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百年劳动教育政策的回顾与展望

作 者:

作者简介:
王洪晶,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博士研究生;曲铁华,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吉林长春130024)。

原文出处: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内容提要:

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来,劳动教育政策作为中共优秀的革命传统与教育方针,采用小步快走、积量变为质变的渐进主义发展模式,历经教劳结合方针确立、劳动教育政策体系形成、新时代中国特色劳动教育政策全面深化三个发展阶段。回望百年,渐进调试的劳动教育政策成就斐然:按部就班,构建了教劳结合到劳动教育的政策内容体系;积小变大,实现了由劳动能力到劳动素养的政策目标转向;稳中求进,形成了多方联动推进劳动教育的政策实践向度。展望未来,劳动教育政策必将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引领,彰显“中国特色”内涵,强化“五育并举”目标旨趣,拓展“五位一体”实施空间,坚守“以人为本”价值理念。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2021 年 12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G40-0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124(2021)04-0009-08

       DOI:10.19503/j.cnki.1671-6124.2021.04.002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重要内涵,是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来一直坚持的教育方针,亦是新时代劳动教育政策的源头活水。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教育部印发《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为新时代中国特色劳动教育政策体系的构建提供了“设计图”与“施工图”,要求各地区和学校采取多种方式开展劳动教育,并将劳动教育设为大中小学的必修课程。在“两个一百年”交汇的时间节点上,从百年发展史的视角梳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劳动教育政策的嬗变历程,总结取得的伟大成就与宝贵经验,并在此基础上展望新时代劳动教育政策体系的完善,以及2035年教育现代化目标,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与现实意义。

       渐进主义(incrementalism)①作为一种政策分析范式,本质是通过“连续的有限比较”(successive limited comparison)与“渐进调试”(muddling through)制定政策。与理性主义强调先验性目标的主张相对,渐进主义反对其“决策目标—决策方案—方案评估—方案选择”模式,认为决策者的理性有限,且面临的问题往往并非既有问题,而是与历史或现实存在复杂的关系。因而,政策制定是“决策者基于旧有的政策经验对现行政策稍加修改的一个渐进性过程”[1]。其基本内涵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在政策制定方面,政策变革随政治过程而实现,决策者面对已有目标与价值共识,不必分析全部变项,亦不必制定最终的政策,仅需关注几个主要变项,对现有政策“修修补补”;二是在政策决策方面,政策是利益相关者协商和平衡权益后的产物,政策的分析与决策受权力的制约,属于政治互动中党派策略选择的重要内容。可见,渐进主义通过积累和分析原先政策制定的经验,尔后制定新的政策。这一过程中的政策经验可归结为三条准则:一是在认识论上,渐进主义主张一切事物均随历史发展而演进,政策变革是遵循已有的规律和经验,“只专注于政策的逐步或微小改变”[2],体现了按部就班原则;二是在目的论上,渐进主义强调质量转换,由量变引发质变,即通过“小步子”政策改革,一定时间后政策目标将发生巨大变革,体现了积小变大原则;三是在方法论上,渐进主义注重政策的渐进调试过程,要求政策的实践路径需随环境变化而及时调整,实现“帕累托最优”②以保持政策的相对稳定性,体现了稳中求进原则。

       综上所述,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劳动教育政策正是在百年的栉风沐雨和沧桑砥砺中不断调试和发展,渐进主义为劳动教育政策的百年嬗变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分析思路。本文借鉴渐进主义分析框架,通过梳理中国共产党百年劳动教育政策的嬗变历程,从按部就班、积小变大、稳中求进三个层面分析和总结劳动教育政策演进中取得的历史经验,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劳动教育的发展趋势对现有政策进一步“修修补补”,探寻劳动教育政策的未来走向。

       一、中国共产党百年劳动教育政策的渐进嬗变历程

       回望百年,劳动教育政策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带领下进行了探索调试与渐进变革,历经教劳结合方针的初步确立期、教劳结合方针到劳动教育政策的话语转变与内涵丰富期、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劳动教育政策深化期,积累了丰富的理论与实践经验,为今后劳动教育政策的渐进发展奠定了基础。

       1.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初创期(1921-1948年)

       1921年,中国共产党确立了新民主主义教育纲领。为保障革命根据地人民的生产生活,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思想武器,提出走工农结合的道路,在长期的理论积累和实践探索中逐步确立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奠定了劳动教育的基本内涵。

       其一,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思想奠基。1921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决议》要求建立劳工补习学校或劳工组织讲习所,以培养党务人员。尽管会议上并未确立具体的教育纲领,但会议的成功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并传达了党为劳工提供平等教育的会议精神。此外,随着工读思潮与工读运动的发展,半工半读、工读互助、手脑并用等多种思想开始萌发,其共同点是“主张把‘工’和‘读’结合起来,读书与劳动结合起来”[3],进一步丰富了教劳结合的思想内涵。

       其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实践探寻。中国共产党非常重视工人与农民的教育,1922年第一次全国劳动大会上通过了《劳动法案大纲》,男女劳工的受教育机会首次获得保障。同年10月,全国教育联合会专门发布《劳动教育建议案》来争取劳动人民的受教育权。随后,广东与湖南地区较早地开展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农民教育运动,如广东海丰地区总农会提出“图农民教育之普及”[4]的目的,而湖南第一次农民代表大会则通过《关于农村教育决议案》指导农民教育的实施。此外,中国共产党还提出创办劳动学院、劳动补习学校、妇女劳动学校进行劳动教育,有力地推动了教劳结合之实践进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