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众所周知,80年代初,随着世界科技革命的迅猛发展,东西方文化的相互交流以及改革开放实践的不断推进,“主体”问题不约而同地成为我国哲学与人文学科最为关注和热衷的课题。诸多学者从不同的研究视角出发,针对“主体”问题的概念、范畴、原理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探讨,真实反映了社会转型时期人们对自身本质力量、价值、发展前途的反思和关注。 教育学界的研究概莫能外。近十余年来,教育主体性问题一跃成为教育理论研究的前沿课题。所谓“教育主体论”,是指运用哲学的观点、方法,从认识论、价值论、实践观等不同的层面探究教育主体性问题的观点、理论。教育学界之所以关涉教育的主体性问题,既是改革实践给人类自身发展提出的必然要求,又是西方主体性哲学的影响所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是以具备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的人为前提的,这是现代市场经济社会向教育提出的重大问题,而作为人类自身再生产的教育不能不关怀人的主体性的发展与提高。那么究竟什么是“主体”?“主体性”内涵的实质是什么?教育、教学过程的“师生关系”如何定位?等等这些是“教育主体论”探讨的主要问题入手,从方法论层面反思教育主体性问题论争的实质与缺失。 二 与其它人文学科相比,教育主体性的研究起步较晚,至今尚无公认的概念、范畴、体系。现就其涉及的主要问题整理、分述如下: 1.“主体”概念界定 究竟什么是主体?这是“教育主体论”面临的首要问题。一般观点认为,主体是与客体相对的哲学范畴,属于认识论领域,即主体是认识和实践活动的承担者、体现者——人,而客体是指活动指向的对象。另一种观点认为,从汉语言学考证,所谓主体,就是事物的主要成分。与此相对的观点认为,主体不是一个实体,而是一个未完成的开放过程中的东西。再一种观点认为,主体并非仅仅限于认识论领域而具有多种含义与用法,在本体论意义上,主体是指运动或属性的承担者或物体的主要成分;认识论意义上,主体指认识和实践活动的人;而逻辑学意义上,主体是指逻辑判断中的主语、主词等等。 依据不同的参考系考察“主体”概念的内涵,必然得出不同的诠释。因此,上述观点有其合理性的一面。但是,我们认为,从教育的角度探讨“主体”的含义,必须限定在认识论领域。这样以上关于“主体”概念的讨论,一个共同的缺陷在于,把“主体”当作一个实在的物并从知识论的侧面进行解答,忽视了“主体”范畴的价值性、历史性内涵,从而陷入“本质主义”的误区。 2.教育、教学过程中“师生关系”的定位 如何正确认识教育活动的“师生关系”,是“教育主体论”探讨的核心问题,也是论争最为激烈的问题。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教师唯一主体论”、“学生唯一主体论”、“师生双主体论”、“超越主客体关系论”。其中,双主体论又包括“主导主体”说、“主导主动”说、“轮流主客体”说、“双主体主从”说、“三体——双中心人物”说等等。①“教师唯一主体论”主张,教育就是“教育者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活动”,并站在教学中“教”的立场上认为,学习过程实质上就是学生自我教育的过程,教育是自我教育的基础和前提,而教师是教育的现实主体,学生是教育的现实客体,教育的作用在于把这个“潜在”的主体变为“现实”的主体。只有当学生实际参加了变革自然和社会实践活动时,他才成为实践的主体。②“学生唯一主体论”认为,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内因的地位,而教师始终处于客体——外因的地位,依据马克思主义哲学“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的原理,必然得出学生是教育过程的唯一主体。③“师生双主体论”认为,教师和学生各自带着自身的主体互相结合,从而组成一种合理的双向互补的结构,教学过程是在主体间相互交往的前提下,以认识为基础,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的过程,教师和学生无论从特性上,还是从功能上,都应该说是主体,教育内容自然是客体了。④“超越主客关系论”认为,在教学论中,关于教学关系的理论,不论是主体和客体,还是主导与主体、双主体等观点,都没有脱离主客对立的二元思维模式.虽然教学论把教和学作为不同的过程严格地区分了,但同时也把师生之间的真实关系割裂了。如果说人类在认识自然的过程中,有主客体之分,那么,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活动就难以用主客体的概念来说明,因为,同样作为主体的人之间的活动是交互性的,而不是对立性的。教育是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中展开的,没有师生关系的相互性,就不可能有教育活动。交往活动形成师生之间的相互性,这说明二者之间的关系是一种互为主体性关系,双方之间不是主体和客体的关系而是“我”与“你”之间的社会关系。 毋庸置疑,从哲学认识论的角度考察教育、教学活动,可以认为教育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以上几种观点分别代表人们在不同历史时期对同一教育活动的认识。其理论的合法性与解释力是值得肯定的。问题在于,仅仅停留在抽象思辨的层次,往往无法揭示教育活动的真实内涵,因此也难以确证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质言之,教育过程并非单纯的知识传授过程,而本身就是一种涵盖历史、文化特质的社会交往活动。只有从具体的教育活动出发,超越主客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才能全面揭示教育过程的实质,进而树立科学的师生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