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40-05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6024(2021)03-0059-13 立德树人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基本方针的重要内容,也是教育事业发展的根本任务与基本遵循。当前,在如何认识立德树人的整体形象、如何把握和理解立德树人思想、如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中华民族有着立德树人的传统文化基因,中国传统文化是立德树人思想的源头活水,悠久的立德树人传统蕴含着丰富的思想与实践养料,从中国传统文化出发透视立德树人,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展现立德树人思想的本真意蕴,为理解和实践立德树人提供历史智慧。 一、立德树人的思想探源 中华民族历来秉持着“尚德”的传统,这一传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灵魂,渗透在个体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具体到人才方面,这一传统规约了德与才的哲理关系,也规定了人才选拔任用的标准。因此,尚德传统落实在教育与人才培养问题上,立德树人就自然成了根本宗旨。 (一)尚德的传统 德是中华文明起源的引领性概念,可以看作中华传统文化的原点。传说中的伏羲画八卦、文王推周易、周公制礼乐、孔子删诗书,在一定意义上都可以看作源于对德的尊崇。在传统文化里,这种本体论意义上的德往往具象为圣人的人格特征,通过圣人言行呈现出来,成为社会生活的准则。对此,宋代有人总结道:“自古皆有功,独称大禹之功,自古皆有才,独称周公之才,以其有德以将之故尔。”① 在本体论意义上,老子肯定了道德的统摄意义:“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老子·五十一章》)张载则肯定了认识论意义上的道德:“循天下之理之谓道,得天下之理之谓德。”②《大学》强调德的国家治理意义:“是故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外本内末,争民施夺。”在个体行为意义上,扬雄提出:“群言之长,德言也;群行之宗,德行也。”③类似的思想难以罗列穷尽,这些举例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尚德思想的流传。 中华民族的尚德传统,在群体意义上奠定了理想愿景与价值追求,构筑了以德为首的社会习俗风尚,建构了德治的社会治理模式,形成了以德为首的人才标准。在个体意义上,从天子到庶人,对德的景仰敬畏、对德的执着追求、对违德失德的戒慎恐惧,使德成为个体修为的内在尺度。这种群体与个体的共识,通过人们对德与才的相互依存性质的认识表达出来,并通过人才选用的导向得以确证。 (二)德才一体的共识 德与才共生共存、浑然一体,是先贤的基本共识,这一共识大体上可以归纳为两层含义。 第一,德与才是一事之两面,无法截然分开。一般说来,才表现为“艺”,德与艺都是成为君子的必修功课:“艺者,以事成德者也;德者,以道率身者也。艺者,德之枝叶也;德者,人之根干也。斯二物者,不偏行,不独立。”④对于这种认识,有人从道德的内涵上进行了论证,认为道德一词本身就兼具了德与才,“道谓才艺,德谓善行”。道德的形成,是德与才相互作用的结果:“然人之才艺善行,得为道德者,以身有才艺,事得开通,身有美善,于理为德,故称道德也。”⑤ 第二,在德与才当中,德起着统摄作用,才艺要遵循道德的引领。荀悦在回答“圣人所以为贵者,才乎”这一提问时回答道:“合而用之,以才为贵。分而行之,以行为贵。舜禹之才而不为邪,甚于矣;舜禹之仁,虽亡其才,不失为良人哉。”⑥ 上述哲理性的认识与论说,为实践当中如何处理好德才关系提供了合理性证明,指引了实践路向,具体反映在人才选用上,德成了核心要义。 (三)以德为首的人才标准 在人才的选用上,以德为首是历代思想者与统治者所认同和强调的,只有道德修养高的人才可能进入社会的管理层。这一导向等于向全社会宣告,要为社会所用,就必须立德修身。概括古人的观点,在人才任用过程中的选择顺序首先是德才兼备者,其次是德胜才者,再次是有德无才者。对于那些有才无德、才胜德的人,不仅不能任用,还要抑制和排除。 荀子将人才划分为四种类型并排列了任用顺序:“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国宝也。口不能言,身能行之,国器也。口能言之,身不能行,国用也。口言善,身行恶,国妖也。治国者敬其宝,爱其器,任其用,除其妖。”(《荀子·大略》)在具体的任用过程中,要坚持“德器为上,才美为下,兼之者待以不次,才下行美者次之,虽有才能,行义无取者,抑而下之”⑦。 对人才任用最为经典的论说者是司马光,他通过分析春秋末期智氏家族最后的当家人智伯因为才胜德而灭亡,得出了千古名句:“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司马光认为:“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凡取人之术,苟不得圣人、君子而与之,与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这是因为:“君子挟才以为善,小人挟才以为恶。挟才以为善者,善无不至矣;挟才以为恶者,恶亦无不至矣。”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