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4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298(2011)03-0026-08 我们的人格是作为公民时才出现。 ——保罗·利科 存在脱离公共生活的人性吗?人性的培育是否与共同体的品质无关?人与社会的关系是否能够解释共同体与人性的教化之间的复杂性?本文通过共同体与公民关系的论证,说明共同体生活对人性的展示和教化,说明公共生活是人性得以优秀的教育根基。 桑德尔提出了三种不同性质的共同体:工具性共同体(the instrumental conception of community)、情感性共同体(the sentimental conception of community)和构成性共同体(the constitutive community)。[1] 工具性的共同体是一种手段性或者功利性关系构成的共同体,它具有实质性的目标,实现具体特定的目标,如经济增长。这类共同体与个人之间的关系是工具性的关系。工具性社群的联系纽带主要是功利性的,它对于成员的认可模式基于功利或手段——目标关系,这种组织所需要的品德是职能性的道德与纪律,也就是有利于集体目标实现的工具性的规范或品格。 情感性的共同体是指一种情缘性的社会单位,如家庭、族群等,也称作团结性的社群,个人之间是因为血缘、亲情等纽带联系在一起,或者是家庭的血缘亲情,或者单一族群的共同文化,成员相互之间形成直接的互动关系。在团结性的社群中,相互需要、同情和爱、同一性认同是基本的道德原则。 构成性的共同体,是指个人以共同的身份形成的平等关系的社群,社群是整体的公共善的维护者,承载着传统、文化、公共福祉,并且个人与社群的关系是建立在个人的完整性的公民身份的承认和发展之上的,社会成员作为平等的公民相互联系。①公共道德、公民德性作为基本的道德的要求。 构成性的共同体是建立在平等关系意义上的公民共同体,因此也是政治共同体②,之所以是政治共同体,是因为社会成员彼此建立关系的纽带是非工具性的公民身份,这一公民身份既是政治社会法定的成员资格,又是在公共的共同生活中实践的独特的公共性(civility),既表达了法治基础上的平等关系,又体现了价值意义上的道德关系。所以,政治共同体是时代相继的合作体系,在这个合作体系中那些从事合作的人都是自由而平等的公民。[2] 政治共同体的条件是平等的公民身份,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模式是以公民身份为基础的互动。在这样的共同体中,人们同意并承诺平等地生活在道德、伦理和法律结合关系所构成的政治共同体中,特别是对于共同生活(合作、协作)准则的理性认可,对于所有公民的平等身份的承诺。这种承诺不是出自同情、怜悯或者亲昵等,而是出于平等的身份所蕴含的对等的权利和资格。 政治共同体只可能是(而且必须是)一个用相互的、共同的关心和合作建立起来的属于所有成员的共同体,为此,每一个人享有平等的权利和义务,这不仅是公民相互之间平等的权利与义务,而且也是公民个人对于共同生活承担的权利和义务。因为国家是共同生活的实体,国家因此也对等地担当对于公民的义务和责任。[3]所以说,身份与地位的平等、权利与义务的平等只有在政治共同体中才能得以保证和实践,或者说,人所能够拥有或者实现的严格意义上的平等,只能存在于政治领域。只有保证公民身份及其公民实践,人才能拥有平等。 政治共同体促进的是每一个公民的福祉[4]1,否则共同体没有意义,政治没有意义。政治共同体以公共福祉的形式促进每一个公民的福祉,不仅为了生活在当前的公民的福祉,而且是为了千秋万代的公民的福祉。[4]90政治通过理性言行而形成平等交流、互动合作的共同体,目的就是通过公共善的实现而促进公民的美善生活。这是每一个公民共享的美善生活,也是公民追求个人福祉的必要条件。只有政治共同体才能平等地关怀每一个公民的福祉,也只有政治共同体有意识地追求公共善,因为只有政治共同体才能把人作为平等的公民对待,才能形成平等的互动关系,才能正义地对待每一个人,保障每一个人的平等权利。只有通过政治共同体,公共利益才能得到维护,个人福祉的丰富所需要的公共福祉的改善才能实现,这样,个人福祉和公共福祉才能形成和谐的关系。 凭借政治共同体形成的公共生活,每一个人丰富的生命源泉和能力在共同体的多样化的机会和活动中,得以活跃、展现和发展。个体依靠共同体的不同的成员之间的相互合作而完善自己,依靠分享所有其他人共同创造的丰富的集体性资源而实现自己的目的,这是一个人获得德性、理性和个性的发展的根本条件,因为共同体的共同合作蕴含了传统的、集约性的文化能力和思想资源,也创造无限丰富的活动形式,这些不仅激发个人的力量和精神,而且也弥补单个人面对复杂的环境的柔弱以及不完善,是一个人终身获得教育的方式。人的文化经验的学习,人的多样性之间的互补,差异性之间的交流,互相协助,不同兴趣之间的相互激励,共同道德的相互砥砺,只有在共同体的合作形式中才能实现。共同体的制度和方式影响着公民,并在很大程度上促进或限制着人们的道德理想和个人抱负,影响着公民对于未来生活的憧憬和希望。 如果说每个自然的人在共同生活中超越了自然性而实现了人之为人的特性,那么,正是因为政治共同体的发展,使得人加入了非自然的、有美好理想的共同生活,不仅分享着共同性的经验,而且参与了共同体的发展与治理,共同参与了公共生活的创制,在这一过程中,人性品质获得了卓越或优秀的发展,所以,公共生活的实践所发展的公共性和公民性是人性教化的核心。[5]公共生活展示人的品质,如果脱离了公共生活,或者没有形成公共性和公民性,面向人性优秀的教育或发展根本就不可能,因为人性恰恰是在公共生活中形成并展示的,也只有在公共生活里才能够被提升。③亚里士多德把人定义为政治的动物的理由就是人——每个自由人都生活在共同体中,与他人一起生活,与他人一起行动,就是通过思想、言说和行动参与共同体的公共生活,这种共契性的参与和合作不仅使共同生活追求美善,同时也教育人,使人性在公共生活中得以砥砺,得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