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由志成:阳明心学的学习意志论

作 者:

作者简介:
杨道宇(1978- ),男,河南商丘人,博士,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课程哲学研究。长沙 410081

原文出处: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内容提要:

与西方主张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不同,王阳明认为志向才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只有在志向的“立持信责”中才可以更好地生成,从而形成了心学特色的学由志成论,其核心观点主要有四:一是“立志”以使“学而有根”:立志是为学之本,只有立志才能使学习拥有明确的奋斗目标与方向,才能让学习充满活力;二是“持志”以使“学成于恒”:人要学有所成,就必须持之以恒地执着追求自己的志向,不仅要“持志以实”使志在事上磨,而且要“持志以恒”使志成为长志,而不是常立志;三是“信志”以使“学成于信”:人要学有所成,就必须坚定不移地信仰自己所立的志向,从而使自己心态积极、斗志昂扬、人性完善;四是“责志”以使“学成于责”:人要学而有成,就必须学会慎独自责,努力克制不利于自身志向实现的私心杂念,尤其要在公共监督难以到达的“独知之地”使自警之钟长鸣。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2020 年 07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中图分类号:G40-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935(2020)02-0099-06

       学习动力是教学的逻辑起点,东西方文化对于这一教学逻辑起点的看法十分不同:西方主流教学文化认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应以兴趣为中心,应学习令人感兴趣的事物;中国儒家教学文化则认为“学习是志向的践履过程,志向才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应以志向为中心,应学习有利于志向实现的事物,从而形成了儒学意志论。[1]152构建中国气派教学理论的一项基本任务便在于对儒家的学习意志论进行创造性转化,使其返本开新以回应当今中国教学实践出现的学习倦怠问题,以为世界性教学动力问题的解决贡献中国智慧,从而彰显中国儒学教学思想的时代价值和国际地位。

       作为中国儒学发展的高峰,阳明心学对立志与学习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较为系统的阐释,从立志、持志、信志、责志四个方面形成了颇具心学特色的“学由志成”论,并成为中国传统学习动力论的典型代表。这种学习动力论对于揭示学习动力运行的内在机制,纠正西方兴趣动力论的偏颇,改进当前的中国教学实践,构建中国气派的教学理论,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作用。鉴于此,笔者试图深入挖掘与梳理散落在阳明心学中的学习意志思想,并以现代理论的论证形式呈现出来,使之成为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学习动力论。

       一、立志:立志固本以使“学而有根”

       在王阳明看来,志之于人犹如“树之根”,是人的命根子,人无志则会生命枯萎,昏昏沉沉,做起事来无精打采、漫无目的、随波逐流,最终必将岁月蹉跎、一无所成,因为天下事虽各种各样,但都本于志,人只有立志成事才能将事做成,尽管“有志而无成者有之”;相反,人若不立志,就不会将事做成,无论其做何种事,正所谓“志之不立而能成者,吾未之见也”[2]1598。作为万事之一,学习亦须以立志为本,就像种树要以培根为本,因为学不立志则犹如种树不培根而只管灌溉,虽然辛苦忙碌,但终究不会学有所成,正所谓:“夫学,莫先于立志。志不立,犹不种其根而徒事培拥灌溉,劳苦无成矣。”[1]110在这里,阳明将“立志”视为“为学”之“根”,主要包含立志使学有方向和学有力量两层含义。

       (一)“立志”以使学有方向

       王阳明将“学习”比作“耕种”,将“志”比作“种子”,认为“立志之于学问,犹如良种之于耕种”,[3]一切学习行为都以心志为中心,都是为了心志的实现:学习的根本目的在于实现学习者心中志向,就像农夫耕耨灌溉的根本目的在于使种子茁壮成长,结出丰硕果实;只知学习而不知立志,虽然终日忙碌于学问思辨行等为学工夫,却劳苦无成,因为学问思辨行这些学习行为一旦失去学习的志向就像无舵之舟、无衔之马一样四处乱撞,[1]179这种情况犹如只知耕耨灌溉而不知选种,最终会因种子质劣而白忙一场;只知立志而不肯下学问思辨行的为学工夫,就会使“志向”变成“空想”、趋于空无,这种情况犹如农夫只知守着良种而不肯耕耨灌溉,最终只会一无所获。基于此,阳明提出“立志者,为学之心也;为学者,立志之事也。”[1]152,认为“立志”与“为学”不是两个事物,而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是本体与工夫之间的关系:一方面作为立志的工夫,“为学”一旦离开“立志”这一本体便不是真正的“为学”,因为“为学”是一种目的性行为,离开了为学目的,便不能称为“为学”了[4];另一方面作为为学的本体,“立志”一旦离开“为学”这一工夫便不是真正的“立志”,因为“立志”这一本体如果不能笃实于学习活动这种工夫,就必然成为虚无缥缈的东西,就无所谓“立志”了。[5]250在此基础上,阳明认为人所立的“志向”有高低远近之别,确立什么样的志向对于为学至关重要,因为“立志如下种”,种下“平庸之志”则会使“为学”难有所成,种下“鸿鹄之志”则会使“为学”结下硕果,正像“种而荑稗而荑稗矣,种而嘉谷而嘉谷矣”[2]1599。在这里,“大志大成、小志小成、无志不成”,平庸之人之所以平庸,主要原因不在于平庸之人没有志向,而在于平庸之人所立的志向只是庸常之志,而不是鸿鹄之志。[6]278因此,为学的关键不仅在于教人立志,更在于教人立鸿鹄之志,而非燕雀之志。在此基础上,阳明进一步指出:为学的第一等志向不是为富贵功名,而是为使自己的本心光明,即将自己生而具有的“生生之仁心”发扬光大,使天下苍生皆有所养。在这种意义上,“立志”即是“立德”,即是立定以天地生生之大德为德的善良意志。[7]在阳明看来,人心之中既有良知、又有私欲,立志不是让人沉迷于私欲、疯狂地追求私欲的满足,而是让良知战胜私欲从而摆脱私欲对人的误导与摆布,而是将良知从私欲的遮蔽中解放出来从而使良知处于无蔽的光明状态,进而使人能按照良知而非私欲的指引自由自觉地设计人生,使人的一生向着良知这一人之为人的本质去发展。

       (二)“立志”以使学有力量

       “立志”不仅是“为学”的方向,更是“为学”的力量之源,可以为学习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一方面“志是气之帅”,一旦立志,便会主动凝神聚气,全神贯注于学习。在阳明那里,“气”是促进万物生长的生命能量,万物通过“气”而互联共通,从而使万物皆可养人;人体内的“气”主要指促进人体各种器官正常运转的生命能量,它被人的志向统帅起来,使人体内的浊气下降、清气上升,从而朝向心志规定的方向有序运动,进而使人觉得神清气爽,使人可以主动集中精力专注于心志的实现。在学习中,“持志如心痛”[6]84,人一旦立下为学志向,便会主动将全身力气和精神拧成一股绳,废寝忘食地投入于学习,眼睛看的、耳朵听的、心里想的全是与志向实现相关的事情,就自然不会将精力分散于与志向无关的事情上,自然没有工夫去说闲话、管闲事,自然顾不得别人对自己的冷嘲热讽,就像人心一有所痛便会主动激发全身能量去保护一样。另一方面“志是气之源”,一旦立志,便会“持志养气”,便会想方设法强身健体、调整心态,从而使自己变得更加“神气精明”、精力充沛,进而使自己有足够的精力通过努力学习来实现人生理想。阳明心学是身心之学,认为“立志”不仅是心理活动,更是身体力行的实践活动,只有笃实于行动的“志向”才是真正的志向。然而,将理想变为现实的实践是十分艰难的,必须以强身健体为基础和保障,正所谓“知之非艰,行之惟艰”[1]153。所以,人要实现自己的远大志向,就必须“加倍将养身体”,使身体“日充日茂”,从而使学问思辨行的为学活动充满活力,进而使志向在日进月累的奋发学习中得到实现。[8]69

       二、持志:持志笃行以使“学成于恒”

       在阳明那里,人在学习上不但要善于“立志”,更要善于“持志”,因为学有所成者与学无所成者的根本区别不在于有没有“志向”,而在于能不能将“志向”持之以恒地追求下去。在这里,“持志”不仅包括持志笃行从而使志笃实于志之所在的各种事功上,而且包括对志的长时间坚守与执着从而使志在持之以恒中得到实现,虽然在对志的执着追求中常常遇到各种困难。

       (一)持志以实,使志在事上磨

       在阳明那里,“心”与“事”是一体的,“心”是本体,“事”是工夫,“心无体,心之工夫即是心之本体”,“心”惟有在“事”上磨才能立得住,[6]44若心不能真切笃实于事,便不是真心,便是妄想。“志”作为人的意念,只有真切笃实于“志”之所在的“事”,才能真正称之为“志”,否则便是不切实际的痴心妄想,因为人的“志”只有在“志”之所在的“事”上才能从“主观意向”走向主观见之于客观的“实践”,才能日益扩充与巩固,才能由“潜在的”变成“现实的”,由“主观的”变成“客观的”,从而完成“志”本身,使“志”真正得到确立,进而使“志”成为真正的“志”,而不是痴心妄想。[5]250在此基础上,阳明指出:“人之学为圣人也,非有必为圣人之志,虽欲为学,谁为学!有其志矣而不日用力以为之,虽欲立志,亦乌在其为志乎?故立志者,为学之心也;为学者,立志之事也。”[1]152作为为学之心的“立志”,必须真切笃实于为学之事,才能使“志”立得住,才能真正称为“立志”。譬如立志学孝,就必须使自己躬身于学孝实践,使“学孝之志”真切笃实于“学孝之行”,而不是仅仅只读“孝”的书,只说“孝”的话。在这里,人立志能否成功的关键不在于自己是否知晓自己立志要做的事,而在于自己是否愿意去知晓自己立志要做的事,是否能够投身于“志之所在之事”,是否能够真正去做“志之所在之事”,正如阳明所说:“子无患其无知,惟患不肯知耳;无患其知之未至,惟患不致其知。”[1]153譬如立志学孝,不怕学习者不知道“孝”的意思,而是怕学习者不愿意去弄懂“孝”的意思,而是怕学习者知道了“孝”的意思而不愿去行“孝道”。由此可见,在阳明的知行合一视野下,“志”不再仅仅是心中的“意志”,更是“意志”所在之事,更是行动者为实现心中意志所做的事,更是行动者将意志笃实的事。据此,“立志”不仅在于“许下心愿”,更在于按照心愿行动。[9]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