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师范教育协会主席、美国贝勒大学教育学院教授詹姆斯·威廉姆森先生就“知识经济的兴起与教育的发展和改革”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他说,信息技术将给教育带来巨大改变,所有学生都要成为“网络公民”,我们每个人也都要成为“网络公民”,因特网将成为教育的发动机。他认为,大学已不再是围墙里的几个教师和几个学生的概念了,现在一个新的角色进入了大学,这就是网络公司。新的知识不仅限于大学里,只要掌握了信息技术,有能力,都可以从网络上去获得。 日本由于其人口结构的变化使学校教育也发生了变化。日本樱美林大学校长藤东洋士先生对此谈到学校的终身教育问题,他说,学校应把终身学习给予更广泛的人,不应受年龄的影响和种族的影响,学校不仅是年轻人的,还应向成年人、非全日制学生和外国留学生开放,教育制度要重建,要求跨文化理解,教育必须实现全球化。他还强调,现在有必要使传统的高校教育更适合现代的需要。 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谢维和教授就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说,高等教育大众化不仅是数量的问题,还是类型、模式、层次的变化,在质量评估上要转变几个观念:一是从单一的标准转变为多样化标准;二是由学科本位向学习本位转变,学习者的学习应成为评估的标准;三是实现由自我评估向社会评估转变,让消费者、客户来评估我们的质量。他认为,大学不转变这些观念在未来是行不通的。 “21世纪教育与产业、大学与企业的相互关系”问题是论坛的热门话题。日本电通总公司总裁、前日本通产省次官福川伸次先生就产业、大学、政府三者合作加速推进智力创新产业的问题发表了演说。他说,三方合作是非常重要的,日本政府是倡导合作的,70年代政府首先提出了三方合作,当时搞了两个工程计划,到了80年代,私人企业开始介入,并渐渐占据主动。 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副校长朱迪斯·金尼尔女士介绍了大学与企业的合作关系,她说,澳大利亚的大学里有产业园,企业里有大学研究者组成的研究中心,政府对这样的合作研究是有资金支持的,而且,政府是不期待回报的。 世界银行国际金融公司的代表崔建国先生在论坛上谈到了教育的效益问题,他说,中国教育的最大问题是经费,如何使教育在投入产出上出效益是很重要的。从我们公司投资看,教育是可以出效益的。他说,世界银行贷款也是要有赢利的,我们要看教育项目怎样,好的教育项目有这样的特点:一是能够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或有能力扩大市场份额;二是管理能力强,能够用小的投入滚动发展;三是能够取得公众的信任。 论坛主席之一、清华大学副校长胡东成教授在论坛即将结束时发表了充满激情的演说,他说:“本届国际教育论坛为我们带来了新动向、新概念、新做法、新经验。现在大学与企业的紧密结合正在成为一种国际潮流,全球化的企业正在进行跨国的文化、技术的努力,前沿学科不是出现在大学,而是出现在企业;同时大学也在寻求跨国企业的合作。现在客观上已经形成了教育市场,这就有个教育产业问题。我个人认为,所有的教育都产业化不行,但部分领域可以产业化。一些国外院校兴办了自己的产业,我们国家的一些高校也建设了自己的科技园,这种高校与企业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新做法值得教育界关注,一些国家形成的政府参与、‘官产学结合’的新经验也不可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