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现实逼近想象:人工智能时代预见未来教育研究

作 者:

作者简介:
顾小清,华东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系教授,研究方向:教育大数据与学习分析、技术支持的教学创新。上海 200062

原文出处:
开放教育研究

内容提要:

人工智能使想象正成为现实,未来研究方法论是对未来的想象和预期的扩展。文章运用未来研究方法论,从未来想象、未来社会、未来知识生产、未来学习、创造中的未来五个方面对未来教育发展蓝图进行描述、预测、探索与解释,审视与省察未来人工智能时代教育研究的行动措施。未来想象通过科幻故事探索和理解未来高科技实践的应用场景,人与人以及人与外界环境的互动过程。人工智能技术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动力,对未来社会分工、劳动力市场以及人才结构变革带来全新冲击。未来知识生产自动迭代、科学共识的建立更为高效;未来知识传播多模态立体化、超越学科界限;未来知识进化呈现碎片化及适应性。未来学习将呈现个性化、自适应以及终身学习的新样貌。创造中的未来应平衡人与人工智能技术的关系,理性统合组织、文化、人员、环境,努力打造自适应的教育生态圈。本研究旨在厘清未来教育的科学走向与规律,勾勒符合人工智能时代的未来教育应用蓝图。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2021 年 06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179(2021)01-0004-08

       一、引言

       四十年前,影片《终结者》中机器人“T-800”以体能结构比例完美的荧幕形象,拉开了人工智能机械躯体向人类形体转变的序幕。今天,具有独立情感与思考能力的智能体在造型、智能、情感等方面都可以与人类无缝连接(王潭潭,2019)。可以说,人类行为的进化历程是想象与现实无限逼近的碰撞过程。具言之,对未来的想象和期待是推动智能社会迅猛发展的关键催化剂。

       想象和期待中的人工智能技术正在成为现实。被誉为“科幻小说黄金时代三巨头”之一的《我,机器人》预言了无人驾驶汽车,这看似不可能的科技如今已成为现实。轰动全球的科幻电影《黑客帝国》,直接催生了“网络空间”时代的到来。深受《终结者2》中液态机器人的启发,美国空军研究试验所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团队正在攻克研发液态机器人的关键技术,液态机器人成为现实指日可待。正是具有远见卓识的先辈们在想象力和创造力上的传承和突破,为现代科技发展打造了现实与想象互动共存,精神、智力和信念交汇融合的创新场域,激发人们不断跳出现实的束缚,朝着想象逼近。

       同样,未来教育亦在与技术的角逐中互为成就。一方面,技术发展会对教育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如同视听技术的发展催生视听教育、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催生在线教育一样,人工智能将取代人的部分能动属性,这对未来教育的定位、内涵和形态提出了新要求。另一方面,技术作为推动人类历史发展的核心力量,与教育这一“人力资本发动机”竞相成为助力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动力。教育领跑,才能为社会发展提前作好人力资源布局,社会才能得享技术成果带来的经济回报。反之,社会发展将受到重创(顾小清等,2019)。面对人力资本的全新需求,如何变革未来教育,成为21世纪国际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未来研究方法论是指导未来教育变革的科学根基。经由对未来发展及其当前行动和决策的描述、预测、探索、解释(Berkhout et al.,2007),它帮助人们在当下作出最佳的决策,降低未来研究和实践的整体风险。本文通过对“未来发生”的预测,对“未来可能”的探索,对“未来发生”的规范说明等科学、精准的系统组织与预测(Vergragt & Quist,2011),实现未来教育预见研究的过程科学性以及结论共享性,助力构建学习环境、学习资源、学习方式、教学模式等未来教育发展蓝图。

       综上,本研究运用未来研究方法论,从未来想象、未来社会、未来知识生产、未来学习、创造中的未来五个方面预见未来教育的发展蓝图,构筑人工智能教育应用的科学发展路径。

       二、未来研究的方法论

       技术革命已经让人们一次又一次见证了想象变为现实的可能性。那么,在教育领域,我们应如何直面AI技术强势闯入带来的破坏性冲击?这需要我们作出应答,前瞻性地分析教育的未来可能与现实桎梏,并为之提前布局。未来研究是对可能的、可实现的未来的系统研究,包括构成未来基础的世界观和设想。未来研究是决策制定的前提和基本要素(Hamel & Prahalad,1994),其特征在于预测,且强调预测的相关性(Porter,2011),并致力于获得和维持自身发展的长期竞争优势,有效应对社会日益复杂与激烈的竞争(Battistella & Toni,2011)。伴随着该领域研究的不断深入,对未来的研究已经从预测未来转变为对未来的刻画和塑造(Inayatullah,2002;Inayatullah,2013;Macgill,2015)。然而,未来研究又经常因缺乏概念框架而难以被接受。方法论短板阻碍了我们走向未来的步伐,制约着我们对未来的洞见。因此,我们亟需建立起未来教育的研究方法论体系,平衡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落差,弥合技术创新与教育变革之间的沟壑,解决未来社会发展的创新人才诉求与当下教育的人力资源供给的主要矛盾。

       幸运的是,许多包含强大的理论和实践支撑的框架已经逐渐被人们接纳,如沃罗斯(Voros,2003)提出的通用预见过程框架和伊纳亚图拉(Inayatullah,2008)提出的六支柱(six pillars)框架。其中,沃罗斯的通用框架涉及远见(foresight)、战略(strategy)和计划(planning)三项活动,侧重于从当前现实中获取信息,并在现实的基础上展开预测,以形成多样化的未来发展战略选择,然后从多种选择中确定未来的发展战略和计划。但是,该框架的最大缺点在于缺乏实际方法,降低了该框架的指导性。而“六支柱”框架提供了源于实践的未来思维理论,并详细给出了核心的方法和工具。这六个支柱分别是:映射、预期、时间线、深化、创建替代方案和转换(Inayatullah,2013)。因此,该框架也被称为"MATDCT"框架(见图1)。在每个支柱层面,伊纳亚图拉(Inayatullah,2008)梳理了核心的研究方法(见表1)。这些核心方法试图通过多样化的手段帮助研究者更好地刻画过去、现在和未来。如在预测支柱中,弱信号(weak signals)往往被视为未来可能发生变化的征兆,或者是事件可能发生变化但尚未得到证实的早期迹象。这些信号往往具有破坏性,对弱信号的敏锐洞察可以引发范式转换、预测未来的变化。而对弱信号的把握必须建立在对变化动态和逻辑把握之上(Qi & Tapio,2018)。再如,在情景创建支柱中,我们运用情景构建方法可更好地理解各种可能性,通过学习和使用此类方法,我们可以快速采取行动以适应不利的环境,有效地实施未来发展战略,最终创造理想的未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