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就是教育

作 者:

作者简介:
张楚廷,湖南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1 张楚廷(1937—),湖北天门人,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高等教育学、课程与教学论研究。

原文出处:
高等教育研究

内容提要:

教育本不是什么,却被说成或看成什么了;教育本是什么,却又把它看成不是什么了。教育本是(精神)劳动、(精神)生产,却不被视为劳动生产。教育本是伟大的实践,却被说成是脱离实践的。教育与经济、政治、文学、艺术、宗教相比,都是老资格,它与人的关系最密切,最亲近。唯有教育最有资格说教育就是教育。如果说人是万物的尺度,那么,最有资格跟着人说它是万物尺度的,是教育。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2010 年 04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203(2009)11-0001-07

      “教育就是教育”是一句平凡的话,一句无奈的话,好比说“房屋就是房屋”,“树木就是树木”,“小猫就是小猫”一样。

      可是,“教育就是教育”也好比说“我就是我”,“中国就是中国”一样,代表着自信、坚定和豪迈。“教育就是教育”,教育不是别的,教育就是我们教育自己。教育已经足够庄严和神圣了,还需要用别的什么来注释吗?

      一

      有没有把教育说成是、看成是别的东西的情形呢?

      曾经,我们把教育说成是上层建筑,又曾经把教育说成是生产力。这就是把教育说成别的东西了。这是直接的说法,还有许多间接的说法。

      把教育说成是工具,服务的工具,为经济服务,为建设服务,为政治服务。其实,应当是经济为教育服务,政治更应当为教育服务。可是我们弄反了。为什么弄反了呢?把教育看走样了。

      无论按中国词典的解释,还是西方的解释,学校都不是做官的地方,学校本应没有官。但是,我们的学校,直到现在,还有科局级学校、县团级学校,大学里面则有厅级大学、副部级大学。笔者曾见过大学因盼望一个副部级而焦躁不安的真实情形,看来,这个东西不只是来自外部,在学校内部也确有市场。学校不是官场,官场却在学校有了市场。

      学校就是学校,可是,有一些学校喜欢军事化管理,又把学校看成是别的了,看成是军营了。军事化管理未见得没有它丰富的内容,但当学校里的人去搬用时,着眼点在刚性管理,在行为管理,而行为管理在一般的企业、机关都已经是最低档的管理,对于学校就更不适合了。

      学校本不是工厂,不是农场,然而,学校里也出现了实行计件制的情况,上一节课多少钱,写一篇论文多少钱,带一个学生多少钱,拿一个课题获一项奖多少钱,跟人民公社记工分差不多了。学校也成了别的东西。

      教育本不是经济,却搞成了经济那样;教育本不是政治,却把它当成政治看待;教育本不是军事,却又模仿军营管理……这是一方面,把教育本不是什么说成或看成了什么。

      另一方面,教育本是什么,却又把它看成不是什么了。

      教育是不是劳动?当然是劳动。教育是不是生产?当然是生产,是精神生产,是追求人自身发展的生产,有时干脆说教育生产人自身。教育这种生产是让人变得更像人的生产,是让人变得更高大的生产。马克思说:“人们是自己的观念、思想等等的生产者”[1]。教育怎么会不是劳动生产呢?

      但是,在我们的意识形态里长期不把教育视为劳动,不把教育视为生产,甚至在一项政策中还写着“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但是,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里所写下的是“教育同物质生产相结合”[2]。

      “教育同物质生产相结合”意味着教育不是物质生产,同时意味着教育是精神生产,是马克思经常说到的“精神生产”[3]、“精神劳动”[4],当然也就意味着这两种人类活动都是劳动生产,同时又需要将两者结合起来。这样,劳动生产将会发展得更好,并且,更重要的是人将因此而发展得更好。

      马克思确实是将精神劳动与物质劳动、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加以区分的,所以才提出把作为精神生产的教育同物质生产结合起来的思想。

      只有不同的东西才谈得上结合,因此,“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当然就意味着教育不是劳动生产了。

      马克思、恩格斯的“教育同物质生产相结合”与我们这里所说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不是有所不同呢?马克思、恩格斯的说法是以教育本身即劳动生产为前提的,而我们的说法是以教育不是劳动生产为前提的。

      还有,教育本身就是实践,人类伟大的实践,但是,我们这里不把教育看作是实践,这样,才进一步强调知识分子要与实践相结合,强调教师不要脱离实践。然而,本在实践中的人怎么就脱离实践了呢?同样,教育本是一种实际,我们却常常说教育脱离实际。

      有一桩倒是基本上说对了。不也是常常听说学校脱离政治吗?学校本不是搞政治的地方,它脱离政治恰好表明学校走在正路上。无论是《辞海》,还是汉语词典,还是大百科全书,它们所注解的政治都不属于学校。

      一方面是站在教育外面的人把教育没有当作教育来看待,另一方面是站在教育里面的人也常不把教育当成教育来看待。时而将教育本是什么说成了不是什么,时而又将教育本不是什么说成了是什么。因而,教育不是教育了,因而,我们需要高声地说出:“教育就是教育。”

      二

      站在教育外面的人把教育看走样了,那应当由外部世界负责,但是,从事教育的人,站在教育里面的人,也有一定的责任。迎合还是婉拒?这就有选择上的责任。如果教育理论工作者不仅迎合,而且还为某些走样的观点进行阐释或论证,这就是教育独立个性的丧失,这个责任还能由谁来负呢?

      当然,我们不是在追究责任,而是在研究问题。在整天思考教育的使命时,如果连教育本身是什么也模糊不清,是不是有点危险呢?

      为什么会有教育工作者把教育看成不是教育了呢?为什么政治工作者把不是自己的东西也看成是自己的,而教育工作者把本是自己的也看成不是自己的了呢?在众多的原因之中也包括了方法论的原因。

      教育与经济有没有联系呢?当然有。教育与政治有没有联系呢?当然也有。但两个事物有否联系的前提是它们彼此不是一回事,有区别才讨论有否联系,因不相同才思考是否相通。地球跟月亮有联系,但月亮是月亮,地球是地球;两兄弟当然是相联系的,但兄是兄,弟是弟。教育与其他事物的关系,也是如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