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创生性艺术教育

作 者:

作者简介:
易晓明(1971-),女,汉,教育学博士,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美育,艺术教育(江苏 南京 210097)。

原文出处:
艺术百家

内容提要:

继承和弘扬我国优秀的艺术传统,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理应成为我国艺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方向。本文着重探讨中国传统艺术的创生智慧及其对艺术教育改革的启示。深受《周易》影响的中国传统艺术鲜明地表现出阴阳交合的创生智慧,即阴阳异质旋转交合中不断产生新质。这种智慧贯穿于传统艺术的表里,渗透在从乐到书画到建筑、园林等各个传统艺术领域,它赋予了中国传统艺术独特的精神内涵和具有韵味的表达方式。当前我国学校艺术教育的改革需要回归中华创生传统,彰显艺术的创生基因,发展学生的创生性艺术素养,建立艺术学科内部以及与其他学科的创生关系,实现手脑、身心统一的艺术学习,让艺术教育本身具有生命活力。这种体现创生智慧的艺术教育称之为创生性艺术教育。


期刊代号:J0
分类名称:艺术学理论
复印期号:2019 年 04 期

字号:

      伴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推进,世界各国对自身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日益重视。表现在艺术教育改革中,即艺术教育的文化功能实现成为艺术教育的重要使命。作为文化的艺术,蕴含着一个民族独特的宇宙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生动地展现了社会的发展历史。我国丰富而辉煌的传统艺术以其独特的艺术精神和韵味在当今世界艺术之林中占有重要地位。所以继承和弘扬我国优秀的艺术传统,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理应成为我国艺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方向。习总书记在近日给中央美院几位老教授的回信中进一步强调要“做好美育工作,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让祖国青年一代身心都健康成长。”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努力挖掘我国优秀的艺术传统和美育精神,积极思考它们对当代美育和艺术教育改革的重要意义和启示,应该成为今天美育、艺术教育研究的当务之急。本文旨在进行这方面的探讨,着重阐述中国传统艺术的创生智慧及其对艺术教育改革的启示。

      一、传统艺术的阴阳交合创生智慧

      所谓阴阳交合创生是指新的生命或事物诞生于阴阳异质之间不断旋转交合的相互作用。这一思想是我国古代“群经之首”的《周易》中最为核心的观点。《周易》被视为“大道之源”“弥纶天地,无所不包”,是中国古人寻求宇宙万物之本源,探寻生命真谛的智慧结晶。其内容极其丰富,对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各个领域都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正如《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说:“《易》道广大,旁及天文、地理、乐律、兵法、韵学、算术,以逮方外之炉火,皆可援《易》以为说。”

      《周易》有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何谓“爻”,“爻也者,效天下之动者”,也就是仿效宇宙天地之动态,是交变的意思。阴阳二爻的交合,创生万物之象,即卦象。每个卦像有阴阳六爻,代表了一个现象,代表了一个物理世界的实体形象。乾卦和坤卦是《周易》中最重要的两个卦,乾为天、代表阳,坤为地,代表阴。所谓阴阳八卦分为四阴,即坤(地)、巽(气流)、离(太阳)、兑(海洋),四阳,即乾(天)、震(雷电)、坎(月亮)、艮(高山),它们两两相对、相反相平。宇宙天地就在这“刚柔相摩、八卦相荡,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中实现了日月运行,一寒一暑的生生不息。可见,相反事物的“相幸”“相荡”“相推”“相感”的相互作用是事物变化的普遍规律,是万物化生的源泉。正所谓“一阴一阳谓之道”。

      所以《周易》不仅揭示了“天地氤氲,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周易·系辞下》)的宇宙变化和生命起源,更呈现了宇宙在不断创生化育中所彰显的和谐与生机。《周易·系辞下》云:“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这富有来自于天地与人之间的“阴阳运行,寒暑往来,日月更出,孚萌庶类,亭毒群品,新新不停,生生相续”(孔颖达《周易正义》序)[1]不断生成的资源,这才是大业。富有中所体现出的天地、阴阳、男女等诸多异质要素和谐共生和日新月异、不断创生、自强不息的精神,正所谓“盛德”和“大德”。所以《周易》说“天地之大德曰生”。

      《周易》的阴阳创生思想直接滋养了中国传统艺术。古代文人不仅以身感悟宇宙的创生之道,而且更是通过独特的表达去创造一个富有生机的意象世界。相比其他领域,应该说中国传统艺术是宇宙阴阳交合创生最鲜明、最形象的体现。“乐”在远古时代其实是一种综合艺术。它不只是指音乐,还包括了诗歌、舞蹈、巫术礼仪等。何为乐?《礼记·乐记》中这样解释:“乐者,天地之和也……地气上升,天气下降,阴阳相靡,天地相荡,鼓之以雷霆,奋之以风雨,动之以四时,眗之以日月,而百化兴焉。如此,则乐者,天地之和也。”可见,在古人看来,乐就是天地之和、阴阳之调。《国语·郑语》中进一步阐释了“乐”的内涵:“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乐的本质是“和”,而“和”又是“以他平他”的结果。所谓“以他平他”即对立二元的交融共生。因此,乐从本质上说就是阴阳异质不断的交合创生。在“与天地同和”的大乐中,古人感受到的是生命创造的快乐。乐的这种本体定位,在我国传统音乐艺术形式中得以鲜明的表现。比如作为中国传统艺术之首的古琴,它不仅是中国最古老的一种乐器,更是中国传统创生文化精髓的集中体现。从古琴的选材和制作来看,就体现了一阴一阳之道。比如琴面和琴底选用的是属阴和属阳不同树木的材质。因为古人深谙生长朝向不同的树木具有不同的松紧、疏密结构,从而会带来琴声的不一样。所谓“阳材琴,旦浊而暮清,晴浊而雨清;阴材琴,旦清而暮浊,晴清而雨浊。”[2]只有阴阳互补,才是自然之道,才能演奏出天籁之音。明代琴家徐上瀛的《溪山琴况》是中国古琴巨作,书中将“和”列为古琴演奏24个重要审美范畴之首。古琴追求“清淡中和”之美,琴音的低缓悠远、缥缈入无,让人由抚琴听琴体验到“大音希声”“至静之极”的通乎天地万物的境界。所以古人强调学琴不仅要养手,更要养心。以宁静淡泊之心、以离形去知之智,达到物我两忘,从而感会到宇宙大化中的无声之乐,参悟到生生不息的宇宙之道。在古琴的演奏中要求节奏“急而不促,缓而不断”,要求音质“重而不虚”“轻而不浮”等等,其实这都是在强调诸如清与浊、轻与重、快与慢、短与长、疾与徐、有声与无声等诸多对立二元之间的平衡和融合。琴曲也就在多种异质要素的对话与融合中达成了令人起道心的音乐效果。

      “气韵生动”是衡量中国传统艺术,尤其是书画高下的第一大法。它体现了中国传统艺术不同于西方艺术的地方,那就是中国传统艺术从来不是以形似、以恰当的比例结构等形式之美来评判艺术的高低,而是看重艺术形神一体的气势风韵。所以常常是气韵、气象、气势、神韵、意境等词汇成了最高的艺术准则。正如唐代书画论家张彦远指出,在绘画六法中,“气韵”具有统御作用:“若气韵不周,空陈形似,笔力未遒,空善赋彩,谓非妙也。”[3]75尽管气韵的概念始于魏晋南北朝对人物山水的评价。但在中国文化中“气”始终是一个重要的范畴。气弥散在万事万物之中,它流动不息,它代表着生命和生机。何为“气”?老子早在《道德经》第五章中说:“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意思是宇宙结构就像一个巨大的风箱,通过风箱似的,有节律的一进一出、一涨一缩、一动一静的阴阳运转,气生其中,万物创生。在老子看来这种阴阳二气和合生化的基本道理就是宇宙之大道。同样作为小宇宙的人体,《道德经》第三十六章曰:“将欲歙之,必固张之。”要吸气必要张口呼气,一吸一呼才有生命。明代罗钦顺说:“通天地,亘古今,无非一气而已。气本一也,而一动一静,一往一来,一阖一辟,一升一降,循环无已,积微而著,由著复微,为四时之温凉寒暑,为万物之生长收藏,为斯人之日用彝伦,为人事之成败得失。”[4]30所以“气”体现的正是世间万物阴阳二质的交合互动。英国著名科学史论家李约瑟认为“中国的阴阳两种基本力量以类波或振动的方式在各个层次有节奏地相互感应。因此个体有它们的内部节奏,这些个体都在一个宇宙和谐的普遍形式中得到统一。”[4]30在这一胀一缩、一松一紧、一呼一吸运动中产生了有节律的振动之声,这匀称的音即为“韵”。所以从最本意上讲“气韵”乃阴阳二质有节律的交合互动,由此创生了生机勃勃的宇宙万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