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化理解到文化自觉:社区本位艺术教育的缘起、理论基础、特征及课程框架

作 者:

作者简介:
罗宁,刘仲严,香港教育大学 文化与创意艺术系,香港 999077 罗宁(1989- ),女,湖南长沙人,香港教育大学文化与创意艺术系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社区本位艺术教育、农村艺术教育、性别与艺术教育研究; 刘仲严(1966- ),男,香港人,博士,香港教育大学文化与创意艺术系副教授,主要从事视觉文化艺术教育、当代艺术教育趋势、艺术教师教育研究。

原文出处:
美育学刊

内容提要:

社区本位艺术教育的提出应运了当代社会文化多元的现状与需求,它旨在通过提高学习者的社会文化意识,实现文化理解与文化自觉。通过对社区本位艺术教育的定义、发展脉络、理论基础和主要特征进行梳理与分析,以社会重建主义和人类学视角为基础,以知识获取、反思解构和重构赋权为过程,并结合人在社区情境中存在的三类基本关系,能够提出一个从文化理解到文化自觉的社区本位艺术课程设计框架。


期刊代号:J0
分类名称:艺术学理论
复印期号:2021 年 05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J-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0012(2021)03-0101-08

       全球化在经济方面形成了世界趋同的面貌,在文化方面却激发了多元化的发展态势。文化理解与文化自觉的提出作为对文化多元化的回应,是艺术教育的重要面向之一。近年来,文化理解与文化自觉成为国家艺术教育政策的重点。2017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颁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将“文化自觉”作为当前文化建设的重要目标之一。同年,最新修订的《高中美术课程标准》首次提出了美术核心素养的概念,并将“文化理解”作为核心素养之一。不仅如此,教育部于2017年和2019年分别颁布了《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创建》和《美育浸润计划》,强调在基础艺术教育中增强学生的文化理解能力,促进学生的文化自觉意识。

       社区本位艺术教育(Community-based Art Education)的提出恰应运了这种当代社会文化多元的现状与需求,它旨在通过提高学生的社会文化意识(socio-cultural awareness),实现文化理解与文化自觉。作为对多元社会急剧变化的一种教育回应,“社区本位”(community-based)的取向重视将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融入学校的艺术课程。它关注受教育者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强调艺术学习应当基于特定的情境,在此基础上对艺术作品的意义进行解读(interpret)、分析(analysis)和判断(critique),从而颠覆了以往形式主义的艺术认知和审美方式。本文通过对社区本位艺术教育的定义、发展脉络、理论基础和主要特征进行梳理与分析,提出一个旨在促进文化理解和文化自觉的社区本位艺术课程设计框架。

       一、社区本位艺术教育的定义与发展脉络

       (一)社区本位艺术教育的定义

       1.“社区本位”之涵义

       在汉语的习惯中,“社区”指的是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生活在一起的人们形成的组织,而英文语境中的“community”不仅有地域性涵义,也有精神性涵义,指的是相互关联的一群人形成的共同体,他/她们或居住在同一个地域范围内,或属于相同的民族,或持有某种趋同的价值观,或遵循同一社会规范。[1]因此,“社区本位”的艺术教育取向重视人在社区情境中形成的各种关系,这种关系即有物理性质的地域因素,又具有非物理性质的因素,如道德、伦理和情感等因素。

       2.文化理解、文化自觉与社区本位

       当下,由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多元文化激荡成为中西方艺术教育的关注点之一,如何实现文化理解、促进文化自觉是艺术教育的重要议题。文化理解指的是从文化的角度对艺术进行分析和诠释,站在不同文化的背景上认识各国家、各民族的艺术特点,并学会尊重和理解不同文化的内涵与外延。[2]5-6文化理解是文化自觉的先决条件,文化自觉发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它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即“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的发展趋向”。[3]早在21世纪伊始,社会学家、人类学家费孝通就指出,“文化自觉是当今世界共同的时代要求,只有在认识自己的文化和其他多种文化的基础上,才能够在这个正在形成中的多元文化的世界里确立自己的位置”。[3]

       在艺术教育的语境中,文化理解作为一种能力,属于知识获取的层面;与强调能力不同,文化自觉是一种心理状态,属于意识的范畴,需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对文化进行反思与重建的思辨及行动过程。在此过程中,情境理解十分重要,艺术社会学家希克(L.E.Hick)认为,“物件(艺术)内在并没有完全拥有它自己的意义,其意义存在于社会情境内”。[4]77这是一种用人类学看待艺术的视角,也是后现代艺术观念对现代主义的颠覆。现代主义美学观念强调艺术价值的普遍性,以形式分析和“无利害”的审美观念为主;后现代主义则认为,审美判断依赖于艺术所处的情境,因此不存在所谓普遍的艺术价值。艺术一词不再仅指涉博物馆中陈列的大师作品,艺术的边界扩大到生活的各方面;理解艺术作品与其情境密不可分,情境是意义存在的基础。由此,“社区本位”意味着文化理解与文化自觉应当从认同自身的文化体系开始,以学校所处的社区作为原点,从个人的微观视角扩大到群体的宏观视野,透过艺术了解人们身处的万象世界。[4]77-91

       (二)社区本位艺术教育的发展脉络

       1.工艺美术运动、睦邻运动和社区艺术

       社区本位艺术教育的理念源于英国的工艺美术运动(The Arts and Crafts Movement)。19世纪下半叶,为纠正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恶果,改善工人的生活质量,使艺术活动不再是少数精英的特权,关心社会大众福祉的知识分子和艺术家发起了这一场运动。[5]19世纪90年代,随着运动发起人莫里斯(W.Morris)和克兰(W.Crane)造访美国,这种理念被美国的社会运动者接受,进而形成睦邻运动(The Settlement House Movement),旨在建立社区中心,为贫困的移民家庭提供教育、文化和手工艺培训,作为发展社区居民自我效能和进行社会改革的手段。[1]到1920年,美国有500多个此类社区中心,为超过1200万的来自移民背景的居民提供免费或低成本的教育、娱乐和文化艺术学习机会。20世纪30年代,在经济大萧条的背景下,政府雇佣失业的艺术家参与社区、学校、建筑物和桥梁等公共建筑物的美化活动,形成了社区艺术(community arts)的实践。[4]77-91社区艺术,也被称为公共艺术(public arts),指在社区环境中产生的艺术实践。二者区别在于,社区艺术强调艺术创作中的社区互动和协作的过程,而公共艺术指放置在社区公共空间的艺术作品,如作为社区休憩中心的公共艺术空间,或为纪念重大事件而创作的艺术装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