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进步对艺术创作与审美欣赏多元互动的影响

作 者:

作者简介:
楚小庆(1975- ),男,山东聊城人,艺术学博士,研究员,编审,江苏省文化艺术研究院副院长,《艺术百家》杂志社常务副主编,研究方向:艺术学理论。江苏 南京 210005

原文出处: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内容提要:

艺术发展进程中,艺术创作主体与技术发展之间始终保持着一种相互适应的关系。技术在客观物质层面超越和支撑着艺术本体特别是创作形态表现,艺术则在主观精神层面努力突破着技术模式的客观制约和技术理性的巨大惯性而实现着突围,同时艺术还在用自身的创新和先锋思想在审美欣赏和价值判断等精神层面实现着对社会的引领和超越。技术推动了艺术理念的更新,带来了新的创作手法和技巧,产生了新的艺术样式,艺术作品的审美形式表现也随之变化。技术给予艺术创作活动物质层面的基础支撑,既是创作工具,又是传播平台,二者相互渗透。艺术与技术之间的这种位置、角度、身份的变化,也相应带来了创作、欣赏、审美接受等美学关系的变化。技术对艺术创作主体与客体审美欣赏关系的影响,可以归纳为在传统社会阶段中原始手工技艺条件下艺术主体突出和着重于客观的物的表现;工业化机器大生产时代的艺术大众化、波普化趋势则凸显出批量复制的美学特征。当下,艺术传播媒介的方式、性质均发生改变,也即在数字信息和网络时代中技术促使社会大众普遍成为艺术的创作者和欣赏者,且二者间界限逐渐模糊,艺术作品表现形态也逐步进入非物质化阶段。技术发展经常会悄然突破和无形消解传统艺术作品的原有边界,艺术则努力从精神层面不断捍卫和重构出作品自身新的审美形式边界,在二者相互交织中出现了艺术创作与欣赏、审美接受相互渗透以及主客之间的角色互换等互动发展的艺术文化新景观。


期刊代号:J0
分类名称:艺术学理论
复印期号:2021 年 04 期

字号:

       技术进步对艺术创作主体与审美欣赏之间关系的影响,集中体现在艺术创作实践活动中主客体之间关系的多元变化过程中,这是艺术基础理论研究中需要梳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技术进步开阔了艺术创作主体的观念和视野,丰富了艺术家的创作技巧,增强了这些技巧在艺术作品创作中的表现效果,也大大扩展、充实了艺术作品表现的题材和内容。技术进步对艺术创作领域的影响,不仅表现为在艺术创作中出现了新的创作手法和艺术样式,也同时体现在技术与艺术之间实现了深层次的相互渗透等方面。在新技术应用条件下,技术不再仅仅定位于作为艺术创作主体使用的创作工具和依托的功能单一的传播平台,而是其本身也开始被视作为审美的对象,甚至成为艺术作品之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技术对艺术创作主体的影响鲜明地体现在技术之美与艺术之美、技术产品与艺术作品、工程师与艺术家之间的原有界限日趋模糊的趋势之中。艺术与技术之间的这种位置、角度、身份的变化,也相应带来了艺术创作、艺术欣赏、审美接受等诸多活动之间美学关系的变化。不论是创作美学还是接受美学,在现代技术的推动下相对于传统的审美活动及其内在关系已经发生了重大的改变。技术进步促使艺术创作主体逐渐摆脱了客观世界对其作品创作有形无形的束缚和限制,促使创作者和欣赏者双方都突破了原有时间、空间、物质技术条件、民族风俗习惯、地域文化传统和意识形态隔阂等主客观场域的边界,获得了创意实现和思想表达的自由,以及由此带来的更为丰富的视觉与心理体验。

       艺术创作主体与技术的发展变迁之间始终保持着相互适应的关系。总体来看,技术在客观物质层面超越和支撑着艺术本体特别是创作表现,艺术则在主观精神层面努力突破着技术模式的客观制约和技术理性的巨大惯性而实现着突围,同时艺术还在用自身的创新和先锋思想在审美欣赏和价值判断等精神层面实现着对社会文化精神的引领和超越。在艺术的发展中,大部分情况下,技术都是在影响和支撑着艺术,而艺术对于技术的反超和引领也时有发生。

       技术进步对艺术创作主体与作品审美欣赏多元互动的影响,可以按时间轴线变化归纳为以下三个阶段,分别为原始手工技艺下艺术主体侧重于对“物”的表现时期,机器时代艺术大众化趋势下突出批量复制美学特征时期,以及数字信息和网络时代中技术促使社会大众普遍成为艺术创作者和艺术欣赏者,且二者之间的界限逐渐模糊,并由此逐步进入非物质化的发展阶段,这一时期的新技术应用不断模糊了艺术的原有边界,但艺术却在不断反拨技术的控制并重构着自身的审美价值精神内涵。本文从以上三个方面逐步加以概括分析。

       一、原始手工技艺条件下艺术创作主体突出和着重于“物”的表现

       艺术作品的构成除了艺术创作中的观念因素之外,还包括物质因素。不管是描绘在画布或宣纸上的绘画作品,还是以活动影像形式出现的电影作品,或是在剧院中现场演出的舞台艺术作品,以及存在于虚拟网络空间之中的网络游戏类动漫作品,这些以不同形式表现在不同领域之中的艺术存在,最终都是以作品的形式提供给人们以客观实体的感知和审美欣赏感受。中西方艺术精神表现和艺术发展历程虽各有不同,但总体来看,艺术创作所需要的工具、材料、载体、技术方法与表现形式等,大都需要技术进步的有力支撑。所以,在从原始传统手工技艺时期到现代信息社会的漫长进程中,在技术支撑艺术创作创新发展的现实条件下,技术的创新和历史的积淀也自然表现为艺术作品表现范畴的逐步拓展。在传统社会阶段中原始手工技艺条件下,艺术创作主体突出和着重对于“物”的表现。艺术家们通过创作的过程,在作品中越来越多地表达了对客观世界的描摹和具体物象的表现。艺术创作主体对于客观“物”的形式构成和具象表现,从原始传统手工艺时代即已开始。

       (一)传统手工艺时代以“物”为基础背景的群体分化

       传统手工艺时代以“物”为基础背景的群体分化,反映出艺、匠之间分离的实质和历史契机。就西方艺术发展历程而言,在欧洲中世纪时期,艺术与技术尚未分离开来,工匠与艺匠二者之间并无二致。“艺术作品”也还未从“工艺制品”或“装饰艺术”的范畴中剥离出来,艺术家与工匠融为一体。当时的艺术家,往往同时又是科学家、工程师、医生、传教士、画家和手工艺人。当然,任何时代的工艺作品都脱离不了在一定技术条件下对其物质载体的加工处理,包括艺术性处理和技术性改进两个方面。古希腊以来,一直到欧洲的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文学、建筑、艺术与手工艺技术领域之间并无条块分割,艺术家既可以是诗人或建筑师,又同时可以是从事手工艺生产和产品制造的工匠。至17、18世纪,随着西欧宫廷建筑的蓬勃发展,例如凡尔赛宫、卢浮宫、巴黎香榭丽舍大街两侧的大宫和小宫、巴黎圣母院等各大教堂、大型公共建筑的陆续动工和扩建,出资人委托方和社会民众对于设计建造与装饰工艺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技术施工者或是艺术创作者们自身在“万金油”式的“百事通”状态中愈发力不从心,越来越难以应对繁杂的专业性问题。所以,分工的细化追求成为必然,愈来愈趋复杂的工程技术要求施工者必须具备专门的知识和技能,以体现这个时代所能够达到的设计建造难度和装饰工艺水平。在文艺复兴及之前,欧洲社会中尚无专业的艺术家群体,所以,“艺匠”应该是对当时工艺品生产社会群体中技艺卓越的人的恰当称谓。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