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问题的提出及本文的研究目的 民工潮已经不再是一个新名词了。但民工潮所带来的问题却并没有随着这一名词烂熟而冷却。相反,随着“三农”问题再度强力进入人们的视野,这些问题愈加引起各方面的重视,其中民工子女教育就是其中之一。但就作者阅读范围来看,对该问题关注主要集中在城市农民工子女教育上,从研究人员到记者,从教育工作者到政府智囊机构都为了这些孩子投入足够良知和精力。这些努力产生了一定效果,如北京、上海和江苏就建立了为数不多的民工子女学校(小学),有些地方还让民工子女就近插入当地小学就读。伴随《中国农民调查》出版发行而对北京市民的一项调查显示:在看到农民生活真实的一面后,60%的市民表示民工子女应与自己孩子一样享受教育机会,不应向民工子女入学收取赞助(借读)费。而目前关于民工潮对农村基础教育影响的研究文章却非常少,至少公开发表的很少。而这一问题对于今后农村基础教育发展和教育资源整合具有直接和重要影响。因此,本文将对这一问题作一些探讨,以期在关注“三农问题”的大环境下,为全面规划农村基础教育提供一个观察层面,并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一些思路。 本文主要采用实地调查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分析方法。 二、民工潮的产生及趋势 民工潮是我国农村大量劳动力剩余的必然结果,是农产品告别“短缺”后农民增产不增收的必然结果,是畸形城乡二元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人口流动古而有之。以前,躲避战乱、规避自然灾害是人口流动的主要原因,但今天的民工潮是农民真苦、农民真穷、农民真可怜的必然结果,是处于弱势产业——中国农业发展的必然结果。从流动规模来看,民工潮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上个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是民工潮萌芽时期。流动人员主要是一些家庭人口较多、利用农闲时间在城市和农村之间零星迁移,民工潮的性质为亦工亦农——农忙时家乡耕种,农闲时进城务工;第二阶段是上个世纪80年代初至90年代中期,是民工潮蓬勃发展时期。民工潮的规模日渐扩大,从个体家庭、个别人行为发展到家庭集体行为,进而成为整个村、整个乡、整个县乃至更大范围的、集体的、有组织的流动。民工潮的性质由在城市和农村之间迁移演变为长期扎根于城市,放弃农耕和农村,除了将辛苦挣来的钱在家乡建栋房子(其实很多民工在城市购买住房,成为所在城市实实在在的一员)和春节阖家欢聚外,在家乡再也见不到他们的身影;第三阶段是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是民工潮处于相对较为稳定阶段。因为上个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和80年代初两次人口生育高峰出生的人在条件允许并自愿走出去的人都已出去了。 因此民工潮从本质上说是农民对现代生活的自然追求,而我国目前农村现状难以在短期内发生令人满意的变化,又有75-80%的人口生活在农村,加之民工潮对广大落后闭塞地区影响进一步扩大,所以,民工潮规模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除了偶尔波动外,总体是难以减弱的。 三、民工潮对农村基础教育的影响 在民工潮的不同发展阶段,民工潮对农村基础教育产生的影响是不同的。在民工潮萌芽时期,流动的主要为上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出生的人,大多没有结婚,这种迁移对农村基础教育影响也较小。如果说有什么影响,那也仅限于他们所带回的“城市风”对年幼的兄弟姐妹影响。到了民工潮蓬勃发展时期,一些年纪较大的民工的子女已达到就学年龄,这种影响也随之显现出来,子女随自己进城就学还是成为爷爷奶奶的“留守儿童”在家乡接受教育呢?绝大部分民工在权衡务农与务工的致富机会和自己经济承受能力后,决定将子女留给爷爷奶奶,同时爷爷奶奶在子女的财富比较面前也愿意“监护”孙辈。如果子女尚未达到就学年龄,就自然成为“留守儿童”。上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是民工潮对农村基础教育影响全面爆发时期:影响面包括上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出生的几乎所有的民工和80年代初出生的部分民工。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出生的民工,一方面父母年纪已高,无力照顾孙辈;另一方面,自身经过多年积累已经具有一定的经济能力,可以在一定时期内为子女提供较为昂贵的“城市教育”。对80年代初出生的部分民工一般受过较好教育、感受到教育对成功的意义、耳闻目睹了现阶段农村基础教育现状、担忧爷爷奶奶的“监管”,因而一般都将子女留在所在地接受教育。因此,据最新的不完全统计,我国现有流动人口1.2亿,其中民工约0.95-1亿,占80%-83%。若以学龄儿童少年占2%-3%的比例计算,每年将有240-360万的学龄儿童随父母寄居城市。如此规模的民工潮对农村基础教育带来的影响主要有: (一)减少农村基础教育入学人数。这种减少的特点是年级越低减幅越明显;年级越高减幅越弱。笔者借今年寒假对部分成人教育函授点巡视的机会,对所到之处的农村基础教育情况做了一个简单的调查。在云南丽江巡视期间,我询问了南坪县龙岗村小学的秦校长。秦校长今年28岁,在本学校工作已经7年。据秦校长介绍,龙岗村现有83户人家,村民385人,学龄少年儿童172人。坐落在一个小山岗上的小学只招收1-3年级,以后学生就要到乡中心小学读书。由于是乡村少数民族村,一般家庭都有2个孩子,往年学生很多。但近5年来,注册入学率每年都在下降(参见表1)。减少的原因不是少生、优生而是随父母到外地如丽江、大理和昆明去了。就连本村居民数都在减少,每年都有2-3家举家搬走。就男女比例来看,减少的以男生为多。而在丽江市周围的小学,学生人数没有明显下降,部分条件较好、交通便利的学校每年注册人数还在增加,甚至还有海外学生来就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