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型研究:艺术学研究的新范式

作 者:

作者简介:
孙文云(1979-),女,山东招远人,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学前教育系副教授,主要从事艺术课程与教学论、幼儿音乐教育研究(广东 广州 510665);郭声健(1963-),男,湖南安化人,湖南师范大学美育发展与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艺术课程与教学论、音乐教育学、美育原理研究(湖南 长沙 410081)。

原文出处:
美育学刊

内容提要:

发端于美国的艺术型研究(Arts-based Research),是运用各种艺术形式进行研究的一种新范式。通过分析艺术型研究的缘起与发展、理论基础与价值、步骤与方法和实践应用等方面,可以丰富我们的艺术学研究方法和视野,弥补当下艺术学研究过于偏重思辨而缺少多样性的不足,促进艺术学研究方法的融合发展。


期刊代号:J0
分类名称:艺术学理论
复印期号:2020 年 04 期

关 键 词:

字号:

      2011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印发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中,艺术学正式成为第13个学科门类,下设5个一级学科:艺术学理论、音乐与舞蹈学、戏剧与影视学、美术学、设计学,在哲学思维科学层面充分肯定了艺术在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中的独特地位和作用,标志着艺术学已经成为人文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1]学科门类的发展是建立在科学研究发展的基础之上的,缺乏科学研究的领域并不能成为学科,更不能成为门类。学科门类独立的标志是具有自身独特的研究内容、完善的研究方法和规范的学科体系[2];同理,艺术学作为独立的学科门类必然具备上述标志。艺术学升格成为学科门类后,我国艺术学界在面临进一步完善艺术学科建构的同时,又面临着努力推动艺术学研究方法论从艺术范式到文化范式转型的历史性任务。[3]因为艺术学最初是从美学中分离出来的,其研究以美学方法为主,即艺术哲学的方法。20世纪20年代,腾固认为:“学者态度或根据科学的论证或根据玄学的论证,或纯出诸客观或纯出诸主观,往往与艺术的真髓相离甚远;而艺术家的态度大都是直观的、陶醉的、他们所根据的自己的热情,或自己的体验,以发挥他们所得之秘。”[4]由此可见,研究范式之所以得以发展,是因为它们成功地代表了一个实践者群体中的普遍理解、共同信仰和研究解决方案。然而,当新的信息不能被整合到现有的范式中,或者当问题无法解决时,新的范式很可能会出现并取代它。伴随艺术学科的发展,研究方法逐步倾向于科学的研究,主张艺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主张艺术家“能用相同的分量去艺术地感知和科学地思考”[5]。而腾固立足于中国重整体、感悟的方法,把文化人类学的田野调查方法和考古学的方法引入艺术学研究,把图像学方法和风格学方法、内向观与外向观方法、科学与审美方法结合起来,对艺术进行综合观照。[6]这种研究方法既部分融合了美学方法,即艺术哲学的方法,又体现了艺术学科自身的特点,即从具体艺术出发,以经验为基础,对艺术形式采取观察和描述的方法,进而归纳以实现理论的概括。

      在新的文化背景下,特别是艺术作为一门独立学科之后,如何推动艺术学研究方法的不断融合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需要解决的问题。为此,本文介绍西方当前应用较多的艺术型研究,以期对当今我国的艺术学研究提供启示与参考。

      一、艺术型研究的缘起与发展

      艺术型研究(Arts-based Research)源于科学研究和艺术创造,并伴随着后现代方法在研究中运用的历史背景而产生的。“艺术”(art)和“美感”(artisitic)在学术研究中的运用可以追溯到1914年至1940年。[7]例如,瑞士心理学家荣格提出艺术形象作为探究(art imagery as inquiry)[8],开展了自我探索的模式;1940年,美国哲学家格林(Green,T.)为了表述艺术家参与研究过程,使用艺术探究(artistic inquiry)这一术语;20世纪下半叶,“艺术作为研究”(art-as-research)开始被科学界定为排斥二元论和实证主义的真理、科学的概念,这一转变可以被认为是学术研究可接受的扩展方式[9];1975年,艾斯纳(Eisner,E.)开始介绍艺术型教育研究(arts-based education research,简称ABER),他是将艺术应用于研究过程的最重要的支持者之一。[10]20世纪90年代,艺术型研究成为一个新的方法论流派。1993年,艾斯纳在斯坦福大学的教育活动中提出艺术型研究这一术语;1998年,麦克尼夫(McNiff,S.)出版了《艺术型研究》(Art-Based Research)一书,他认为艺术型研究包括所有使用艺术过程作为调查和了解方式的实践。巴龙(Barone,T.)和艾斯纳将艺术型研究看成一种研究的方法,它利用表达形式的能力去捕捉影响我们所了解以及如何生存的生活品质。[11]利维(Leavy,P.)将艺术型研究定义为“在社会研究的所有阶段,包括数据收集、分析和表达在内的各个学科的定性研究者使用的一套方法工具”。[9]由此,艺术型研究作为一种研究方法逐步得以发展,并在其他学科领域开始运用。

      新世纪以来,艺术型研究作为一种新出现的跨学科研究方法,发展十分迅速。究其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首先,相关教育政策的完善与发展对推动艺术型研究具有重要作用。200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在《艺术教育路线图》(Road Map for Arts Education)中提到支持艺术的前提是:艺术提供了一种有用的调查和了解手段,并认为每一位儿童和成人具有受教育的权利。从而为艺术作为研究方法奠定了政策基础。其次,艺术领域、教育领域和其他领域的许多研究者都在做艺术型研究的相关工作。例如,在艺术型研究中出现了大量的研究术语(具体参见表1)①,这也表明了艺术型研究生成性强,包含较多要义。

      最后,新教材(专著)、新研究层出不穷。文献研究数量和质量的增加促进艺术型研究在学术界的影响迈上新的台阶。例如,2005年,保罗(Paul,J.)在其著作《研究哲学介绍与教育和社会科学批评》(Introduction to the Philosophies of Research and Criticism in Education and the Social Sciences)中介绍了包括艺术型研究在内的九种不同的哲学观点;2008年,艺术型研究的重要事件是《艺术定性研究手册》(The Handbook of the Arts in Qualitative Research)的出版,该书对树立艺术型研究地位具有重要作用;2009、2015年,利维出版的《方法符合艺术:艺术型研究实践》(Method Meets Art:Arts-Based Research Practice)系统阐述了艺术型研究以及在艺术相关领域的使用;2012年巴龙和艾斯纳出版的《艺术型研究》(Arts Based Research)为扩大社会科学中的定性研究领域提供了一个框架,将艺术作为更好理解和思考重要社会问题的手段。

      

      二、艺术型研究的理论基础与价值

      艺术型研究自20世纪产生以来,在艺术领域、教育领域和其他领域迅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归结于它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和它独特的价值意义。

      (一)艺术型研究的理论基础

      艺术型研究在产生、发展的过程中,借鉴并建构自身的理论依据。其中苏珊·朗格的符号美学理论是其重要的理论依据,伽达默尔的解释学是其重要的方法论依据,阿恩海姆的艺术视知觉理论是其重要的思想根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