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斯卡尔在《思想录》中写道:“人充满了各种需要:他只爱能够满足一切需要的人。”①可见,个体的需要是复杂的,在德育过程中,主体②必须要满足客体差异化、多层次的需要,方能增进客体对德育的认同。但又如黑格尔在《精神现象学》中所言:“熟知的东西所以不是真正知道了的东西,正因为它是熟知的。”③满足教育客体的需要是德育常谈、熟知的内容,但德育主体究竟要满足客体什么样的需要,且这些需要得满足到什么样的程度才能生成客体对德育的最大化认同等关键内容,往往未能得到很好地解释。从现实逻辑来看,德育主体往往未能真正认识到客体对自身需要的预期,尤其无法对接客体的第一需要,使得德育无法真正走进客体的内心世界,无法在现实生活中真正搭建起主客体间的有效交往桥梁。事实上,在德育过程中,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是双向需要满足的关系,主体满足客体的需要是首要的环节,客体对主体的需要满足能力、满足程度进行反馈,由此形成德育互动的空间循环。 值得注意的是,个体的内在需要并非马斯洛意义上的由低到高的等级性需要。实际上,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中高层级需要与低层级需要之间并非是完全自洽的,每一层次需要的满足也并不一定会促使下一层次需要的生成④。例如,利益需要与情感需要并不能完全有机衔接,二者内在作用机理有所不同,不能在一个层次序列中等同视之。 实际上,个体的内在需要主要涵盖利益需要、情感需要和精神需要三种需要类型。不同类型的需要对于个体的意义与重要程度是不同的,占个体内在需要的比重也不同。在个体特定生命阶段内,对个体最为重要的需要类型称作该阶段的个体第一需要。之所以要对特定生命阶段进行限定,是因为个体第一需要在个体不同生命历程中可能会发生一定的变化,具有动态演化的特性。有鉴于此,对于德育而言,虽然个体的各类需要都应尽最大程度满足,但真正决定德育实效的并不在于个体各项需要“差不多”地被满足,而在于个体需要是否按其预期比重被满足,特别是个体第一需要是否被满足。 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差不多”的思维在德育过程中要坚决摈弃,“差不多”地满足个体需要不可能生成最大化的德育认同。基于个体差异化的内在需要图景,德育主体应按不同个体的需要预期来精准施策,尤其要对接个体的第一需要,方能生成个体对德育的最大认同⑤。由此,德育方能真正彰显其应然的科学性内核,而不至于因需要满足能力的缺位或不足而遮蔽德育实效的应然图景。 一、利益逻辑:个体利益需要与德育认同的根本向度 马克思认为,利益需要是每一个人最为根本的需要,“人们为之奋斗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⑥。他敏锐地捕捉到,将人与社会“连接起来的唯一纽带是自然的必然性,是需要和私人利益”⑦。由是观之,利益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德育主客体围绕着共同利益才能构建起真实的交往关系。有了共同利益,德育才能有效运作;共同利益未能很好达成,德育就会陷落泥潭,主客体之间的互动也便不可能有实质性的进展。 有鉴于此,德育不必也不应回避利益问题。进一步说,对个体利益需要的满足是德育主体开展活动的根本条件。与此同时,一旦脱离个体利益需要的基本范畴,主体所进行的德育活动就会缺少对现实利益的解释力。在这一点上,毛泽东早就深刻认识到了契合群众利益需要之于德育的重要性,他指出:“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则,就是要使群众认识自己的利益,并且团结起来,为自己的利益而奋斗。”⑧通过宣传共产党的土地改革政策,让群众认识到党的利益与自身利益需要是高度一致的,进而发挥凝聚群众、引领群众的作用。 恩格斯指出:“一有了生产,所谓生存斗争不再单纯围绕着生存资料进行,而是围绕着享受资料和发展资料进行。”⑨由此可见,在恩格斯看来,人的利益需要包括了生存性质、享受性质和发展性质⑩三种类型。从个体德育认同的生成过程来看,可以将生存性质的利益需要划分为一类,将享受性质和发展性质的利益需要归为另一类,以便更好地理解个体利益需要与德育认同之间的关系。 (一)生存性利益需要与德育认同 不论是在小农经济统治的古代社会,抑或是在战火笼罩的革命年代,又或是在当代中国崛起的历史进程中,生存性利益需要是生命体存在的根本条件,同样也是德育主体所在阶级或组织所应满足客体的最根本的需要。顾名思义,生存性利益需要指的是个体对于生存、安全等方面的需要,是个体最基本的利益需要。 诚然,德育主体所在阶级或群体组织完成这一层次利益需要的满足并不意味着客体都会实现对主体德育的认同,这是有程度之别与条件制约的。在以下两种情况下,生存性利益需要成为一般大众的第一需要,因而只要主体所在阶级或群体满足了个体的生存性利益需要,个体就能生成对主体所在阶级或组织德育的认同。一种情况是个体在需要被满足后主动增进对德育的认同。在革命战争时期,人的基本温饱与安全的需要是难以保障的,生存性利益需要便成为这一阶段的个体第一需要。正是如此,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德育工作能取得巨大成就,除了精神上的鼓动效应之外,最重要的根源性因素便在于契合了这一时期内大众的第一需要,即生存性利益需要。在需要契合的基础上,个体就会产生参与到德育中的意愿,宣传、鼓动也才会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