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性的生成机制与教学设计

作 者:

作者简介:
和学新 天津教科院助理研究员,天津300191

原文出处:
教育研究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1998 年 01 期

关 键 词:

字号: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建构具有主体性的人。近几年主体教育在我国的勃兴是对当前社会巨大转折的呼应。教学是学校教育工作的基本途径和重心,因此,应根据人的主体的生成机制来设计和规范教学,促进学生主体的构建和完善。

      一、活动是人的主体性生成的源泉

      活动是主体存在和发展的方式。所谓主体就是指从事现实活动的人,指活动的承担者和发动者。主体与客体是在对象化活动中相互形成的,主体与客体作为相互对立、相互依存的两极,不是预先给定的,而是在活动中生成和建构起来的。“生产不仅为主体生产对象,而且也为对象生产主体。”〔1〕可见,活动是主体存在的依据和条件。主体是现实活动的主体,活动是主体的现实活动。正如“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一样,主体的存在方式是活动。离开了具体的、感性的活动,任何人无法获得主体地位,主体作用也无法发挥。离开了活动的人,只能是潜在的主体、可能的主体,只有承担和发动了活动的人才具有主体的规定性。马克思曾明确指出“自由自觉的活动恰恰就是人类的特性。”〔2〕人的活动是一种“人类机能”〔3〕。

      人的主体性在活动中生成和发展。不管是整个人类的主体性,还是个人的主体性,都不是主观自生的,不是主观精神的固有属性。从根本上说,人的主体性是活动生成,活动赋予,并在活动中发展。

      就整个人类的主体性而言,第一,人是通过自己的劳动和实践而生成的。人类是凭借自己的劳动活动把自己从自然界中提升出来的,“劳动创造了人本身”。第二,人是有自我意识存在的。人类自我意识的产生和发展是同实践相伴随的,可以说人类自我意识是人类实践能力的积淀和升华。实践活动使主体与客体相分离,使人意识到“我”的存在,从而产生主体自我意识。主体自我意识从无到有、从比较模糊到比较清晰、从个别成员所具有到较多的成员所具有,都是实践活动使然。第三,人需要的发展也同实践活动密切联系。需要是主体活动的动力要素,需要的不同直接决定主体动力的方向和动力强度的不同。人类的需要在初始阶段是属于本能的需要,是满足自身生存的需要,但是越往后发展,人类的需要就越具有社会性,也就越受实践水平的影响和制约。人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所获得的需要及用来满足需要的实践手段、实践能力反过来成为产生新的更高需要的内在根据。第四,人类的主体能力也是在活动中生成和发展的。人类的主体能力集中表现在活动手段的创造上,即工具和语言的发明。“劳动是从制造工具开始的”、“没有一只猿手曾经制造过一把哪怕最粗笨的石刀。”〔4〕任何一种工具的发明都是人的创造性认识活动和改造活动的产物,在工具中记录着一定时代人的动作方式,标刻着他们的创造能力的发展水平。不但工具的制作有赖于人的创造能力,而且人的创造能力也有赖于工具。工具一方面延长了人的手和感官,强化了人的机能,另一方面物化了人的经验,使人的创造能力得以继承和进一步发展。第五,人的世界是文化的世界,实践是文化的生成机制。马克思说:“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说来的生成过程。”〔5〕通过实践,客观外界自然成了属人的文化世界,无论是物化形态的文化、规范和制度形态的文化,还是观念形态的文化都是人类本质力量对象化的结果。

      就个体主体性的生成而言,同样与自己的活动紧密相联。人类个体“是什么样的,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既和他生产什么一致,又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6〕对于具体的个人来说,他只有在社会的实践和交往活动中使自己的能力获得发展,个性获得丰富,也只有通过自己与他人、族类总体的普遍交往活动,使自己转变为社会的与世界历史性的存在时,才能获得社会性的个性与世界历史性的个人本质的规定,也才能使自身的主体性得到发展。个体从事不同性质、不同水平的活动,形成不同层次和不同水平的个体主体性。个体在从事各种性质和水平的活动中逐步获得人类的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个人的实践活动水平的发展重演着人类主体实践活动水平的发展状况,并随着人类主体实践活动水平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和提高。实践是一种对象化活动。“随着对象性的现实在社会中对人说来到处成为人的本质力量的现实,成为人的现实,因而成为人自己的本质力量的现实。一切对象对他说来也就成为他自身对象化,成为确证和实现他的个性的对象,成为他的对象。而这就是说,对象成了他自身。”〔7〕主体通过对客观对象的掌握以及各种文明成果的消化、吸收,使其逐渐转化为主体本质力量的因素,从而进步生成、改造和发展了主体自身,不断造成新的力量、观念、品质、情绪和能力,使主体更加完善和发展。个体活动是个体主体性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由于活动是主体存在和发展的方式,是人的主体性生成和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教育作为一种本体性的活动存在,就应有效地设计、组织、规范和实施。“人的活动是社会及其全部价值存在与发展的本源,是人的生命以及作为个性的发展与形成的源泉。教育学离开了活动问题就不可能解决任何一项教育、教学、发展的任务。”〔8〕

      二、现实教学体系中主体性生成机制的缺失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分析人类生产活动或实践活动时指出:“生命生产--无论是自己生命的生产(通过劳动)或他人生命的生产(通过生育)—立即表现为双重关系:一方面是自然关系,另一方面是社会关系”。〔9〕人与自然的关系即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人与社会的关系即主体与主体的相互作用,人的总体活动也就表现为“<@2主体客体@>”结构和“<@2主体主体@>”结构的双重构架。教学作为一种培养人的社会实践,作为人自身生产的一个重要方面,教学实践活动同样表现为这种双重结构。

      学校教学是培养人的基本教育活动方式。教学的目的就是要通过设计、组织和实施教学活动使学生发展成为具有高度主体性的人,具有实践主体性、认识主体性、道德主体性和审美主体性,成为未来社会所需要的实践主体、认识主体、道德主体和审美主体,成为自主发展、自我构建的主体,真正成为自由全面和谐发展的人。这种人需要在教学活动的“<@2主体客体@>”结构与“<@2主体主体@>”结构的双重构架中、运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