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认识与刻画教育不平等:伯恩斯坦编码理论的视角

作 者:

作者简介:
马兴,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Eilmi:maxing@ahnu.edu.cn;姜添辉(通讯作者),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thchiang@ahnu.edu.cn(安徽 芜湖 241000)。

原文出处: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内容提要:

文化再生产现象凸显了不平等的教育结果这一事实,伯恩斯坦就此现象提出令人信服的编码理论,但因其理论涉及许多艰涩词语,阻碍了自身的推广。文章阐述分类、架构、认识法则、实践法则与编码取向之间的交错关系,同时,通过一些具体事例解释认识法则与实践法则的意义及其在教育研究中的运用。上述交错关系的筛选法则是存在于编码取向、分类与架构之间的内部逻辑,学术性课程与学术性教学讯息偏好理论性的逻辑活动,这种内部逻辑刚好契合精致性编码,所以高社经学生处于有利的学习位置。由于限制性编码的内部逻辑无法产生这种契合,低社经学生难以获得好的学习表现,因此这种内部逻辑法则可成为改善不平等教育结果的路径。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2023 年 09 期

字号:

       一、前言

       尽管布尔迪厄(Pierre Bourdieu)与伯恩斯坦(Basil Bemstein)对文化再生产(cultural reproduction)现象都提出了令人信服的创见,但是布尔迪厄的文化资本论(cultural capital)与惯习论(habitus)(具体内涵参见姜添辉,2018;Chiang,Thurston & Lin,2020),从1990年代起一直是全球性的热点理论。伯恩斯坦在2000年过世后,其理论便逐渐式微。2019年3月22日笔者在英国卡地夫大学讲学后,访谈了 Brian Davies教授(伯恩斯坦的大弟子),他表示:这是由于伯恩斯坦不但融合语言学及社会学的众多理论,而且还创造许多专业术语,这使教育社会学研究者要了解其理论精髓往往需要更长的时间与努力,这些因素阻碍了其理论的推广。中国知网中只有6篇中文杂志论文运用伯恩斯坦的编码理论,涉及分类(classification)的有3篇,涉及架构(framing)的有2篇,而且这些作者有相当程度的重叠。目前,并无文章涉及认识法则(rules of recognition)或实践法则(rules of realization)。由此可见,国内学者对认识法则与实践法则的研究运用仍有待加强。基于此种缘由,本文试图解释编码理论的两个核心概念——认识法则与实践法则,以及这些法则如何与分类、架构及编码取向(coding orientation)构成关联,并依据这两个法则刻画教育不平等的根源。

       伯恩斯坦指出,学科之间的界线是分类,分类强度维持了个别学科的独立性,这种独立性依赖于特殊化的知识结构,因而产生知识文本的独特性(Bernstein,1971,1982;Muller,2007)。所以,掌握这种独特性成为进入知识内涵的先决条件,以此为基础才能产生教师期待的合法性文本(Bernstein,1996,p.32;Singh,2002)。通俗地说就是,看不懂课本内容,便无从学会课本知识,更无法应付考试。架构关注的是课堂中谁控制(control)着知识传输的过程,强架构产生泾渭分明的师生角色,这种教学情境产生阶层性的从属关系。所以,强架构塑造出特定的讯息传输形态,学生要先辨识这种情境的独特性,才能有效接收教师的教学讯息,才会有好的学习表现(Bernstein,1990,pp.36-41)。也就是说,学生要知道教师的期望,才能产生符合此种期待的行为,进而维持良好的师生关系与互动(Morais,1999;Neves & Morais,2001)。弱架构也构成特定的讯息传输形态,这种学生本位的教学模式将课本知识界定为思考的媒介物。显然,这种情境有其独特性,因此也需运用认识法则与实践法则才能有好的学习表现(Bernstein,1971,1982)。编码取向调节这两种法则的运作,因为编码取向影响着当事者的思考模式。伯恩斯坦将编码区分为限制性编码(restricted code)和精致性编码(elaborated code)。限制性编码偏向具体性、经验性、直观性、操作性等面向;精致性编码精通推理与归纳等抽象性心智活动(Bernstein,1958,1960,1961;Bolander & Watts,2009;Hasan,2002;Holland,1980)。由于学校偏重学术性课程,教学讯息往往偏重理论概念的原理法则(姜添辉,2019;Maton,2009,2013),这些推理取向刚好契合精致性编码的特性,因而高社经学生能顺畅地运作认识法则与实践法则。此种契合性并未出现于限制性编码,致使低社经学生难以运作这两个法则并最终导致课业成绩不佳(Arnot & Reay,2006;Daniels,1995,2006)。

       本文目的在于阐释认识法则与实践法则的意涵及应用性,进而推广基于编码理论的教育研究。这也响应了伯恩斯坦的主张:描述性内部语言(internal language of description)与描述性外部语言(external language of description)之间有共生关系,前者是论理概念,后者是实征性研究,前者是引导后者的理论路径,后者的研究发现可以精确化前者的内涵(Bernstein & Solomon,1999;Morais & Neves,2010)。本文还推论出,分类、架构与编码取向之间的内部逻辑(inner logic)是影响运作认识法则与实践法则的主因,也是影响学生学习表现的关键因素。从某种角度而言,内部逻辑雷同于布尔迪厄的“惯习”,用以主导行动者的思维模式与行动体系。由此而言,内部逻辑是由外部环境条件(诸如语言、文化资本等)所构成的特定思维模式,是管理行动者如何察觉、接收、过滤外在讯息并做出反应的内在意向体系。本文主要聚焦于语言内在逻辑如何支配思维模式,并剖析课程知识结构(分类)与教学讯息(架构)的内部逻辑属性,进而解释这些内部逻辑连结性对学习表现的影响,以及如何调节认识法则及实践法则的运作。简单地说,如果语言内部逻辑构成的思考法则,能契合于课本知识或教学讯息的内部逻辑,则当事者便容易辨识课本或教学讯息的结构属性(认识法则),进而产生运用性(实践法则)。由此而言,这些维度内在逻辑的契合度会显著影响学生的学习表现,因此,提升学生的抽象语汇能力,有助于他们运作认识法则及实践法则,进而改善不平等的教育结果。

       二、语言与学习表现

       伯恩斯坦在1970年代就已是国际著名学者,1980年代更被收录入社会学辞典。为何伯恩斯坦能创建编码理论?这个议题与他的家庭背景和学术背景密切相关。1924年11月1日,他出生于犹太移民的劳工家庭。1947年就读于伦敦大学经济学院,但很快就转读社会学,在缺乏经济支持的情况下,他从事许多劳动性工作以完成学位。1960年在伦敦的大学学院(University College)担任研究助理,之后取得语言学博士学位,1962年任职于教育学院(Institute of Education,后来并入伦敦大学),1967年升任教授。退休后,他仍按照往常习惯到伦敦大学的办公室,这种学术生活一直持续到2000年9月24日,当天他在伦敦过世。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