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世纪中国教育的历史性发展

——在中华女子学院教师和干部大会上的讲话

作 者:

作者简介:
郝克明 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原文出处: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1998 年 03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人类正在走近跨世纪的门槛。不仅意味着人类又一个千年的开始,也意味着中国的现代化历程将进入一个新的百年,进入华夏文明史上发展与变革最快的历史阶段。在这一历史阶段中,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都面临着许多新的任务,也必将给教育提出新的要求,使教育发展呈现许多新的特点。

      一、世纪之交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基本状况

      1949年以前,中国的教育十分落后,全国人口80%以上是文盲和半文盲,许多县只有一所高小,不少县没有初中,全国小学入学率仅占适龄儿童的20%,高等学校在校生仅有11万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尤其是1978年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以来,我国的教育事业在数量规模上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1996年,全国各级各类学校在校生总规模已达到3亿人, 形成了世界上最庞大的教育体系。九年义务教育正在全面展开,1996年,小学在校生1.36亿人,入学率达到98.8%,基本上在全国普及了初等教育;15岁至45岁青壮年文盲率已降至6%左右。全国共有初中在校生4,970 万人, 入学率达到82.4%,普通高中阶段学校在校生达到1,774万人, 其中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在校生占56.7%,改变了中等教育结构的单一化的局面。高等教育已经有了相当的规模,形成了多种形式、多种层次、学科门类比较齐全的高等教育体系。1996年,全国共有普通高校1,032所,成人高校1,138所,在校生达到567万人,研究生16万人, 成人教育特别是在职人员的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有很大发展,最近五年间,1.4亿职工和3亿多农民接受了各种形式的岗位培训和文化、技术教育。

      1978以来,伴随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教育体制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基础教育实行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体制,推动了普及义务教育的进程;办学体制改革有了一定进展,调动了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办学的积极性,单一的政府办学体制开始改变;高等学校通过中央和地方共建以及各种形式的联合办学、企业参与办学等途径,开始改变“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政府正在改善对高等学校的宏观管理,扩大了高等学校的办学自主权;中等专业以上学校的招生、收费和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积累了初步经验;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教学科研制度等内部改革有了较大进展;教育立法步伐加快,颁发了《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教育法》、《职业教育法》以及其他一系列行政法规,为依法治教创造了条件。

      几十年来教育的发展与改革,不仅为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了人力资源,而且为21世纪中国教育的发展和教育体系的完善奠定了比较好的基础。

      二、21世纪中国教育发展的驱动因素和制约因素

      21世纪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蕴育着巨大的教育需求和驱动因素,突出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经济持续、高速的增长和增长方式的转变依赖于教育的发展。

      从90年代到2010年,我国将基本实现工业化,这一时期经济发展将呈现出经济起飞阶段的基本特征。第一,经济将保持高速增长的势头。1990年到1995年,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达到12%,到2000年,我国要在人口比1980 年增长3 亿左右的情况下, 实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到201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 年再翻一番, 在21世纪中叶,达到世界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为此,中国经济必须在今后15年或更长时间内保持持续、快速发展的趋势,到2010年前GNP 年递增率将仍保持8—9%左右。第二,经济增长必然带来产业结构、技术结构的急剧变化。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就业结构也将发生很大变化,高新科学技术的发展不仅形成产业,而且要用高新技术改造产业,这都会引起人力结构的变化。第三,经济增长方式将实现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按照我国的规划目标,到2000年,每增长1 元国民生产总值所需的投资将由“八五”期间的3.6元降到3元,全社会劳动生产率平均每年提高6.5%。 无论是经济的高速增长还是增长方式的转变都有赖于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以及专门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向教育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第二,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的改善对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从70年代末开始到现在,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人民的生活得到了相当程度改善。1995年底、城乡居民储蓄余额达到近3万亿元, 据有关统计资料,中国居民储蓄率已居世界之冠(占国内生产总值40%)。广大群众在解决了温饱问题后,接受良好的教育、提高生活质量已成为一种新的社会需求。特别是中国绝大多数儿童都是独生子女及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广大社会成员从儿童到青年、老年人对教育的需求将会超过其他发展中国家。据统计,北京市居民家庭收入中已有近三分之一用于家庭成员的教育费用。由于社会成员的年龄、文化和职业各不相同,对教育的内容和类别形式还将提出新的多样化的要求。

      第三,人口众多的国情决定了对教育的大规模需求。

      尽管我国已采取计划生育政策,但由于人口基数过大,最近几年,每年出生人口仍达到2,000万左右。据预测,2000年, 中国总人口将达到13亿,其中儿童、青少年人口群(0—14岁)、 劳动年龄人口群(15—64岁)和老年人口群(65岁以上)将分别为3.56亿、8.39亿和0.91亿,这三大人口群将分别形成庞大的义务教育和义务教育后正规教育需求、庞大的职业技术教育与继续教育需求以及老年教育需求。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