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素质教育无论是在政策学习、经验交流上,还是在舆论宣传、理论研究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经过这一年的努力,素质教育已经受到了广大教育理论和实践工作者以及整个社会的广泛关注。在全国很多地方,以素质教育理念为指导的各级各类教育教学改革方兴未艾,涌现出一些先进典型。但是,实事求是地说,在这些改革中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尽管这些问题是改革中的问题,不能因为存在这些问题就停止改革的步伐,但是,要想使改革达到预期的目的,真正完成基础教育的跨世纪“转轨”,就必须高度地重视这些问题,以科学的态度认识和解决这些问题。在这个过程中,经验是重要的,但仅凭经验又是不行的,必须有科学理论的指导。所以,素质教育改革的实践呼唤着素质教育理论的发展。 根据个人的学习体会,1998年素质教育理论研究应该着重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突破: 1.素质教育的基本概念研究。如“素质”、“素养”、“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身心素质”、“劳动技能素质”、“国民素质”、“劳动者素质”、“学生素质”、“教师素质”等等。这些基本概念是构建素质教育理论的要素,对它们的阐释也是素质教育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些概念目前已经得到一些解释,但是还很不充分,特别是对于它们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与其它相关概念之间的关系的解释很不清楚。正是由于这些基本概念不清楚,使得相当多的实践工作者搞不清楚素质教育的内涵,影响到实施素质教育的决心和方向。 2.素质教育的目标研究。素质教育作为我国21世纪基础教育改革的主旋律,必须有明确的目标和科学的目标体系。这种目标和科学的目标体系。这种目标和目标体系,既要体现基础教育的“基础性”,又要体现跨世纪的“时代性”和“未来性”;既要体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信息时代的“科学性”,又要体现建设一个高度民主、繁荣的未来社会必须具备的“人文性”。目前,素质教育理论在目标上的研究主要停留在目标分类上,对于每一类目标的具体要目则研究不多。至于其是否具备了“基础性”、“时代性”、“人文性”等等的特征,更很少得到研究。比如,随着现代科学发展出现的一些新特征,在基础教育阶段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究竟指什么,包括哪些具体目标,又如何体现在每一门学科的学习过程中?目标研究薄弱,必然地影响到课程改革和教材改革,使得增减内容、调整结构以及诸如此类的做法缺乏总体根据。 3.课堂教学研究。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但是,目前来看,这个理论上的主渠道还没有成为实际上的主渠道。不少地方素质教育是在主渠道之外进行的。原因很多,其中之一就是对这个主渠道怎样搞素质教育研究不够,不能提供切实的理论指导。例如,体现素质教育思想的课堂教学该如何组织?应该怎样地使用教学语言?应该怎样地进行教学评价?其根据又是什么?随着素质教育研究的深入,有关课堂教学情境的研究必将会成为基础教育研究的热点。 4.教育者素质的研究。素质教育是一种现代教育理念,它对各级各类教育者的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这种要求不仅是学历上的要求,更是作为教育者的素质、素养的要求。在一定的意义上,可以说,教育者的素质就决定了素质教育改革的成败。这一点目前已经得到了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工作者的共识。而要提高教育者的素质,首先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就是从理论上搞清楚跨世纪的教育者应该具备哪些素质,怎样才能完成自己教育角色的转变。 5.素质教育外部环境的研究。素质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它的实施涉及到社会各个阶层的利益,必然要求整个社会的参与。对于一个地区和学校来说,它要求社区广泛的有深度的参与。在理论上,就要求重新反思家校合作的关系,学校与社区的关系,这不仅是学校的事,而且也是整个社区的事。国家教委提出的素质教育的整体区域推进在实践上是正确的,但到目前为止,在理论上的解释不够。这个问题的研究,将会引起教育与社会关系的革命性的变化,增进基础教育的活力以及在社区发展中的作用。 6.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关系的研究。这个方面的研究既包括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关系的研究,也包括理论工作者与实践工作者之间关系的研究,最终要解决的问题是理论知识如何发挥自己的实践效用,理论工作者如何以适当的方式参与实践活动,防止理论知识脱离实际,实际工作脱离理论指导,理论工作者与实践工作者相互指责。这无论是对于理论的发展还是对于实践的深入都是不幸的。就学理上说,应该弄清楚为什么会出现人们不愿意看到的事情,其条件是什么,采用什么样的途径可以改善关系,把他们团结在一起。这是一种素质教育知识的社会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