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860(2022)06-0064-007 2021年12月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印发的《“十四五”国家信息化规划》中指出:要“加快构建科技伦理治理体系,加强技术伦理研究储备……加强跨学科分析研判,研究制定数字技术伦理规范导则与指南”[1]。元宇宙(Metaverse)①作为信息技术发展背景下的新兴概念,对其进行理论探讨、伦理研判尤为重要。技术哲学作为对技术进行哲学思考与伦理分析的重要工具,其与技术的研究对象有一个重要区别:技术往往将关注点聚焦于其实现目标的技术路径,而技术哲学则更加关注技术发展与应用可能出现的次生效应与连锁反应。当下诸多关于元宇宙教育②的探讨多集中于当下的技术水平能否赋能于教育,而忽略了元宇宙技术是否在其功能归属、技术意向性以及运行机制方面适用于教育。本文将基于此探讨元宇宙的资本属性与教育的公共属性之间的矛盾问题,并从技术哲学维度提出调和矛盾的可能路径。 一、元宇宙的本质 元宇宙最早出现于1992年尼尔·斯蒂芬森(Neal Stephenson)所著的小说《雪崩》,呈现了一种虚拟世界的样态,但是当下元宇宙作为一种资本概念方得以兴起并传播至多个领域与行业。所以对元宇宙的分析应区分其在以往发展中的诸多虚指概念,对其在现实世界中具有较大影响的实指概念进行分析,进而探讨元宇宙的实然本质与适合应用领域。 (一)技术的非中立性:从技术意向性谈起 在20世纪80年代,技术中立主义仍然是技术哲学学界的主要论调,但是进入21世纪以来,越来越多的技术哲学研究者坚定地认为技术具有非中立性,技术不仅会在使用过程中对使用者进行引导,而且会将创造者和运营者的理念附加技术的“脚本”(Scenario)之中,而技术意向性理论则是这一论调的重要理论支撑。 意向性(Intentional)是一种具有“指向”(Directed At)含义的心理特征,即在一种意向活动下,将客体融入到主体之中。意向性的概念被广泛应用于现象学、技术哲学、分析哲学以及心灵哲学等诸多领域。意向性诞生伊始,被用来特指人的意识所具备的特殊属性,不可以用作于对“物”的分析,因为单纯的“物”并不具备意识,更无从谈起其意向性。但是伴随着意向性概念的发展,意向性概念的适用范围得到了扩展,意向性的聚焦点发展到意向活动(Noesis)与意向对象(Noema)的互构(Constitution)关系的分析[2]。意向性作为一种对具体主客关系的描述,既意味着意识构造客体的能力,也意味着意识指向客体的能力[3]。也就是说,意向性的本质是一种具有指引性与索引性的关系。指引性是指对关系发展的一种期许与倾向,索引性则指这种导引倾向的背景与根源。 技术意向性理论产生的一个重要理论根源是海德格尔对用具的形式指引(Formale Anzeige)的描述:“用具本质上是一种‘为了作……的东西’。有用、有益、合用、方便等等都是‘为了作……之用’的方式”[4]。伊德(D.Ihde)将海德格尔的理论进一步发展,将其归结为技术意向性(Technological Intentionality)。技术意向性不仅继承了意向性的指引性与索引性,更显著地提升了导引性的功能。也就是说,人工技术物不仅传承了其开创者所赋予的意识与功能归属——在其诞生之初便被“铭刻”(Inscribing)了一种“脚本”(Scenario)[5]——这一特性,并且通过技术人工物本身将这种“脚本”渗透入使用者的生产生活的技术认知与选择之中。技术意向性相较于一般性的意向性而言,它的影响力变得更为广泛与深远了,技术意向性更大意义上地反向渗透于使用者的意向之中,在技术人工物与人的互构性增强的同时,技术人工物的创造者或控制者与使用者之间产生了一种单向性的影响关系,由此技术意向性的导引性便形成了。正如在使用PPT的过程中,使用者便承接了开创者所赋予的意向,使课堂的重点从“听”转移到了“看”,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受到了具有导向性的指引。 通过技术意向性理论,能够证明技术是非中立的,是创造者意向的载体,并且将这一意向渗透于使用者的意识与实践之中。技术意向性理论透视了技术的表象形态与运作形式,直接指向技术人工物的内在本质,更有利于明晰技术人工物的创生意图与可能出现的实践影响——尤其是判断创设意向与使用意向的一致性问题。当元宇宙被假定为一种教育技术,那么验证这一假定的可能性,其重点则应厘清元宇宙的创生意向、功能归属、运行逻辑与教育目的之间的一致性关系。 (二)垄断与标准化:元宇宙的创设脚本 基于元宇宙的本质特征,元宇宙可被定义为一种基于多种技术手段而构建的、能够映射现实世界交互关系的高度沉浸式的耦合性数字生活空间。延续前文的技术非中立性观点,分析元宇宙的前提是分析元宇宙的技术意向性,对元宇宙的导向指引与功能归属进行判断,从而确定其技术适用范围。由于平台经济对重资产具有强烈的敏感性——其通过提供重资产而获取更多的平台参与者,并且通过重资产对其参与者进行限制,所以平台经济必然指向垄断③,元宇宙平台是垄断的一种理想形态。 流量是资本结算工具,元宇宙是流量与资本的垄断状态。从本质上讲,元宇宙仍属于数字化平台的范畴。而这种平台形式的高度整合性使其达到了跨行业的进一步系统性垄断状态,这一状态是由信息技术的发展水平直接决定的。伴随着信息技术更大程度地融入人们的生产生活,信息技术对人的引导能力进一步增强,流量成为了资本的结算工具,能够获取流量的资本方便能够得到更多的收益。在当前,大部分流量的获取主要依托于平台,而这种平台多是单一功能性的,如外卖点餐、视频播放、娱乐点评等。元宇宙的设想状态则是对诸多单一功能性平台进行整合,从而达到一种流量与资本的垄断状态,在这种多功能平台中人们受到的信息引导会变得更加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