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知识的状况与教师角色的转换

作 者:

作者简介:
石中英 北京师大教育系 地址:北京 邮政编码:100875

原文出处:
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1999 年 03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一

      教师的角色转换问题是整个当代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它既是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又是教育教学改革的必要条件。促使教师角色转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人类的知识状况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它包括知识的数量、性质、结构、增长方式、价值、组织特征等等。这是因为,教师的基本职责就是传道、授业、解惑,就是站在教育的立场上选择知识、组织知识、呈现知识和传授知识,同时在一定的情境下创造条件,促使和帮助学生掌握知识、理解知识、运用知识和探究知识,在此基础上追求个体智力,情感、品德和体质的全面发展。教师所从事的是一种知识的事业,是以某种程度和类型的知识为标志、为工具、为对象的。因此,教师在工作中会不断地遇到下列问题:什么知识最有教育价值?怎样传授这些知识才有价值?传授知识的目的究竟是为了什么?应该培养学生什么样的对待知识的态度与能力?应该使学生有一个怎样的知识结构?哪些知识最能促进学生的发展?如何解决人类知识增长的无限性与个体知识增长的有限性的矛盾?在这些问题上缺乏深思熟虑的教师绝不会成为优秀教师。可是,这些问题又都不是孤立的,而是与整个社会的知识状况有着密切的联系,可以说是社会知识状况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具体反映。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由于社会知识状况不同,对上述问题也有不同的回答,从而制约着、塑造着不同的教师角色。

      二

      当代教师角色有一些基本特征,可做如下描述:

      第一,分科教授。古代的教师是有着丰富知识的知识分子,一个人从事着多方面的研究和教学;当代的教师则只具有某一方面的知识,是从属于某一学科领域的,只进行某一方面的教学。师范学校的教师培训也是分门别类地进行的,彼此之间在目标和内容上有很大差别。在这种师范教育体制下,师范毕业生能够从事跨学科教学的人是不多的。

      第二,角色冲突。不同学科教师之间往往存在着角色冲突。一般说来,每一个学科的教师都强调本学科知识的重要性,有意无意地贬低甚至否认其它学科的重要价值。不同学科的教师之间学术性交往很少,更谈不上彼此间的积极对话与合作。其中,科学教师与人文教师的冲突是最明显、最激烈的。科学教师因为科学在当代生活的地位,瞧不起人文学科的教师的劳动,认为他们不能给学生以确切实用的知识。反过来,人文学科的教师对科学教师的工作也给予低调的、保守的评价,认为他们太自信、太狂傲,不关切学生的内心生活。

      第三,知识权威。教师常会自觉不自觉地以知识权威的姿态出现在学生面前。他们据有本学科的知识,掌握着通往知识和智慧大门的钥匙,扮演人类知识财富合法的“代理人”与“供应商”。学生只有从教师那里才能学习到有价值的知识,才能得到有关学习方法和学习结果的评价。在教师面前,学生的认识处境是不利的,总是处于一种被动状态。

      第四,重间接经验。教师们普遍认为,只有那些经过他人或前人不同形式证明了的观念才算得上“真正的知识”,才是有价值的。书本上的知识就是这种“真正的知识”。教学的目的就是要掌握、理解和运用这种间接经验。所有的教学方法都是为了实现这一目的。课本因此在教学中占据了核心的地位。学生自己的感性经验与生活知识在教学过程中只是处于从属的地位,只是进入课本世界或理性世界的“梯子”,一旦达到了目的,就急急忙忙地撤掉。

      第五,重学习结果。教师们非常重视学习的结果,轻视学习的过程与方法。而且,在期待的学习结果中,学生对有关知识掌握的量以及再现的准确性、完整性又占据了主要位置,成为基本教学目标。分数成为评价学生学习状况的基本依据。至于学生是在一种什么样的精神状态下完成对知识的掌握和再现“任务”的,在自己的学习过程中又有哪些独特的体验、见解,都是无关紧要的。教学认识的结果是要求整齐划一的,哪怕是在一些人文和社会学科里也是这样。

      三

      如何解释这些当代教师在知识传授问题上的角色态度和行为?原因是多主面的,其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但至今又被人们所忽视的客观原因,即近现代的知识状况,进一步准确地说,也就是20世纪中叶之前的人类知识状况。20世纪中叶之前的近现代知识状况塑造了当代教师角色的基本特征,并借助相应的教学制度与教师角色自身的惯性延续至今。因此,不理解20世纪中叶之前的知识状况,就不能从根本上理解当代教师的上述行为表现。

      1.分门别类的知识体系。人类知识进化到近代的一个重要成果就是产生了分门别类的知识体系,一些旧学科纷纷从哲学中独立出来,同时也产生了许多新学科。学科之间界限越来越分明,每一门学科都有自己的思想资料和研究对象,都是在自己的学科视野内独立地发展自己。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专家。不同的学科之间的专家彼此陌生。正是这种不同学科体系的形成,进一步地分化了“希腊七艺”,奠定了近现代分科课程和分科教学的知识基础,也是产生分科教师的根本原因。一个学科的教师只在他教授的科目方面得到一定程度的训练,对于其它的学科就知之甚少,甚至一无所知。也正是由于不同学科的教师普遍缺乏其它学科的知识背景,如井底之蛙,必然地导致了对其它学科教师工作价值的不正确评价。

      2.知识的精英主义。近代以来,知识是少数有杰出才能的精英在自己的书房或实验室里独自“发现”或“发明”出来的,在这方面他们拥有不可置疑的“专利权”。知识分子拥有巨大的社会声望。别人可以分享他们的创造性的劳动成果,就象众人可以分享上帝的福音一样。他们被共同体内外的人们崇拜着,他们的结论具有很重的分量,导致人们不敢轻易地怀疑。从事知识阐释、组织和传递工作的普通教师因此也获得了很大的声望和社会地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