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實·事件·寓言

作 者:

作者简介:
周志强,1997年、2003年在北京師範大學分別獲得文學碩士和博士學位,2005年從北京師範大學藝術與傳媒博士後工作站出站;現爲南關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兼任《中國圖書評論》執行主編、天津市美學學會會長;主要從事文藝美學、中國大衆文化和現當代文學研究,代表性著作有《寓言論批評》《大衆文化理論與批評》《漢語形象中的現代文人自我》《闡釋中國的方式:媒介裂變時代的文化景觀》等。

原文出处:
南国学术

内容提要:

“現實主義”原本是一個特指的概念,是科學主義取代了古典主義、取代了宗教的幻象之後產生的文體及觀念意識。然而,從一百六十餘年的文體實踐看,所謂“現實”,可以看作是齊澤克所講的“幻象空間”,“實在界/真實”被這層幻象的窗戶所隔離,人們深陷於想象界與象徵界共同努力打造的“現實城堡”——以各種各樣的精神意識和行爲方式創生人類的“現實世界”之中。這個“世界”,有效地把“實在界/真實”——隔離在外。“現實主義”這個概念一向標榜說是關於“現實生活的真實反映”,但這種“反映”歸根到底是“真實”入侵現實的“反應”,是如何逃避實在界恐慌的結構性策略。傳統的現實主義,從哲學意識說,乃是康德確立的“先天經驗”所創生的“主體”。“現實主義”實際上是一種“現場主義”,即由所謂的客觀再現(白描、細節、典型)而創生出來的“僞装故事在自己發生”的修辭方式。由此,反思傳統現實主義的哲學意識,應該從文體的政治學走向文體的哲學,即不僅把現實主義看作是啓蒙理性的後果,還要把它看作是爲現代社會提供主體感的編碼方式。藉助於此,“現實主義”爲現代社會提供了“全景知識幻覺”,爲人們提供現代社會的掌控感。從弗洛伊德到拉康,都涉及了一個有趣的命题:夢境比現實更真實。祇有認識到“現實”本身乃是“現實主義”編碼的結果,是想象界和象徵界的“媾和體”,纔能重新發現現實主義“反應”機制背後所寓言性呈現的“真實”。現實主義必然也祇能是“寓言”文本,即不斷生產“文本剩餘物”來激活現實介入的“文本行動”方式。那些具有現實主義內涵的文本,歸根到底並非“真實反映”的文本,而是在“反映”的手段窮盡之後,在“過度掩飾”之後,依舊提供了無法用現實主義的編碼完全闡釋或控制的“矛盾硬核”的文本。因此,通往實在界的現實主義必然也衹能是“寓言”文本,即不斷以“文本剩餘物”來引入文本之外的意義闡釋的文本。


期刊代号:J1
分类名称:文艺理论
复印期号:2020 年 06 期

字号:

       “現實主義”原本是一個特指的概念,是科學主義取代了古典主義、取代了宗教的幻象之後產生的文體及觀念意識。然而,從一百六十餘年的文體實踐看,所謂“現實”(reality),可以看作是齊澤克(Slavoj iek)所講的“幻象空間”(fantasy space)①,而“實在界/真實”(The Rreal)則被這層幻象的窗戶隔離,人們深陷於想象界和象徵界共同努力打造的“現實城堡”——用各種各樣的精神意識和行爲方式創生人類的“現實世界”之中。這個“現實世界”,有效地把“實在界/真實”隔離在外。“現實主義”這個概念一向標榜說是關於“現實生活的真實反映”,但這種“反映”歸根到底是“真實”(The Real)入侵現實的“反應”,是如何逃避實在界恐慌的結構性策略。傳統的現實主義,其哲學意識乃是康德(I.Kant,1724-1804)所講的那種“先天經驗”所創生出來的“主體”。藉助於此,“現實主義”爲現代社會提供了“全景知識幻覺”,爲人們提供現代社會掌控感。這就需要重新觀察“現實主義”如何通往實在界意義上的“真實”的方式。在我看來,現實主義衹能是“寓言”文本,即不斷生產“文本剩餘物”(text leftover)來激活現實意義的介入的文本。那些具有現實主義內涵的文本,歸根到底並非“真實反映”的文本,而是在“反映”的手段窮盡之後,在“過度掩飾”之後,依舊提供了無法用現實主義的編碼完全闡釋或控制的“矛盾硬核”(thing of real)的文本。

       一 “瘋狂理性”

       在《事件》這本著作中,齊澤克爲了說明現代理性的絕對性地位所呈現出來的荒唐,引用了劇作家布萊希特(B.Brecht,1898-1956)《三角錢歌劇》中的一句話:“搶銀行和建銀行,哪一個更瘋狂?”②即“與理性自身的瘋狂相比,喪失理性的瘋狂算得了什麽?”③一般來說,人們會認爲搶銀行是瘋狂的,但布萊希特卻認爲:相對於建設一個銀行來說,搶銀行真是理性多了。

       事實上,齊澤克改寫了布萊希特的話語內涵,目的在於讓人們重新認識現代社會的理性神話。按照齊澤克的邏輯,建設一個銀行,要建立貨幣系統和借貸關係,並且建立齊美爾(G.Simmel,1858-1918)意義上的“貨幣社會”。同時,還要建立風險社會,讓人們信赖風險保障體系。另外,還要確立資金投資盈利的方式……在齊澤克看來,這種通過一套複雜理性纔能確立起來的脆弱金融體系,乃是瘋狂的行爲。

       由於西方的銀行多是私人建立的,不妨這樣設想建銀行的瘋狂:如果有一天,所有的儲戶一起去該銀行取錢,該銀行必然會倒閉。人們發現,“銀行”是建立在這樣一種“合理性的瘋狂”基礎之上的:衹要不來算總賬,則萬事大吉。如同阿紅借給阿強200萬元,讓阿強最終歸還20億元,衹要她肯借給阿強100年,阿強是會答應的,因爲那時阿強已經死掉了。按照這一暹輯看,建銀行其實是非常瘋狂的。

       可是,人們平時感受不到銀行的瘋狂,相反,感受到的卻是銀行帶給他們的生活便利。用信用卡、支付寶付款的時候,人們充分地相信銀行最終會通過金融的匯兑系統把錢匯到儲戶的手上。因爲,人們相信銀行的管理者是非常理性的。這樣,就推演出一個有趣的結論:世界上最瘋狂的是什麽?原來是現代生活的理性。

       現代生活的“瘋狂理性”其內涵就在於,它非常完整而有體系地建立了一种脆弱的編碼系統。相對於建銀行,搶銀行仿佛真的很簡單:衹需要工具和相應的“膽大”就可能“一夜暴富”——當然,接下來也將給自己帶來牢獄之災。

       這當然是個笑話,但笑話背後反映出吊詭的道理:人們已經習慣的現實生活,可能沒有想象的那麽真實和穩定;有些現實的東西,可能是建立在高度風險基礎之上的——這就是“瘋狂理性”的境況。

       瘋狂理性滲透到方方面面,如果我們相信一切事情都可以用理性來解决,這本身就是一種瘋狂理性的信念。德國哲學家本雅明(W.B.S.Benjamin,1892-1940)曾經提到過玻璃建築④,這可以看作是對現代建築之瘋狂理性的批判。沿着本雅明的方式推演,人們會發現,玻璃建築暗含着“坍塌”,從而體現出這樣一種現象:越是看起來不適合做建築材料的東西,越有可能成爲建築材料。因爲,它能够獲得一種張力。玻璃本來是脆弱透明的,可是一旦把玻璃搭起來,它又極其堅固一現代玻璃建築材料本身就已經很堅固。但是,玻璃給人帶來的是毀滅感;用這種毀滅感來搞建築,建築就會帶有一種瘋狂理性的美。所有穩定的、永恒的建築,由於用了玻璃這種材料而獲得一種坍塌的幻象。玻璃建築的魅力在於,它預示着坍塌的未來的可能性一它以一個永遠等待坍塌的狀態在你面前呈現建築的魅力。不妨說,正是這樣一種吊詭的美學,構造了瘋狂理性。

       二 夢境比現實更真實

       “現實主義”(realism)在人們心目中多被理解爲關心現實和實際,它作爲一種文藝思潮、文學流派和創作方法在歐美流行始於19世紀50年代。人們賦予了現實主義特定的文體內涵。在這裏,所謂的現實主義,就是僞裝成“現實”自己在故事裏發生的一種叙事方式。這就帶來一個問題:“現實”是什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