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异性诗学,指对艺术的独异性(singularity)产生敏感并展开深入探讨的诗学。这种敏感不乏传统渊源,在斯多噶哲学、近代斯宾诺莎以及康德思想中已有不同程度的浮现,但主要是当代诗学整体走出认识论思维后的一种取向。立足于当代视野,对独异性诗学作出思想史与概念考辨,图绘其涵盖面颇广的谱系,有助于在中国化语境中恰当地融入它。 一、思想史定位与概念辨微 从发生背景看,在思想史场域中,独异性诗学至少具有三重相互关联的定位。其一,反思认识论。“事件的独异性,指不把事件变成一种预期的发生或‘预期来临’”①,它作为“独异性阻力”,像阿伦特描述的那样冲击概念普遍性②,形象地成为不同线的动态交织点中“正在发生的事情”③,以至于虽已在古希腊萌芽,“对斯多噶主义者来说,语词表述的是事件而非概念”④,维系于事件的独异性,却在漫长的本体论与认识论进程中未能有充分彰显的机会。其二,反思个体特殊性。2017年出版的德国学者莱克维茨所著《独异性社会》,在德文中区分了“独异”(Singularitaten)与“独特”(Idiosynkrasien),指出独异性“既不是普遍—特殊意义上的体系,也不是独特。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独异性位于二者之间”⑤,不同于处在社会规则秩序外的独特性,独异性处于其内又不普适,是有别于质性思维的复杂体。其三,反思在排除权力之际变相包容权力基础、暗中加强着侵略性规范和制度性自由的晚近理论批评文化。对由此引出的独异性自由,下文将详论之。 就概念语义而言,将singularity译为“独异性”有如下理由。若译作“奇异性”“奇特性”或“独特性”,除了莱克维茨的上述辨析理由外,还容易引人往著名的“陌生化”概念方向附会,后者被明确等同为“奇异化”⑥,强调陌生变化的一面,并不符合该词非偶然的完整涵义。保留“异”字,是鉴于它含有异在、他异性(alterity)之义,区别于海德格尔意义上“未知的”(unknown),更具列维纳斯意义上“不可知的”(unknowable)因素⑦,较能全面传递列维纳斯与德里达等人在这一谱系中的身影。不译作“奇点”,则是考虑到该词的天体物理学内涵(由霍金提出的、既存在又不存在而令物理定律失效的点)与诗学的界限,属于被库兹威尔的《奇点临近》、索恩的《奇点来临》等技术思想著作指认的“人工智能超越人类智能这一临界点”⑧,以此为描述角度将缩小独异性诗学的容量,尽管这不妨碍独异性诗学高度关注奇点问题。 “独异性”一词最早由意大利哲学家路易吉·斯特凡尼尼在20世纪50年代的《作为普遍诗学的独异性》一文中提出。在欧陆著作的英译者与研究者那里,singularity有时也被译成相近的novelty(如拉康研究⑨)、uniqueness(如保罗·利科著作英译本⑩)等。十余年来,阿特里奇与莱克维茨等学者著书专论独异性问题,而且在西方学界已至少出现三部聚焦独异性诗学的著作,即英国杜伦大学教授蒂莫西·克拉克的《独异性诗学》(2005)、荷兰乌得勒支大学教授本吉特·马拉·凯萨的《独异性与跨国诗学》(2015)与法国学者斯蒂芬妮·卡里安德罗的《美学中的形态动力学:艺术作品独异性论集》(2019)。2012年12月,杰姆逊应邀在北京大学作了“奇异性美学”的演讲,探讨了其科学、哲学、社会与政治四种内涵(11)。这些论述涉及当代重要学理,值得我们今天在吸收中进一步完善,并结合新文献材料对此思想谱系作出深描。 二、两种不同取向及事件论贯穿 在欧陆起点上,独异性包含两种程度不同的取向:第一种以福柯为代表,从建构的角度理解独异性;第二种以德勒兹、德里达与巴迪欧为代表,从转变的角度理解独异性,相信“独异性属于另一个维度,而非表示、表现或意义的维度”(12)。我们的这一总体划分,接近阿甘本那张内在性/超验性的著名分类表(13),但在独异性问题上有保留地将德勒兹与福柯区分开(14),并可以首先获得三组较新证据的支持。 这三组证据如下。哈特与奈格里在2009年提出,福柯与巴迪欧分别在“前瞻”与“后顾”中谈论独异性:“对巴丢(巴迪欧)来说,事件……都是在事情发生之后而确立的价值和意义。因此,他关注那些事后赋予事件以意义的介入行为,以及不断回归事件的忠实化和属性化过程。但福柯强调的却是事件的生产与生产性……事件内在于存在以及颠倒事件的战略之中。”(15)意思是,事件在福柯这里具有未决性,需要主体在实际的话语权力行动中去生成它;在巴迪欧那里则外在于主体而类似于神迹,主体只能在稍纵即逝的事件发生后,才忠实于它并将它实现出来。迈克尔·马德与圣地亚哥·扎巴拉2014年出版的《动摇:本体论与事件》指出,“存在的事件是一个机会而非一种威胁”(16),尽管后者是许多非理性主义者乐于采取的思路。这也表明了独异性有建构与转变的不同侧重。帕西菲奇出版于2017年的《什么是事件》,将独异性区分为构成性的(constitutive)与反应性的(reactive)两类(17),同样判明了独异性的两种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