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传说”的经典生成

作 者:

作者简介:
施爱东,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原文出处:
文艺研究

内容提要:

经典知识的生成并不是从现象到本质的逻辑推导,而是客观性、主观性和偶然性接力形成的结果。“四大传说”概念的生成,经历了一个从知识生产到知识改装,再到知识普及的复杂历程。我们将这一概念的知识生成模式归纳为一种“烟花商模型”,划分为四个阶段:生产期(1957-1962)、存储期(1963-1978)、推介期(1979-1982)、燃放期(1983)。生产期和存储期主要是上海民间文艺工作者罗永麟的个人努力;在推介期,罗永麟不断抓住机遇,三度北上,借势发力;到燃放期,最终点燃知识烟花的并不是烟花商,而是烟花用户。对于概念生产者来说,用户如何改装和使用产品,是他无法主导也难以预料的。


期刊代号:J1
分类名称:文艺理论
复印期号:2020 年 09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作为文体概念的“故事”和“传说”都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的新生知识。民间文学和作家文学不一样,只有异文,没有定本,每一次讲述都是一次新的创造,异文和异文之间是平行关系,没有高下之别,要在民间文学作品中评出“四大代表作”,在理论上是很难实施的。孟姜女、牛郎织女、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并称“四大传说”,如今已是家喻户晓的共同知识。那么,到底是谁,出于什么目的,如何选出“四大传说”,又是如何将之推广为全民共同知识的?

      一、“孟姜女故事学术讨论会”对“四大传说”概念的推广

      在1983年8月16日秦皇岛“孟姜女故事学术讨论会”召开之前,虽然已有“四大故事”或“四大传说”的说法,但罕见于正式出版物。秦皇岛会议结束后,《光明日报》《北京日报》《民间文学》《秦皇岛日报》以及香港《大公报》《文汇报》《中报》等均据新华社电讯发布了消息,特地指出:“孟姜女故事是中国四大著名传说之一(编者注:其它三个传说是《梁山伯与祝英台》《牛郎织女》和《白蛇传》)。这个故事不但在我国各族人民中广为流传,而且受到了日本、苏联等国家的学者和民间文艺专家的注意。”①自此,“四大传说”的提法得到迅速传播。

      可是,当时提交会议的全部16篇正式论文以及会议印发的17篇“近年来有关孟姜女的评述”②资料,却无一提及“四大传说”。这一提法只出现在下表中收入《孟姜女故事学术讨论会资料汇编》的四篇领导讲话及会议综述里。
作者作者身份文章标题提及“四大传说”之引文
魏茂林中国民研会河北分会副主席孟姜女故事学术讨论会开幕词孟姜女的传说是中国四大著名故事之一,几乎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在国外也有影响。(第5页)
程远中国民研会书记处书记孟姜女故事——人民智慧的结晶我刚从事民间文学工作……但对我国人民的这个四大传说之一的孟姜女故事,一直很感兴趣。(第17页)
杜树起秦皇岛市文联编辑谈谈孟姜女故事的主题思想我国古代四大民间故事——按产生的大概年代说,该是这样的顺序:《天河配》《孟姜女》《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第14页)
李荣琨新华社记者中国举行首次“孟姜女故事”讨论会“孟姜女故事”是中国古代四大著名传说之一(另三大传说是《白蛇传》《牛郎织女》《梁山伯与祝英台》)。(第168页)

      表中的作者身份最值得我们关注。提交论文的十几位学者无一人提及“四大传说”;而作为会议主办方,从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以下简称“中国民研会”)领导到中国民研会河北分会领导,再到秦皇岛市文联编辑、新华社记者,都着重提到“四大传说”(来自北京的程远和李荣琨称“四大传说”或“四大著名传说”,来自河北的魏茂林和杜树起称“四大著名故事”或“四大民间故事”)。可见这是由会议主办方着力推广的一个概念。

      最有意思的是广西师范学院教授过伟,他在开会前还没有听过“四大传说”的提法,其论文第一句是“孟姜女是我国各族人民众口传讲津津乐道的传说故事”③,会议进行当中他就将之修订为“《孟姜女》是广泛流传于汉族地区的四大传说之一”④,并投给同来参会的《民族文学研究》创办人贾芝。20世纪80年代初,“四大传说”概念对于多数民间文艺工作者来说还比较陌生。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退休研究员马昌仪回忆说,她有一次去上海,看见民俗学者钱小柏家的阳台上堆满了资料,其中一堆据说全是“四大民间故事”资料,她当时觉得这个提法很新鲜,还特意在日记中记了一笔⑤。

      那么,会议主办方推广的“四大传说”概念又是从哪里来的?我们根据会议资料可以找到两条线索:一是苏浙沪民研会的联动;二是中国民研会副主席贾芝(1913-2016)的提倡。

      二、线索一:罗永麟与苏浙沪《白蛇传》研究小组

      秦皇岛文联负责人在会议“汇报发言”中特别指出:“去年(1982年——引者注)8月……我们提出了开展孟姜女故事学术研究活动的意见……上海、浙江、江苏《白蛇传》讨论组,闻讯要求参加讨论;上海华东师大教授罗永麟先生亲笔撰写论文万言。”⑥这里提到的“《白蛇传》讨论组”以及罗永麟,正是“四大传说”概念传播中最重要的两股力量。

      罗永麟(1913-2012)是“四大传说”最著名的研究者和推动者,贺学君称其为“中国四大传说研究的一位专家”⑦。罗永麟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致力于民间文学代表性作品的研究,1957年写成《试论〈牛郎织女〉》。他说:“我国民间文学如此丰富多彩,浩如烟海,又当从哪里入手呢?前人经验告诉我们,应当从有代表性的作品入手。”⑧“四大”一说在公开出版物上的第一次出现,正是罗永麟写于1964年、正式发表于1980年的《试论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该文开篇即称:“梁山伯与祝英台故事是我国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传统四大故事之一。”下注:“四大故事即《牛郎织女》《孟姜女》《梁山伯与祝英台》和《白蛇传》。”⑨另一次较早出现是在1982年苏浙沪《白蛇传》学术研究预备会上,罗永麟数次提及“汉族四大民间故事中,我以为最有价值的是《白蛇传》”,并这样要求会议筹备组:“下次学术会,一定要能够提供《白蛇传》的新(即没有上过文献的)资料,好比考古学中的‘新出土文物’。”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