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717(2020)03-0088-08 书院是中国历史上独具特色的文化教育组织。它萌芽、肇始于唐代,定型、兴盛于宋代,普及于明清,最终在清末因改制而退出历史舞台。在一千多年的历史进程中,书院虽历经曲折,但就总体趋势而言,则一直呈不断发展、壮大之势。到清代书院发展的鼎盛时期,书院总数达4300余所,遍及全国城乡。从通都大邑到穷乡僻壤、荒陬边陲,都有书院。在中国文化史、教育史上,书院占有重要地位。不仅如此,书院还越出国界,传入日本、朝鲜、越南、马来西亚等周边国家,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象征与文化传播的窗口。 1901年,光绪帝颁布废书院诏令。此后,虽然书院精神的某些侧面仍然存续于近现代教育体制之中,①甚至还出现了以书院命名的一些文化、教育、学术机构,②但书院作为整体已经在制度层面退出了历史舞台。 早在20世纪20年代,伴随着对书院改制的反思及对书院制度的借鉴,学者们对书院的研究也渐次展开。1923年12月,胡适发表《书院的历史与精神》一文,1924年2月,又发表《书院制史略》一文,感慨“书院之废,实在是吾中国一大不幸事”[1]。这两篇论文对书院由唐代到清代的发展历史进行了追溯,阐述了书院制度在不同阶段的特点,并从讲学与议政、自修与研究两个方面对书院的精神进行了总结。以此为滥觞,书院研究不断发展并取得了巨大成就。众多学者对书院进行了多层次、多方面的研究。据不完全统计,自20世纪20年代至今,国内外学者已发表有关中国书院研究的论文超过3000篇,出版专著100多部,可谓成果丰硕。③ 新中国成立以来,书院研究经历了曲折的发展历程。在前三十年,受时代氛围的影响,书院在国内被视为封建文化教育制度的组成部分,其形象相当负面,书院研究也趋于沉寂,海外也少有影响力较大的研究成果。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尤其是新世纪以来,学者们在大量积累、发掘书院研究史料的基础上,在研究内容、方法、范式上推陈出新,取得了丰硕成果。有鉴于此,本文试图从书院文献的整理、书院史研究、书院制度研究、书院与文化研究四个方面,对七十年来的中国书院研究作一大致梳理。 一、书院文献的整理 学者们对史学与史料之间关系的理解或有不同,但对史料在史学研究中根本地位的认识却是一致的。对史料的充分掌握,是研究开展的基础。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书院文献的整理逐渐受到关注。④在书院文献的影印方面,1995年出版的《中国历代书院志》(赵所生、薛正兴主编,江苏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一书,收录书院志、书院课艺、章程、语录等文献111种,影响最大。近两年来,邓洪波主编的《中国书院文献丛刊》(已出版两辑,第一辑,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8年版;第二辑,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9年版),第一辑收录书院文献125种,第二辑收录134种,是近几十年来书院文献整理中最为突出的成果。在书院文献的专题汇编方面,20世纪末有陈谷嘉、邓洪波主编的《中国书院史资料》(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利用最为广泛。其后,邓洪波又整理出《中国书院章程》(湖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中国书院学规集成》(中西书局,2011年版)等书院文献。在书院文献的点校方面,自1995年以来,学者们点校的书院志共计20余种。新中国成立七十年来,书院文献的整理取得了丰硕成果,为中国书院的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书院史研究 自20世纪20年代开始,就有一些学者关注书院发展的历史,并产生过一些有影响的成果。⑤新中国成立后,书院作为封建时代的教育制度,在这一时期成为批判的对象,因而有价值的研究成果难得一见。“文革”结束之后,随着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展开,学界思想进一步解放,在80、90年代形成了书院史研究的高潮,为后续的研究打开了局面。本文从书院史的通论性研究、断代书院史研究与区域书院史研究三个方面加以梳理。 (一)通论性研究 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不少学者反思“文革”,拨乱反正,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他们将目光投向书院,试图呈现书院的历史面貌。在短短十几年时间中,就产生了几部很有影响的书院史通论性研究著作,其中1981年出版了章柳泉《中国书院史话——宋元明清书院的演变及其内容》(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陈元晖《中国古代的书院制度》(上海教育出版社,1981年版)两部著作。同一年,海峡对岸出版了张正藩《中国书院制度考略》(中华书局,1981年版)一书。故此,1981年堪称书院史研究的丰收之年。这也反映出当时学界对书院这一主题的关注与重视。章柳泉《中国书院史话——宋元明清书院的演变及其内容》一书在详细辨析书院涵义、归纳书院特点的基础之上,对宋至清书院的建置、传授学术内容及方法的演变作了梳理,并对书院的学风进行了总结。该书最主要的特点,在于结合不同时期的主流学术思想来讨论书院的演变,将学术史与书院历史结合了起来,这对后来的书院研究产生了很大影响。陈元晖《中国古代的书院制度》对书院在各代的发展进行了提纲挈领式的讨论,总体内容较为简略,唯对书院在教学上的特点概括甚详,反映出其对现实教育的关怀。而《中国书院制度考略》是张正藩之前发表论文的选辑,第一至五章探讨唐代至清代书院之起源、规制、演变及其影响,较成系统。其后六章分别探讨宋初四大书院、明末东林书院、中国古代书院的特点、书院讲学与学术关系等专题。其中,第十一章“中国书院制度对韩国的影响”是较早探讨中国书院与东亚其他国家书院关系的文章。 不难看出,20世纪80年代的三部通论性书院著作在不少地方借鉴了民国时期盛朗西《中国书院制度》、曹松叶《宋元明清书院概况》两部著作以及其他学者的研究成果。在研究内容、方法、范围甚至相关结论方面,它们都表现出对民国时期书院研究的吸收与继承。当然,这三部著作也取得了不少突破与创新,如对书院官学化、中国书院制度对其他国家的影响等内容的探讨,拓展了书院研究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