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同?反对?中立?

——再论教育改革的社会基础

作 者:

作者简介:
吴康宁(1954- ),男,汉族,江苏人,南京师范大学教授,主要从事教育社会学、教育基本理论的教学与研究,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社会学研究中心,南京 210097

原文出处:
教育学报

内容提要:

“赞同与否”是教育改革社会基础的“基本标识”,“多大比例的赞同”决定着教育改革社会基础的“广度”,“多大程度的赞同”影响到教育改革社会基础的“强度”,“为什么赞同”关系到教育改革社会基础的“纯度”,“谁赞同”则涉及到教育改革社会基础中的“关键人群”。只有全面了解所有这些因素,才能切实把握教育改革人心向背的具体状况,准确判断教育改革社会基础的成熟程度,从而为教育改革的决策提供较为可靠的民意依据。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2011 年 12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G40-0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298(2011)04-0004-07

      教育改革能否成功,从与“利益相关者”①[1](下文中因行文需要将与“人们”交替使用)的关系的角度来看,至少取决于三个基本条件:第一,是否有足够的利益相关者赞同改革;第二,是否有足够的利益相关者参与改革;第三,是否能使大多数利益相关者从改革中受益。第一个基本条件指向教育改革的社会基础,第二个基本条件指向教育改革的实际过程,第三个基本条件指向教育改革的人群效果。

      笔者曾专文讨论教育改革的社会基础问题[2],述及了关于教育改革的“三种力量”,并主要分析了“教育改革支持力量”的构成。本文拟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有关教育改革社会基础的几个基本问题,并求教于同行。

      一、赞同与否?——教育改革社会基础的“基本标识”

      在《谁支持改革》一文中,笔者曾将“支持与否”作为教育改革社会基础的基本标识,并据此区分出“教育改革的支持力量”、“教育改革的反对力量”及“教育改革的中间力量”。现在看来,作为教育改革社会基础的基本标识,与其用“支持与否”,不如用“赞同与否”,“赞同与否”比“支持与否”更合适。

      “赞同”属于“态度”的范畴,而“态度”与教育改革的社会基础有着最基本的联系。所谓教育改革的“社会基础”,其最基本的意涵,就是指教育改革的“人心向背”。尽管可以用来表明教育改革人心向背的标识有许多,但最基本的标识是利益相关者对教育改革所持的态度(以下简称“教育改革态度”),即赞同、反对还是中立。只要一个人对教育改革持赞同态度,那么,他至少在主观上不会去阻碍、抵制教育改革;只要大多数人对教育改革持赞同态度,那么,教育改革也就具备了起码的民意前提。在这个意义上,笔者把大多数人怀有教育改革愿望、对教育改革持赞同态度,看成是教育改革所必备的一种“底线社会基础”。这种底线社会基础,并不苛求利益相关者在态度上赞同教育改革的同时,也必须在“行动”上参与教育改革。

      而“支持”则有所不同。支持既可划归态度的范畴,即所谓“态度上的支持”;也可划归行动的范畴,即所谓“行动上的支持”。从改革实践来看,人们对于“支持教育改革”有两种理解。一种是理解为态度上的支持,即上面所说的赞同教育改革,而不一定非要同时也在行动上支持,即不参与教育改革过程。另一种则理解为既在态度上赞同教育改革,也在行动上参与教育改革,即对教育改革给予态度与行动双重支持。

      这样,如果在改革开始之前询问人们“是否支持”教育改革,那么,此时所谓“支持”的实际含义通常为态度上的“赞同”,因为是否参与教育改革还不是一个切实的问题。而如果在改革过程中询问人们“是否支持”教育改革,则人们的回答便可能具有不同含义。有些人回答的“支持”,可能只表明其赞同教育改革,而并不表明其同时也参与教育改革。他们对“支持教育改革”的理解便属于上述第一种类型,即“持赞同态度”。有些人回答的“支持”,可能表明其既赞同教育改革,也参与教育改革。他们对“支持教育改革”的理解显然属于上述第二种类型,即“态度与行动双重支持”。还有些人,由于他们将“支持教育改革”理解为既包括态度上的赞同,又包括行动上的参与,而他们自身只是赞同教育改革,却并不参与教育改革,因而对于“是否支持”教育改革这样一个笼统的问题,便难以作出肯定回答。

      因此,将“支持与否”作为基本标识来了解教育改革的社会基础,容易将“底线社会基础”与“充分社会条件”混杂在一起,从而将一些虽不参与教育改革但却赞同教育改革的利益相关者排除在“底线社会基础”之外,结果将导致对于教育改革的底线社会基础不能作出准确判断。所以,将态度上“赞同与否”作为辨识教育改革社会基础的基本标识更为合理。

      二、多大比例的赞同?——教育改革社会基础的“广度”

      这里的“多大比例的赞同”是一个代表性发问,它是为方便起见而对一组发问的简略表达。这组发问由相互联系的三个发问组成,即:多大比例的赞同?多大比例的反对?多大比例的中立?

      辨识教育改革社会基础的首要环节,是调查教育改革“赞同者”、“反对者”及“中立者”在利益相关者中的比例,以便对教育改革的人心向背情况有一个粗线条的了解,知道教育改革的社会基础到底有多广,即所谓“教育改革社会基础的广度”。简单来说就是:倘若大多数人赞同改革,便能确认教育改革符合大多数人意愿,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此时若启动或推进教育改革,应能展开正常进程,尽管这并非意味着必定会一帆风顺。倘若大多数人反对改革,便可指出教育改革与大多数人意愿相违,缺乏起码的社会基础,此时若启动或推进教育改革,容易招致四面楚歌,以至中途夭折。倘若教育改革赞同者与反对者比例相当、且中立者比例不大,便可认为教育改革尚未得到广泛认同,社会基础还较脆弱,此时若启动或推进教育改革,改革过程将会相当艰难,结果难料;倘若教育改革赞同者与反对者比例相当、但中立者占据多数,便可判明教育改革的认可度甚低,社会基础不足称道,此时若启动或推进教育改革,改革过程将充满不确定因素,至少是全面启动或全面深化教育改革的切合时机尚未到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