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66X(2004)03-0109-06 一 在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21世纪,各国都将教育革新作为国家现代化发展的重要一环。1986年美国卡内基工作小组、霍姆斯小组相继发表《国家为培养21世纪的教师作准备》、《明天的教师》两个重要报告,卡内基基金组织的“美国教师专业标准委员会”还专门编制了明确界定教师职业的专业性文件《教师专业标准大纲》。在英国,随着教师聘任制和教师资格证书制度的实施,教师专业化的进程不断加快,80年代末建立了旨在促进教师专业化的校本培训模式,1998年教育与就业部颁布了新的教师教育专业性认可标准“教师教育课程要求”。中国百年师范教育为我国基础教育教师的培养做出了历史性贡献,随着教师数量基本满足以后,提高教师质量成为时代的要求和教师教育的重点。江泽民同志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深刻地指出:“国运兴衰,系于教育,”“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高质量教育的一个基本条件。”并要求“采取有效措施,大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不断优化队伍结构和提高队伍素质”。2001年5月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再一次强调:“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扎实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 如何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实际上却很复杂。在多数人眼里,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只要掌握足够的专业知识就能够成为教师,正是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教师教育着力加强的是对未来教师的专业知识教育。专业知识教育无疑是重要的,因为具有专业知识是做教师的必备条件,但仅仅具有这一条件还不能成为合格的教师。从事过教育教学工作或研究教育的人都知道,教育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社会现象,它的作用是使每个人从无知到有知,从少知到多知;它的目的是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教师的工作对象是人,人是世界上最奇特的存在物,是理性的,也是感性的。这就导致了教师职业具有特殊性,职业的特殊性对培养培训教师的教师教育机构提出了特殊的要求。 教师教育课程是向未来教师传授知识、培养良好科学文化素养的重要方式,是教师教育活动中影响人全面素质提高最为直接、最具稳定性的基本因素。因为教育的目的只有通过课程才得以具体化,也只有通过课程才能规范学校教育的内容,也只有通过课程才能把准学校教育的性质与方向。教师教育课程的设置与构建实际成为提高教师教育质量、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复兴的重要课题之一。 课程问题是教师教育中突出而重要的问题。我国师范院校自建立之日起,仿日学美后因为意识形态等原因,后来主要是仿苏式的课程设置,改革开放后高师院校课程在不断寻找自身的变革,以期更好地适应学习者、社会、学科发展的实际。1997年10月,原国家教委决定,在高师本科院校采用科研立项的办法组织实施“高等师范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各高师院校以此为契机,全面推进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但无论是已历经百年的职前教师还是职后教育,其课程体系对于教师教育专业化的今天,已经显出很多不适应,具体表现在: (一)不适应教师教育专业化的要求 教师教育专业化是世界教师教育发展的趋势和潮流,也是我国教师教育改革的需要和方向。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在整个专业生涯中,通过终身专业训练,习得教育专业知识技能,实施专业自主,表现专业道德,并逐步提高自身从教素质,成为一个良好的教育专业工作者的专业成长过程。我国1994年开始实施的《教师法》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第一次从法律的角度确认了教师的专业地位,1995年国务院颁布了《教师资格条例》,2000年教育部颁布了《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教师资格制度在我国开始实施。 教师的专业化要求教师既需要有深厚的学术功底、广阔的学术视野、追逐学术前沿的意识,又需要了解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同时具有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对学生负责的品质。教师教育专业化是“学科性”与“教育性”、“学术性”与“师范性”、“学科专业知能”与“教育专业知能”的统一,是学科专业教育与教育专业教育的整合。教师专业化发展要求教师教育机构加强课程体系建设,把普通文化课程、学科专业课程、教育学科课程、教育技能课程和教育实践课程有机结合,根据不同层次的培养目标和不同发展阶段确定各类课程的内容、结构、比例等,以提高教师教育学科专业和教育专业水平。 而现行的师范院校课程较多地偏向对任教学科领域知识的全面系统掌握,主管“教什么”的即学科课程比例过大,而主管“怎么教”的教职课程和教育实践课程比例过小,“教什么”和“怎么教”两类课程是在两个道上跑的车,各自独立,互不关照,并且教育类课程及教育教学实践环节不适应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的实际需要。 (二)不适应教师教育培养目标多元化的要求 教师教育体系正在由三级变为二级并逐步向一级过渡,即由过去中师培养小学教师、师范专科学校培养初中教师、师范本科院校培养高中教师的传统的三级师范教育体系逐步向师范本科院校既培养小学教师,也培养初中和高中教师的新体制过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