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教育思想要有大转变

作 者:
柳斌 

作者简介:
柳斌 国家教委副主任

原文出处:
人民论坛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1998 年 05 期

关 键 词:

字号:

      素质教育以提高全体国民素质为目标,以促进每一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实施素质教育说难也难,说不难也不难。说难难在统一认识、统一思想上。如果思想认识统一了就不难。针对“应试教育”单纯地看重分数、看重智育,总是频繁地统考、统测,搞分数排队;教得呆板,统得太死的那一套做法,转变教育思想应着重提出两方面:以德育人是大根本;因材施教乃总法则。有什么样的教育思想就会有什么样的教育行为、教育实践。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是教育思想必须有一个大转变。没有家长、教师、职工、干部乃至整个社会教育思想的转变,就不会有真正的国民素质教育。

      (一)以提高全体国民的素质为目标

      我国的基础教育在建国前是对少数人进行的教育(建国前小学入学率最高的1946年,入学率是20%左右,80%左右的适龄儿童不能入学,在校生只有2368万人)。建国后,中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虽然逐年提高(小学“文革”前的1963年入学率只达57%,1965年达84.7%,1986年实施义务教育时达96.4%),小学基本普及,入学率98.4%,但初中入学率仍不高,前几年是50%左右,近两年才达70%左右,升高中的比例更少,升大学的则为6%左右。除小学基本普及, 可以说是面向全体国民的教育外(差两个百分点,一年40万人左右),初中、高中只是面向部分国民的教育,大学仍是面向少数人的教育。正因为几十年来的这样一种情况,所以,高一级的学校总是以分数为标准从低一级学校选拔部分学生甚至是少数学生入学;低一级学校则总是以向高一级学校输送部分新生服务为目的。在这种情况下,家长、教师、职工、干部对教育的普及意识很薄弱,对存在许多弊端的“应试教育”已习惯于接受,而对普及教育的重要性、紧迫性却缺乏共识。所以当前面向全体的问题仍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大问题。

      当前,政府要下力气缩小好学校与薄弱学校之间的差距,从投入、师资、领导干部力量配备等方面向薄弱校倾斜,尤其是要通过建立校际之间的校长和教师的交流或轮换制度,以迅速提高薄弱学校的教育质量。这项工作应在三至五年内见到明显成效。现在仍然要重申:小学、初中阶段不搞重点学校,不搞重点班,不搞快慢班。要把校际之间的差距缩小,使得就近入学能为广大群众接受。

      学校要树立正确的指导思想,在热情关心和大力帮助“后进生”方面下功夫,力求面向全体学生,大面积提高教育质量。因材施教,加强个别教学,是教育好每一个学生的根本途径。不能偏爱一部分学生而漠视甚至歧视另一部分学生。以分划线,人为地把学生分成可以升学、可以造就和不能升学、不能造就两部分,这是不科学的,也是不道德的,最终可能导致一部分学生受歧视,甚至导致“社会排斥”,因此应力求避免把学生分成“优生”和“差生”,而且要取消“差生”这种称谓。在不得已的情况下,使用“后进生”较好一些。我们应当认识到,在小学阶段(6—11岁或7—12岁),初中阶段(11—14岁或12—15岁)就确定一个学生是可以培养或不可以培养,是“差生”或“优秀生”,为时过早。中国人对人的认识,总结了一句很有名的话,叫“盖棺论定”,要到死了以后才能确定这个人到底怎么样。怎么能在十一二岁,十四五岁就把人看死了呢?应当说实际上并不存在所谓“差生”,存在的是单一、刻板、一刀切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是教育的非因材施教化,非个性化。在教育培养的目的、内容和方法上要把多样性作为一种有价值的东西,一种财富来加以接受。

      总之,在基础教育阶段,全社会都应淡化选拔意识,增强普及意识,重视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提高全体国民的素质,面向全体学生的办法,一刀切是不行的,必须因材施教。

      (二)以促进全面发展为宗旨

      在基础教育阶段,要落实的另外一个教育思想,就是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目前,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在理论上并没有遇到什么大的障碍,问题是在教育实践过程中不到位、不落实。人们对德、体、美、劳等方面教育的社会作用还缺乏认识,对重智育、轻德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的问题的严重后果还缺乏认识。“知识就是力量”,这当然是一种真理性的认识,但认识如果停止在这一点上是不全面的。应当承认,道德也是力量,人格、理想、感情都可以产生力量。知识是培养品德的重要基础,但“知识即美德”的论断却是片面性 的。知识是培养美德的基础,但不能说知识即美德。有知识并不等于就有美德,假药、假饮料、假种子、假化肥以及种种用高科技手段坑害消费者的案例就足以证明。教育要着眼于每个学生德、智、体诸方面的全面发展,把“发展”的内涵定位于知识既是重要的,又是远远不够的,“发展”还应当包括身体的、心理的、伦理的、文化的许多方面。

      基础教育是整个教育的基础,不仅要为基础教育后的各级各类教育打好知识基础,还要为学生打好今后进入社会做人、办事、健体的基础,帮助他们接受人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科学的世界观和科学的人生观以及有价值的文化遗产,还要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理想并使他们具有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态度和能力。

      (三)以育人为根本

      学校教育尤其是现代学校教育,“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教案中书”是不行的,要既教书又育人,而且要以育人为本。

      在当前情况下,必须把育人看作是头等重要的事情。因为一个人学业上的缺陷并不一定会影响他的一生;而道德、人格上的缺陷却可能贻害他一辈子。现在许多家长都极端重视对子女的早期智力开发,执著而又盲目地追求孩子的早慧。于是一些商人也就投其所好,炮制了“××方案”、“×××工程”、“××指南”,说是你希望你的孩子成为神童吗?那就请购买一套吧。许多家长经历了按某种模式塑造孩子的艰苦历程。在父母过高期望值的棍棒之下,出了夏斐、刘玲等多起恶性事件,还有不少孩子为抗拒父母的压力而出走,甚至自残、轻生,其中有许多深刻的教训。彭光明同志写过一篇《孩子不是文明的奴隶》的文章,看后很有启发,他讲到一位朋友为7岁女儿举办的古筝演奏会,7岁孩子手指一撩一拨,音韵顿如行云流水,幽雅而清纯,令人十分惊喜。但后来,当人们从对孩子的成绩和聪明的惊喜中冷静下来后,就发现这类孩子好像少了点什么。少了点什么呢?少了点孩子气,少了点孩子的天真。这类孩子早熟的根基是脆弱的,是缺乏生活源泉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