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丝批评的崛起

作 者:
李雷 

作者简介:
李雷,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北京 100089

原文出处:
探索与争鸣

内容提要:

泛社交化的当下,粉丝们对于大众文化文本的“盗猎”活动不再是单独的、私人的行为,而是社会的、公开的过程。由不同粉丝群体结成的大大小小的阐释共同体,使得粉丝文艺批评逐渐崛起为一种新型的文艺批评形态。与学院派批评不同,粉丝批评多采取沉浸式文本解读,这主要体现在沉浸于文本所营造的切身的虚拟现实及相关文本所带来的持续性情感记忆。粉丝批评合法性的确立,建基于文艺批评公共领域的有效建构,但粉丝社群的圈子化、狭隘性和排他性等弊病,及其文艺批评呈现出的“信息茧房”趋向,使其容易封闭于自身所严格设定的价值观、本真性、文本等级之中,从而破坏了文艺批评公共领域的构建,并限定了其文艺批评的价值与文化抵抗的效力。


期刊代号:J1
分类名称:文艺理论
复印期号:2021 年 06 期

字号:

       进入“微时代”以来,新旧媒介的日趋融合与数字技术的不断革新,在重塑人们的文艺接受方式与审美感知结构的同时,更为人们的文艺接受创设了前所未有的便利性。基于此,越来越多的人得以及时广泛地展示、表达和分享各自的文艺感受与审美体验,这无疑为当下的文艺批评增添了更多的鲜活声音和新生力量,但也加速了文艺批评主体的分化、重组与对抗。其中,由不同文艺爱好者组成的各类数量庞大的粉丝群体,集结于豆瓣、知乎、百度贴吧、哔哩哔哩(B站)等网络社区及各大文学艺术网站,以异乎传统主流的方式积极介入、参与当下的文艺批评和社会公共事务讨论,正日益崛起为当下文艺批评领域中不容忽视的重要力量。

       媒介融合与阐释共同体的形成

       在我国,粉丝针对自己喜欢乃至痴迷的文艺作品发表看法、展开批评的行为,自20世纪八九十年代大众文化勃兴、粉丝群体随之大量出现之时便已经存在,但很长一段时间以来,粉丝的文艺批评实践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其主要原因在于:第一,某些粉丝在文本的选择与追求上所展现的异于常人的独特审美品位和文化偏好,及其在文艺消费与接受过程中的种种疯狂、沉迷和无节制的非理性表现,致使粉丝长期以来被媒体贴上了“没文化的蠢货”“社会不适应者”和“无脑的消费者”等一系列负面标签,被视为“当代文化中见不得人的丑陋范畴”,公众“嘲讽与不安、恐惧与欲望的多重对象”①,所以,粉丝的文艺批评话语历来不为大多数文艺创作者或媒介内容生产者所看重,很多不乏真知灼见的粉丝批评文字亦被视为偏激情绪主宰之下的文本误读。第二,在大众文化发展的初期阶段,文艺批评的发表平台以传统的文字媒介和电子媒介为主,而且这些媒介平台基本被掌握文艺批评话语权力的学院派批评家所占据,粉丝们关于文艺作品的阐释与评价鲜有公开发表的机会。同时,由于平台的匮乏,粉丝更多地处于“散兵游卒”的孤军作战状态,位列文艺批评场域的底层或边缘地带,其文艺批评声音基本是私人化的、单向度的,且缺乏持续性,故其话语的传播效力与社会影响力相当有限,不仅无法对学院派批评家所代表的合法趣味构成威胁,反而其自身的趣味往往是被压制和规训的对象。很多时候,粉丝解读流行文本的方式被视为审美上的坏趣味,代表着与主导审美逻辑不同的“他者”。按照布尔迪厄的趣味理论,粉丝的美学趣味,无疑是一种“被迫不断地参照占统治地位的美学而确定自身的被统治的”②野蛮趣味或者说大众趣味,这是一种形式从属于功能的美学趣味,与粉丝群体的社会地位、受教育程度与美学性情等紧密相关。

       粉丝真正大规模地参与文艺批评实践,并发展成为一种引人注目的文艺话题和文化现象,不过是最近十几年的事情。广大粉丝依据不同的文艺兴趣爱好,集聚于互联网空间,结成众多大大小小的网络粉丝社区,在分享各类文本资源的同时,就其喜爱的文艺作品进行讨论、阐释、批评和再生产,释放出惊人的文化消费与文化生产能力;而且出于兴趣,他们对于某些文本的“细读”和深度发掘甚至远超出某些专业的文艺批评家,为某些或某类文艺作品的解读注入了更加新颖、更为多元的理论维度和方法视角。单以我国的哈利·波特粉丝(简称“哈迷”)为例,除了活跃于FFN、AO3和Pottermore③等国际知名的同人网站之外,还分散在国内众多的网络社区之中,从最初的“活力吧”“猫爪”“银青色的荆棘路”等网络论坛,到当下的贴吧、微博、B站和LOFTER(乐乎)等社交平台,皆留有他们的踪迹与声音。尽管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可能并未接受过系统而正规的学术训练,也缺乏足够多的文艺批评实践经验,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对于哈利·波特系列小说及相关衍生作品的解读便不具备专业性和参考价值。事实上,他们的相关解读和批评文字已突破了哈利·波特文本本身,而广泛深入地触及魔幻、科幻文艺创作及二次元文化④等多方面内容,可谓国内了解、接受哈利·波特系列作品的重要参照。某种程度上,粉丝便是该领域内“真正的专家,他们组成了和教育精英相抗衡的另一种精英”⑤。那么,近年来粉丝文艺批评之所以能够进入公众的视野,并在中国的文艺批评场域之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关键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数字技术的不断革新及移动互联网的重大变革,加速了新旧媒体的碰撞融合,媒介环境随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正步入一个媒介无处不在的时代。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的出现,使得人机交互、人际的虚拟交往愈发频繁而密切,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之间的界限进一步消弭,几乎所有人皆不由自主地被代入了由各种媒介形态所编织的庞大信息网络之中,人甚至成为媒介的一部分而兼具信息的生产、接受和传播等多重功能,素昧平生的人亦有可能因网络而发生某种关联。由此,粉丝之间的交流互动变得愈发便捷和深入,他们的文艺批评及同人创作也得以跨越不同的媒介形态而广泛流通;同时,由于网络社交平台的开放性与低门槛性,长久以来所筑成的各种文化圈层之间的壁垒被打破,不同个体、群体之间的信息交流共享变得可能,以往较为封闭、边缘甚至神秘的粉丝圈子逐渐进入主流文化的视野,从而为更多的人围观、了解和参与粉丝文化创造了更大的可能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