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跨媒介艺术的复杂共感知与具身空时性

作 者:

作者简介:
赵奎英,南京大学艺术学院。

原文出处:
文艺研究

内容提要:

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当代跨媒介艺术,在审美感知与存在方式方面具有两个根本特征,即复杂共感知性与具身空时性。二者既是当代跨媒介艺术的被动特征,也是其主动探索的内容和主题,不仅与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有关,而且具有后现代的哲学文化基础和深层的存在论依据,关乎当代艺术通过跨媒介实践重建艺术、人性与世界的存在统一性、浑整性。产生于后现代语境中的跨媒介艺术与19世纪的“总体艺术”有所不同,它既指向统一性、浑整性,又隐含着多元和区分,导向具有某种审美异托邦性质的多元共生性。


期刊代号:J0
分类名称:艺术学理论
复印期号:2021 年 06 期

关 键 词:

字号:

       根据相关研究,“跨媒介艺术”概念,首先由美国激浪派艺术家迪克·希金斯(Dick Higgins)于1966年的《跨媒介》一文启用。希金斯从柯勒律治1812年的一部著作中取用了这一概念。在希金斯看来,跨媒介艺术与新媒介技术的兴起相关,它强调不同媒介类型之间“概念上的融合”,而不仅仅是简单并置①。但如果我们从扩大的范围来看,把实际使用一种以上媒介并有意或无意地突显不同媒介间相互关系的艺术都称为跨媒介艺术的话,那么不仅自古就存在着跨媒介艺术,对跨媒介艺术的理论关注也早已有之。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说:

       史诗的编制,悲剧、喜剧、狄苏朗勃斯的编写以及绝大部分供阿洛斯和竖琴演奏的音乐,这一切总的说来都是摹仿。它们的差别有三点,即摹仿中采用不同的媒介,取用不同的对象,使用不同的而不是相同的方式……上文提及的艺术都凭借节奏、话语和音调进行摹仿,或用其中的一种,或用一种以上的混合。②

       可见,早至亚里士多德,人们就已经开始关注混合使用不同媒介的跨媒介问题,并认识到媒介的重要性,认为造就各种艺术类型之间差别的重要原因之一正在于摹仿媒介的不同。不同的摹仿媒介造就了不同的艺术类型,也带来了不同的艺术存在方式和艺术感知方式。一般地说,单一媒介造就单一的艺术类型、单一的艺术存在方式和感知方式,多种媒介的混合使用则造就跨媒介的艺术类型、综合的艺术存在方式和感知方式。这不仅适用于被亚里士多德界定为“摹仿”的古代艺术,也适用于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当代跨媒介艺术。后者的那种综合性的存在方式和感知方式是什么样的?它如何产生、运作和发挥作用?本文将对这些问题进行描述和分析。

       一、当代跨媒介艺术的共感知性

       根据媒介与感知之间的一般对应关系,如果艺术家只是运用色彩、线条等视觉媒介材料进行创作,其作品就只是以视觉符号存在的空间性作品,内在地要求我们“看”;如果艺术家同时运用视觉媒介和听觉媒介进行创作,他创作出的就是视觉符号和听觉符号共存的时空结合的作品,同时要求我们“看”和“听”。如果艺术家创作的艺术品不仅运用了视听媒介,还需要观者触摸或以其他方式参与进作品才能完成,那它就要求更多感官知觉的共同参与。这种实际运用多种媒介的艺术,就是跨媒介艺术。作为一种综合的艺术作品存在方式,它内在地要求一种多感官知觉甚至心智系统共同参与的共感知方式,因此我们说它具有一种共感知性。

      

       图1 卒姆托 圣本笃教堂 1988

      

       图2 卒姆托 圣本笃教堂(内景) 1988

       与这里所说的“共感知”或“共感知性”接近的英语对应词有两个:synesthesia和polysensoriality。西方学者在谈论跨媒介问题时,使用synesthesia的频率更高,但也有学者使用polysensoriality。如伊芙·拉利伯特就用polysensoriality来表达那种在空间中加入“声景”、扩展了“视觉中心考虑”的跨媒介建筑艺术的特征⑤,卒姆托的圣本笃教堂就是这种建筑的代表。我们这里更倾向于使用polysensoriality。这首先因为,poly这个前缀具有“很多”“多个”“复合”等含义,polysensoriality能更好地体现当代跨媒介艺术那种多感官知觉以至心智联合共存的复杂特征。polyphony通常被翻译成“复调性”,它指在音乐中同时出现两个或以上不同的声部,巴赫金用它描述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保持着“独立的声音结合在一个统一体中”的特征③。这种对复调性的解释,与我们对跨媒介艺术感知特征的概括有相通之处。当代跨媒介艺术感知,既指向各种感官知觉之间的综合、共存和统一性,也指向对感官等级制或中心论的解构,以突显各种感官知觉及认知之间的平等性。polysensoriality也是法国符号学家雅克·丰塔尼尔(Jacques Fontanille)“激情符号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在这里,polysensoriality与两种类型的synesthesia紧密相关,它是为感知世界赋予形象的多义性的比喻句法的基础。法国地理批评的开创者波特兰·韦斯特法尔把它视作地理批评的要素之一,认为“既然多感官是所有人类空间的一种品质,那么就需要地理批评家以全新的眼光观看,用心倾听,并对文本和其他代表媒介的感官共振保持敏感”④。本文用共感知性描述当代跨媒介艺术的多种感官知觉乃至整个身心系统实际参与的共同感知状态。

       之所以用polysensoriality而不是synesthesia来对应“共感知性”,也因为synesthesia这个词除被翻译成“共感觉”外,还经常被翻译成“通感”,而“通感”不是本文所强调的跨媒介艺术的主要特征,尽管它与共感知性密切相关。“通感”(synesthesia)并非不同媒介创造出来的真实感觉,而是一种具有联想性质的人的感觉,因此也称“联觉”。人们听到音乐想到形状,并非音乐真有形状或眼睛实际看到了形状。联觉某种意义上类似于幻觉,具有非真实性和非正常性。所以,synesthesia被解释为一种感觉通道的刺激同时引起了另一种通道的感觉,它“通常是指一小部分人所报告的奇怪经历,比如说,在这些人当中,声音可以可靠、持续、自动地引起视觉、图像或质量感(qualities)”⑥。文学家、艺术家的确经常有这种通感力,我们在欣赏艺术作品时也会产生美妙的通感经验,但当通感在非审美活动中频发时,却是一种通感症或联觉症,会干扰人的正常生活。但在日常生活中实际地运用多种感官感知世界,却有利于人类的身心健康与和谐完整存在。polysensoriality也指一种多感官疗法,用于治疗神经损伤。这也是我们把实际运用多种媒介看作跨媒介艺术的一个重要原因。只有这种意义上的跨媒介艺术才创造了实际的共感知性。在一个日渐被虚拟事物控制的世界中,这可以表达对于实在性的某种呼唤和亲近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