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4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01)12-0005-03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成为当前学校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但我国心理健康教育起步较晚,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需要逐步规范和提高。在这种形势下,了解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心理教育的发展历程中的经验、教训,无疑将对我们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一、美国学校心理辅导的发展历程 美国学校心理辅导的起源可追溯到1900年。当时,由于工业革命的影响,美国纽约和芝加哥等大城市工商业迅速发展,各地移民大量涌入,社会问题与日剧增,给人门的生活带来了许多忧虑和困难。在这种背景下,心理辅导工作应运而生。1907年,戴维斯受当时美国改良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认为辅导有助于医治美国的社会问题,在其督学的学区所辖学校开设每周一次的辅导课程,以塑造学生的人格,避免问题行为的发生,成为第一个在公立学校建立系统输导课程的人。1908年,心理学家帕森斯在波士顿成立了职业输导中心,专门辅导青年去认识自己的能力和志趣以便寻求合适的工作。这项服务在美国大受欢迎,帕森斯为此而获得“辅导之父”的美称。同年,一位曾患躁郁症的美国大学生比尔斯根据自己在精神病院的亲身经历和体验,出版了一本名为《一颗发现自我的心灵》的书,呼吁改善精神病院的医疗条件,改革对心理疾病患者的治疗方法和手段,引起美国大众对心理卫生工作的注意和重视。1909年,由比尔斯发起成立了美国的全国心理卫生委员会,其宗旨是防止心理异常和精神疾病的产生,增进人的心理健康。比尔斯的贡献是使精神病学家和心理学家在观念上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成为美国心理健康运动发生的原动力,他也被视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先驱者之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心理辅导逐渐成为一门学术性的学科,心理测验和辅导技巧也日益受到重视。这时学校的心理辅导内容不仅限于职业和适应问题,而且对个人的全面发展问题给予更多的关注。所以在后来逐渐产生的各种输导模式中,注重个性和人的整体发展的辅导模式,以情感交流为基础的新的辅导方法越来越受到重视。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在1942年出版的著作《辅导与心理治疗》中,提出了“以来访者为中心”的辅导模式和“不指示”的辅导原则。这种理论对心理辅导和心理学的发展都产生了十分深刻的影响。20世纪40年代到50年代,关于辅导理论与实践的刊物、著作和心理测验等大量涌现,使得心理输导的经验、技术得到进一步的推广和提高,辅导的模式也日渐增多,目前流行的辅导模式最少也有12种。 战后,美国退伍军人管理委员会通过提供奖学金的方式,鼓励更多的学生接受心理辅导和心理学培训,并对辅导者的专业角色进行重新定义,创造了“咨询心理学家”这一名词。这个委员会的参与对大学的心理辖导专业教育产生了深刻影响,使专业教育的内容更加明确、针对性更强。心理辅导开始作为一种专门的职业与职业辅导相分离。1957年,苏联人造卫星的成功发射震动美国,美国联邦政府有针对性地颁布《国防教育法》,指定学校要推行辅导及评估计划,识别天才及迟缓的学生并因材施教,而大学也不断增设辅导训练课程,并给辅导工作提供专门的经费。这一法案极大地刺激了学校心理辅导工作的发展,到1964年心理输导已扩展到美国的小学,1965年美国学校心理辅导工作者已达3万人。 自从1952年“美国中小学指导人员协会”和美国心理学会第17分会“咨询心理学分会”成立以后,60年代出现专业辅导人员的培养标准和作用的全国性文件,一直到1976年,弗吉尼亚州第一个通过立法,实行心理咨询执照制度,美国学校心理教育走过了一条逐步专业化的道路。目前,在美国大学的咨询心理学是攻读人数众多的一个专业,此专业的课程内容包括: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政治学等基础知识课,辅导与指导原理、辅导与指导方法、心理及行为测验法、辅导关系、变态心理学以及鉴定、测验和评估等专业知识和技能,另外,专业实习和见习也是必不可少的一环。早在70年代中期,在美国各大专院校每年暑假毕业的心理辅导学硕士96030人,博士907人。现在,多数州要求大约每300名学生应配备一名专职辅导人员。他们与一般科任教师不同,从事的是一种专业性职务,收入较高,从事学校心理辅导的人员必须达到由美国心理学会(APA)和全美学校心理学家学会(NASP)制定的专业标准,参加这两个机构审批认可的培训计划的培训并取得硕士、博士学位,并持有州政府颁发的资格证书,才可以从事学校心理辅导工作。美国学校心理教育立足于各心理学派坚实的理论基础,兼容并蓄,力求运用科学的方法、客观性较高的技术和先进的工具。如渲泄法;不良习性矫治法;当事人咨询法;资料收集与分析法;设计良好的标准化测验量表法;各种资料的电子数据处理法等。心理辅导的主要内容可分为六类:①在课业、社会生活等方面个人问题的咨询;②就业指导及跟踪性服务;③信息服务;④为每个学生建立详细而系统的累积性档案,以记录其智力、兴趣、性向、人格特征和测量结果、学业成绩、嗜好、健康状况、家庭历史背景、经济状况、打工经历等内容;⑤磋商性服务,主要是辅导人员与社会、家庭和学校联系与合作;⑥辅助学生治疗心理疾病和矫正不良行为习惯。美国还特别重视对学校心理辅导工作的评估,对辅导方法和测验技术进行研究和鉴定,以便验证学生辅导的有效性,并促进学生自身的不断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