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以来,我们党的几代领导人都很重视学校德育工作,周恩来长期主持国务院工作,曾就此作过一系列重要指示。在纪念他一百周年诞辰的今天,重温他在学校德育问题上的这些重要论述,对于贯彻党的十五大精神,进一步加强学校的德育工作,努力培养跨世纪的社会主义“四有”新人,仍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一、德育在学校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 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从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的高度指出,“我们的国家正在积极地准备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培养技术人才是国家经济建设的必要条件”[1]。要抓好人才的培养, 各级教育部门、各级各类学校都必须重视“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培养他们成为忠实于社会主义事业的、勤劳朴素的、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相结合的国家建设人才”[2]。在这儿, 首要的是要帮助学生首先解决好“站在哪个阶级方面、为哪个阶级服务的问题”[3]。因为, “我们的教育是大众的,是为人民服务的,这是我们教育的方向”[4]。1950年, 他在对北京高校应届毕业生的讲话中十分明确地指出,方向问题,说到底就是要“确定为新中国服务的方向”[5]。1963年7月,他在《全面发展,做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一文中,更明确地指出:“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就是要使受教育的人具有社会主义觉悟,愿意为社会主义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也就是要使受教育的人经过生产劳动,锻炼成为一个既有社会主义觉悟又有文化的劳动者。”[6] 只有这样,我们所培养出来的人才能做到很好地“为劳动人民服务,成为劳动人民的知识分子。”[7] 二、学校德育的主要任务 在论述德育对于人才培养重要性的同时,周恩来根据党的教育方针以及社会主义建设对人才培养的要求,规定了对学校德育的任务,主要是实施以下5种教育: 其一,政治理论教育。周恩来指出,要帮助学生“先解决好方向问题”,做一个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各级各类学校,尤其是大、中专学校首先应切实加强对学生的政治理论教育,以不断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理论水平和辨别是非的能力。在政治理论方面“要学习马列主义文献、毛主席著作”[8],特别“要学哲学”。 因为“哲学解决我们的世界观、思想方法问题。我们要破除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的世界观,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不学辩证唯物主义就无从批判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我们应该掌握这种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我们日常分析问题的武器,把它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9]。 这就是说政治理论教育的任务,是使广大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学会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看问题。 其二,劳动教育。周恩来认为,为了彻底批判和抛弃旧教育中轻视工农、轻视体力劳动的剥削思想残余影响,使广大青年学生懂得“劳动创造世界,劳动创造价值。不劳动者不得食”[10]。坚持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就必须大力加强在校学生的生产劳动的教育。他指出,培养广大青年学生“建立无产阶级的思想感情,就要参加生产劳动,在向劳动人民学习生产知识的同时,学习他们淳朴的思想感情、语言和作风,从他们身上学到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11]。他在第一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的《政治报告》中指出,过去“教育行政部门对劳动教育重视不够,没有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上“社会上特别是一部分干部中还有‘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学而优则仕’的剥削阶级思想的残余,因而造成了不少青年学生轻视体力劳动,轻视工农劳动人民,毕业后不愿参加工农业生产劳动的不健康现象”[12]。在另一文章中,他明确地提出,今后“我们不但要加强专门的职业教育,而且一定要使我们的高小、初中和高中这三级的毕业生都能掌握不同程度的生产知识。高小、初中和高中要增加生产学科,使学生在学校里就能够学会一门生产本事,以便他们进入社会就能够参加生产劳动”[13]。“高等学校中也应该加强劳动教育,学生毕业后一般地应该参加一定的体力劳动,今后应该对此定出一些制度,逐步实施。”[14]并且指示“教育部门应该根据上述教育方针,在过去几年教育改革的基础上,对现行的教育制度、教育内容和教学法,彻底地稳步地加以改进”[15]。 其三,艰苦奋斗教育。针对现在的青年学生大多是在新社会长大的,而未经历艰苦生活的磨炼,更不了解父辈们创业的艰辛,以致他们中有不少人认为到了社会主义社会就可以不必再艰苦奋斗,而可以舒舒服服地过日子,甚至产生了好逸恶劳的思想,周恩来指出,要加强对青年学生进行勤俭节约、勤俭建国为主要内容的艰苦奋斗精神的教育,使之懂得,我们的国家虽然已经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但现在还很穷,还必须发扬勤俭节约、艰苦创业的精神,“就是到了共产主义社会,我们还是要勤俭节约”[16]。因为“没有勤俭就没有积累。没有积累,就没有将来”[17]。他要求大家认真领会毛泽东关于“要提倡勤俭建国。要使全体青年们懂得,我们的国家现在还是一个很穷的国家,并且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根本改变这种状态,全靠青年和全体人民在几十年时间内,团结奋斗,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出一个富强的国家。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给我们开辟了一条到达理想境界的道路,而理想境界的实现还要靠我们的辛勤劳动。有些青年人以为到了社会主义就应当什么都好了,就可以不费气力享受现成的幸福生活了,这是一种不实际的想法”的教导,并且使之“成为今天全体大学毕业生的座右铭”[18]。他还语重心长地引用清朝“八旗子弟”搞特殊化,整日游手好闲、坐吃山空而成为败家子的事例告诫学校,应当加强对青年学生尤其是干部子弟进行艰苦奋斗教育。他认为,过去那种专门为干部子弟办学校的作法不利于后代健康成长,指出“这种干部子弟性质的学校是要改变的”[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