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主体性教育思想及实施

作 者:

作者简介:
聂衍刚,男,广州教育学院教育系讲师。

原文出处:
广州教育学院·广州师专学报

内容提要:

本文认为主体性教育思想的提出有着深刻的理论渊源和现实背景,应从教育的主体、教育过程、教育目的等多方面去理解它的内涵,而实施主体性教育思想必须通过构建主体性学校管理、主体性教学、主体性德育模式等多种途径来进行。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1998 年 04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人类社会的历史,就是人的成长和发展的历史,是人的主体性产生、觉醒、成熟、弘扬的历史。对人的主体性及培养问题的思考和探索,就是在对人的本质及发展进行深入的研究,它应成为当前素质教育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

      一、主体性教育思想的提出

      人的主体性与教育的主体性、主体性教育是近几年来哲学界、教育理论界的热点问题之一。主体性教育的提出,有着深刻的理论渊源和现实背景。

      首先,在西方近现代哲学、社会文化思潮中,人的主体性一直是其重要课题。文艺复兴时,新兴的资产阶级率先发出了对人的主体性的呼唤,他们提出了“人是万物的尺度”,指出人应理性地参与世俗社会,承担社会义务,享有应有的个人权利,提倡民主、自由、博爱。这是人类主体性的重大觉醒和发展,是对强加在人的主体性上的宗教桎梏的解放。随后从但丁的《神曲》到尼采的“上帝死了”,从萨特的存在主义到马斯诺的人本主义心理学,都认为人是自主、独立的,是其思想、意志、感情、行动的主宰,强调了人的主体地位及主体性的意义。尤其是本世纪50年代兴起的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人是具有独立人格的个体,他们强调人的价值和潜能、独立自由与创造性,把“自我实现”看成人的内在倾向,把人看成是自觉、能动的主体,因此,对人的主体性的重视与探讨是西方近现代哲学及文化思潮中的主旋律之一。而且,西方近现代社会发展史就是人的主体性的唤醒、解放、发展的历史。西方哲学、心理学家等关于主体性问题的理论研究,对我们提出主体性教育有重大启示。

      马克思主义也非常重视人的主体性及其发展、弘扬的问题。马克思说“作为认为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主体,是现实的人和现实的人类”。人在自觉地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在人的自觉的、能动的实践活动中,就成了主体,也就体现了人的主体性。马克思还认为人具有自然性、社会性、精神性,而主体性是人的三种属性综合的最高表现,是人的本质特征。他把人的发展历史划分为三个阶段:依附人格、“以物的依赖为基础”的独立人格、“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人格〔2〕。 只有在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中,人才能成为自由“全面发展”的人,才真正确立了自己的主体地位,才能充分弘扬主体精神。马克思主义的产生,真正为人的主体性的研究、解放、弘扬指出了方向,成为主体性教育的理论基础。

      其次, 我国理论界也十分注重对人的主体性问题进行研究。 尤其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来,从哲学、社会学、文化学到文学、艺术、教育、心理学都非常注重对人的本质、个性、主体性、人的价值进行思考和讨论。我们一方面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对人的发展及主体性的思想,另一方面又批判地吸收了西方哲学、心理学、文化学等方面的人本主义思想和观点。我们力图建构具有中国特色(本土化)的社会主义的“人学”理论。我们认为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确立和21世纪的来临,为人的全面发展、个性自由,独立准备了现实条件,必须促进人的主体性充分发展与解放,而教育作为培养人的专门途径,应为人的主体性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这些思想反映到教育之中,就有了对主体性教育和培养人的主体性等问题的理论与实践的探索。

      再次,从我国的社会发展的现实来看,市场经济与民主法制的逐渐确立与发展,客观上要求每个公民应独立、自主、负责地参与社会生活,即必须确立自己在社会生活的主体地位。而在长期的封建思想及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下,人的自主性、独立性、创造性都受到了压抑,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是狭隘、片面的,依赖被动、唯上是从、“大一统”等成了人们习惯性行为方式,“无我”、缺乏独立性的人格是传统社会中的典型人格。因此改革开放对促进国民人格的发展,对确立人的主体性,激发国民的创造精神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我们认为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主义法制的完善,不仅为人的主体性的确立、弘扬准备了条件,而且对人的主体素质、主体意识、主体人格、主体发挥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根据人才预测学的观点,21世纪需要的是整体素质好、有特长、有个性的人才,需要的的是具有良好的适应力、自主性、独立性、合作性、责任心和创造精神的人才,即人的主体性、人的潜能得到充分发展的人才,而我们的教育所培养的人才,所欠缺的正是“一种内在精神,即创造精神、自主精神”,“我们的教育必须有一个大的变化才行,首先应该是教育思想的转变,是使人的主体性在教育中能得到充分发展。”〔3〕

      许多卓有远见的政治家、学者、名人都有一个共识,即教育应重视学生素质培养,尤其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内在品质,发展和弘扬学生的内在精神。而传统教育模式的根本弊端在于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压抑了人的主体精神,阻碍了学生的个性创造精神的发展。因此,如何更好地提高青少年的整体素质,树立主体意识,培养主体型人格,就现实地摆在了教育的面前,成为教育基本任务。这就现实地提出了主体性教育问题。

      最后,从现代教育科学成果看,实施主体性教育是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基本途径。现代教育科学认为,教学质量的提高,必须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的主动性、能动性与创造性,即发挥教师在教育中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尤其要让学生乐学、善学、优学。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要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学校中的一切环境条件及教学、德育措施都只是学生发展的外因,虽然它们对学生的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必须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因,才能真正发挥作用。这个内因就是学生的自我意识、学习动机和主活动。学生正是在外在因素的影响下,在自我意识调节下,在学习动机的推动下,通过积极的各种学习活动,才能不断发展和提高其整体素质,在这些活动中体现人的主动性,完善人的主体型人格。而现代中外教育改革的共同趋势和特点就是要探索能确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有利于弘扬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性的新型教育模式,如国外的人本主义教育、暗示教育、合作教育,我国近几年提出的成功教育、愉快教育等,都十分强调要尊重学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取得了许多成功的办学经验。然而,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看,关于主体性教育的研究还处于探索和起步阶段,尤其需要进行大量的实验研究,从而为主体性教育思想的丰富和发展准备第一手资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