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文学多层次功能系统问题研究

作 者:

作者简介:
李利芳,兰州大学文学院教授。

原文出处:
文学与文化

内容提要:

合理定位儿童文学的功能,依赖于对儿童发展全面有机的认识。本文以“全人”发展目标看待儿童,既尊重其童年期专有的生命表现特征及精神需求,又重视其“发展性”的人类生命特质,最终落实在经由成长汇入成人社会的必然走向这一自然规律,由此提出以新的功能进入思路确立儿童文学多层次功能系统的价值学研究视点;提出“游戏性、想象性、成长性”作为该功能系统的三个基础组成,必须实现共存与深度融合,彼此创造性转换,才能使得内在的功能机制被真正激活,生产出为儿童真正喜爱的、传播久远的经典作品。


期刊代号:J1
分类名称:文艺理论
复印期号:2021 年 07 期

字号:

       主持人语:本栏目两篇论文,属于课题的文学功能论、文学批评标准论和文学价值观念研究等三部分有机构成之一。第一篇论文从宏观视野出发,全面把握儿童文学规律,从纵向考察视野出发:尊重童年期的生命特征和精神需求;着眼于儿童的“发展性”;落实在经由成长汇入成人社会的最终目标。以此为理论基础,文章提出儿童文学多层次功能系统的理论假说。该功能系统由游戏性、想象性、成长性等三个各具特性的基础功能组成,三者机制为共存、融合与转换。第二篇论文以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为个案,别开生面地在作者、公共领域和社会文化等三个层次诸如记录、诠释、示范、美育、记忆、反思、娱乐等多种功能方面展开叙述和分析,并探究了影响多层次功能的诸多因素。影响因素有散文自身的文学传统与变异、文学批评和文学史的多方渗透、媒介形式及其机制等。两篇论文都具有功能理论的本体论与方法论的双重意义。(刘俐俐)

       “儿童文学有什么用?”对儿童文学功能的提问与讨论是一个常讲常新的话题。这是因为随着时代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存及发展状况在不断变化,我们对人类自身、对儿童的认识也在不断更新变化,我们对“儿童文学”之于儿童的“需要”满足,之于社会、国家、民族、人类的总体发展等的具体“功能”或“作用”,或曰儿童文学所担负的价值使命,就会因时因势而发生历史性的观念变革。儿童文学是成人社会与儿童(童年生命)建立的一种价值关系,其功能所以成立的前提首先源于成人社会对童年生命的“发现”,源于成人认识到儿童与成人不同而需要他们自己的文学。因此,基于“审美”的路径进入儿童的生命世界,迎合其精神需求,帮助儿童建立基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自觉引导与发展其“主体性”内涵,养成健全人格,便是儿童文学具体的功能目标。

       儿童文学,“儿童—文学”,儿童的文学,这样一种语词搭配其实已经牢牢内设了它的功能所属特质。离开“儿童”的前置限定,便不存在“儿童文学”。儿童文学首先且主要是因儿童而成立的,是为儿童服务的。它在儿童以外,或非儿童主体接受领域发生的功能,是次生的、延伸的,体现其作为“文学”审美存在的客观的、自然的效用,并不能影响牵制对“儿童”的文学的根本性、基础性功能的理解与阐释。

       一、儿童观的解放与儿童文学多层次功能系统建构

       “儿童”是“被”发现的,“儿童文学”是“被”创造的。这一个“被”字澄清了“儿童文学”的文化实践属性,也直指出儿童文学与生俱来的“双主体性”。儿童文学的审美活动中永远存在着“成人”“儿童”这样两个相对立的范畴。儿童阅读文学需要被给定,而且也“应该”被给定。这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共识,所以就有了自觉形态的儿童文学。儿童自发接受文学亘古有之,但是专门为他们创作出版童书还不到三百年的时间。关于“给什么”与“怎么给”,是儿童文学艺术创造与理论研究探讨最基础的美学命题,其表现就是不同时期在价值理解、功能认定与审美追求上的差异性。

       如果梳理概括人类对儿童文学功能的不同认识,从基准的、大的面向考察就是两个维度:“教育和想象这两种力量的平衡不断变动而引起创作方法的冲突。以娱乐而不是以自我完善为目的,为了陶冶性情而不是为了增进文化知识的儿童文学往往发展较晚。教育性和想象性常被视为两种相反性质,但未必总是敌对的。”①“教育性”和“想象性”,在儿童文学的美学内涵建设及功能指向上成为两大趋势,一直处于博弈与对抗状态。同样,虽属文学大家族中的支流,但儿童文学自身的进步是令人鼓舞的,不断解放着的儿童观与儿童文学观为其功能探索赋予了广阔的空间。对“教育性”与“想象性”的平衡、有机融通建设,就是当下我们探讨新的儿童文学多层次功能系统议题的基本思想起点。

       从口头到书面,儿童文学是陪伴孩子日常生活的一种主要的精神内容。这主要是由“语言的、情感的、想象的”等文学性的核心要素决定的。随着历史变迁与技术进步,儿童文学的载体会演变更迭,如从口口相传到纸质传播,再到数字出版,传播形式会影响到内容接受,也会造就声音、文字、图像等不同媒质的想象空间,不断丰富发展儿童的审美感受力。但“文学”品质的功能内核不会被改变,就是“文学”这一精神活动,其本来的介入世界、创造生活的方式、功能特质等都是“人”与生俱来能为的,也是必需的。建立在“语言”基石上的“文学”,随“语言”落地而生,是“语言行为”自然与必然的结果,是对语言的创造性运用与发展,从一个维度体现人类蓬勃的创造力。儿童从“牙牙学语”,到习得内化“语言的艺术”,享受由语言介质创造的想象世界,由审美路径而落实知识学习、娱乐身心、道德教化、价值观培植、意识形态、文化传承、自我成长、批判现实、哲思存在、审美自由、创造人类等多种功能,它们之间是一种非常复杂的内生与外赋相融合的功能存在关系。人类现代儿童文学在不到三百年的时间里,致力于最大限量开发其意义与功能系统。由是,儿童文学的功能具有恒定性与生长性双重特质。不过,无论其功能如何扩展,生成功能的主体机制不会发生改变,就是一个“儿童—成人”这样一种双主体并在的状态。在具体时空条件下,由文化差异导致对两个主体及其关系的认识有偏颇或倾向,就会形成强化或彰显某一主体的状态,这样就会造成另一主体被压迫,或失语、不在场的格局。此时,儿童文学的功能内涵呈现意义单一化形态,无论偏执于成人或儿童哪一端都如此,实质上这都是发展不健全的状态。不过相当长时间以来,儿童文学的观念进步恰恰就表现在两个主体关系的角逐上,恰恰是在此消彼长的过程中才得以逐步对各自的主体性获得更客观理性的认知,也才得以更科学地确立二者主体间的关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