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结构:中国教育发展的第三大主题

作者简介:
秦玉友,男,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东北师范大学中国农村教育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春 130024);许怀雪,男,扬州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中国乡土教育研究中心讲师,硕士生导师(江苏 扬州 225002);李凤鸣,女,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东北师范大学中国农村教育发展研究院研究生(长春 130024)。

原文出处:
教育与经济

内容提要:

优化教育结构正在成为位列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之后教育发展的第三大主题。这一主题在学段、类型、城乡、区域维度表现出义务教育延伸方向仍待明确、高中普职比例设定依据多维复杂、农村教育规模特征尊重不足、欠发达地区教育投入分配面临两难等不同议题。从教育收益率与超越收益率的视角分析这些教育结构改革议题背后复杂的动力,可以深度认识这些议题。研究这些教育结构改革议题及其背后的动力系统,把握教育结构优化的动力指向,可以明确教育结构的优化逻辑,回应教育结构调整的时代命题。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2023 年 07 期

字号:

       教育结构调整与优化一直是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政策议题,党和国家非常重视调整与优化教育结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着力从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优化教育结构三个方面推进教育现代化。在此背景下,优化教育结构正在成为位列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之后教育发展的第三大主题。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除了要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外,还需要进一步优化教育结构。合理的教育结构对教育发挥应有功能,对提高教育质量和促进教育公平具有重要价值。经过长期努力,我国教育结构不断优化。笔者曾经对中国教育结构状况与政策进行了相对系统的研究,[1]对农村教育结构变迁进行了全面研究。[2]随着教育结构调整实践的不断推进,进一步深化教育结构调整实践研究成为当前乃至未来需要持续关注的政策议题。分析教育结构优化的多维主题,探索教育结构调整背后的动力系统,明确教育结构调整的优化逻辑,对于持续优化教育结构实践和完善相关政策具有重要意义。

       一、教育结构优化主题的多维表征

       教育结构调整实质上是对教育结构进一步优化的改革。在长期教育结构调整改革实践中,在教育结构优化这一主题下,呈现出一系列重要的政策议题,这些政策议题是理解过去教育结构调整改革实践的重要线索,更是当前与未来教育结构优化改革的重要切入点与着力点。教育结构优化改革是不断科学回应这些议题的过程。无论是学段,还是类型、城乡、区域之维,教育结构优化改革都是一项系统工程。但是,从重大性上看,不同教育结构优化议题的实践意义与政策意义是不同的。当前我们可以从学段、类型、城乡、区域各维聚焦,关注不同维度教育结构优化的焦点政策议题。

       (一)学段之维:各阶段主导性任务确定,义务教育延伸向度仍待明确

       一个国家在完成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任务后,会转向持续提高义务教育质量。201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标志着我国全面完成义务教育普及任务,从国家宏观政策语境上看,义务教育的主导任务转变为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与此同时,教育自身发展的内在逻辑与经济社会发展对教育发展需求的外在逻辑为延长义务教育年限提出了诉求和提供了可能。近年来,义务教育年限调整逐渐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但是,义务教育是向高中方向延伸还是向学前方向延伸成为当前我国义务教育延伸向度选择的重要政策议题。

       2018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发展”。普及是当前和未来较长一段时间我国学前教育发展的主导性战略目标,在学前教育普及过程中要以安全为底线兼顾普惠与优质两个战略目标。普及是强调学前教育入园机会充分,让每个幼儿都有园入。普惠是强调学前教育入园门槛公平,让每个儿童都入得起。安全是强调学前教育过程底线标准可靠,让每个幼儿身心免受伤害。优质是强调学前教育质量有保证,即幼儿园建设标准化、幼儿教育幼儿化。

       高中教育在人才培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2019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提出,“办好普通高中教育,对于巩固义务教育普及成果、增强高等教育发展后劲、进一步提高国民整体素质具有重要意义。”育人方式改革是未来普通高中发展的主导性任务。育人方式改革旨在从根本上提高普通高中教育质量,让高质量的高中教育接力初中教育和助力高等教育,提高义务教育巩固率,为高等教育提供更多合格生源,推进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目前,如果要延长义务教育年限,首要考虑的支撑性因素是国家教育服务供给能力,在这一过程中,要充分论证高质量义务教育服务供给对国家教育投入的要求。我国基础教育各阶段(学前教育、义务教育与高中教育)的主要任务在教育政策中定位明确,但是从纵向关系上看,义务教育最终向学前教育延伸还是向高中教育延伸,在我国教育政策语境中尚未明确,还需要有更多综合的研究加以论证。

       (二)类型之维:高中阶段普职协调发展,普职比例仍需动态调整

       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规模比例是考察教育结构的重要指标。过去一段时间,无论是初中阶段还是高中阶段,都有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之分。目前,初中阶段职业教育规模的绝对量已经极小,高中阶段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比例相对均衡。初中阶段,从学校数量看,2021年全国普通初中为52862所,职业初中为9所。高中阶段,从招生数看,2021年普通高中为904.95万人,中等职业教育为488.99万人,普职招生比为1.85∶1。从在校生数量看,2021年普通高中为2605.03万人,中等职业教育为1311.81万人,普职在校生比为1.99∶1。从学校数量看,2021年普通高中为14585所,中等职业学校为7294所,普职学校比为2.00∶1。[3]如何确定高中阶段普职教育规模比例是教育结构调整中的一个重要政策议题,明确普职教育规模比例设立的依据是我国设定高中阶段普职规模比例的关键所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