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I:10.14121/j.cnki.1008-3855.2022.z2.011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2021年4月,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该法要求“加大乡村教师培养力度,采取公费师范教育等方式吸引高等学校毕业生到乡村任教”,[1]这是我国通过立法确立乡村教师培养的价值所在。作为乡村教育振兴的关键,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理应得到优先发展。在此之前,2015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就印发了《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江苏省据此相继印发《江苏省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实施办法(2015-2020年)》和《关于开展全省乡村教师定向培养工作的通知》(苏教师[2016]4号),委托相关培养院校正式实施“乡村教师定向培养计划”(下文简称“定向培养计划”),对乡村定向师范生①的招生、培养、就业等作出规定。这些政策旨在解决目前乡村教育面临的优质师资缺失、[2]教师专业素养偏低、[3]学科结构不合理[4]等问题。可见,借助高校学科专业独特优势培养乡村定向师范生,已是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补充机制。有研究发现,学习动力与学生学业成就呈显著正相关关系,[5]提升乡村定向师范生的学业成就和培养质量,需深入探究其学习动力。 目前,学界对师范生学习动力的研究主要聚焦在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公费师范生②这一群体,[6][7]并认为他们入学后的学习动力总体上不如普通师范生;[8]对乡村定向师范生的研究主要涉及政策设计与实施效果、[9][10]培养模式与契约风险、[11][12][13]从教意愿与职业态度[14][15]等三个主题。不难看出,鲜有研究关注乡村定向师范生这一特殊群体的学习动力问题。再者,根据政策约定,乡村定向师范生毕业后必须回生源(户籍)所在县(市、区)的乡村学校任教且至少5年,其职业发展空间受到比较严苛的限制,这些约束也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和弱化其学习动力。乡村定向师范生的学习动力真的会因政策约束或其他原因而渐趋式微吗?本研究以江苏省J大学为例,采用焦点团体访谈法,着力探究乡村定向师范生学习动力是否式微及其影响因素等问题。需要说明的是,本研究仅指本科院校乡村定向师范生(不含专科生);根据研究需要,将参与“定向培养计划”的学生称为“乡村定向师范生”,与之相对应的非定向师范生称为“普通师范生”,其所在班级分别称为“定向班”与“普通班”。 二、学习动力及其式微:基本概念的界定 1957年,“学习动力”在苏联教育学家姆·阿·达尼洛夫(M.A.ДaHилoB)和勃·朴·叶希波夫(Б.Π.EcипoB)合著的《教学论》一书中被首次提出,他们认为“教师对学生知识的评分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16]这是一种非常明显的来自于外部激励和正强化而产生的学习动力。根据心理学的认知,学习动力是学习主体对学习行为价值判断基础上的心理驱动总和,是由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和学习态度构成的认知系统,学习动力强的学生,源于这三方面的积极心态且形成了相互促进、互为支撑的有机联系。[17]按其来源和对学习的作用方式,学习动力可分为内部动力和外部动力,二者均能引发、维持学习者的学习行为,并体现在日常活动中。前者是指产生于学习者自身需要而推动学习的一种力量,它以动机为核心,包括学习目的、兴趣、自觉性、努力程度等主要因素;后者是指由外界客观目标、要求或激励因素等诱发的一种学习力量(外界激励或压力),包括社会、家庭、学校等因素施予的激励作用(含正强化和负强化激励)。[18]由此可见,学习动力至少涵盖如下两方面的基本内涵:一是来自求知欲、好奇心和对世界认知的渴望而产生的学习兴趣,并据此确定学习目的和产生学习行为自觉,表现为自我努力追求的向往和态度;二是来自外部客观目标、要求或激励因素而主动或被动地产生和激发的学习行为,可以是自我提高需要或社会层面的目标(如实现社会流动、获得重大成就、赢得社会尊严等),也可以是周边群体(如教师、家长、朋辈或其他权威人物)的目标激励、社会认同与期待。“式微”是指某种事物的发展从兴盛到衰落、从高至低的一个逐渐变化过程。基于如上认知,学习动力式微是指学生在某个方面的学习兴趣、学习期待与态度、学习认知、自我提高需要及学习认同等,随时间推移且因各种原因而出现从高到低的逐渐变化的过程。乡村定向师范生学习动力式微则是指他们在接受定向乡村师范教育学习过程中学习兴趣、学习期待与态度、学习认知、自我提高需要及学习认同等,随年级延伸且因各种因素而出现从高到低的逐渐变化过程。 三、研究设计与过程:焦点团体访谈及其编码 本研究选取江苏省J大学作为调查院校,采用焦点团体访谈法开展研究。选取J大学的理由是:其一,J大学为江苏省高水平建设大学且为师范类院校,于2016年正式开展乡村教师定向培养工作,也是该省7所首批承接“定向培养计划”的培养院校之一;[19]其二,J大学2017-2020年该计划招生人数分别为292人、365人、359人和360人,截至2021年6月,在校乡村定向师范生人数共计1376人,③受访对象总量充足且分布在不同专业,样本类型丰富。需说明的是,本研究是以受访对象自身作为参考进行的纵向比较,大一学生刚入大学,其自我对比和学习动力感知可能不及其他年级学生深刻,因此仅选择大二、大三、大四学生作为访谈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