教育的程度越高,他们的劳动生产能力也就愈大。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测算,不同文化水平的劳动者所具有的劳动生产能力,小学程度者高为43%,中学程度者为108%,大学程度者达300%。这就表明,发展教育应当有一个重心,那就是高等教育。不过,高等教育如果脱离初等和中等教育而片面发展,就将成为无源之水,最终必将枯竭。所以,高等教育的重点发展应当以基础教育的普及作为前提。从这个意义上讲,教育的集约化发展,就是在资源耗费一定的前提下,培养出层次协调的、素质更高的、在社会生产中发挥作用更大的合格人才。

      三、实现教育集约化的途径

      由于教育事业是一个系统工程,所以,发展教育和实现教育的集约化需要得到国家、社会生产各部门和学校三方面的重视和支持。从国家的角度讲,应当加大对教育的投资力度,并使学校规模适当,教育层次布局和专业设置合理,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教育体制和学制。从社会生产部门的角度讲,主要是重视教育的作用,在实践中合理使用人才,并抓好职业技术培训,使劳动者的文化知识同专业技能完美地结合。从学校的角度讲,关键是提高教学的质量,重视品质教育,并把教育与生产劳动实践结合起来,使受教育者成为德、智、体、能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