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先锋艺术是视觉文化中最有挑战性,也最有创新活力的一部分。一方面,当代先锋艺术植根于视觉化的社会变迁之中,植根于形象、主体、身份、欲望、记忆和想象的建构之中,是当代视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它不仅是观看者寻求信息、意义与快感的领域,而且是理解公共生活中的矛盾、意义竞争与抵抗的场所。另一方面,当代先锋艺术对新兴视觉装置、视觉形象与视觉化效果的迷恋,在促进装置、影像与多媒体艺术发展的同时,不仅突破了既有的视觉符号体系,而且成功挑战了现代艺术及其美学阐释的边界。这就需要我们拓展艺术与艺术史研究的边界,在视觉文化的视野中对其问题进行回应。 此处的视觉文化具有双重意义,它既是以视觉符号、视觉技术为媒介对视觉化世界的重新描绘,也是艺术史、影视理论、媒体分析和文化研究中新的理论路径。简言之,它既是研究对象,也是研究方法。作为方法,它是一种跨学科的整合研究。本文的视觉文化研究主要涉及三个关键词:形象、表征与视觉性。形象是视觉文化的基本单元,它广泛存在于当代先锋艺术中,从二维的平面图像到三维空间的立体形象,从静止的图形到动态的影像。表征是赋予视觉感知以意义的符号化过程,旨在突出形象在当代先锋艺术中的生成过程及其隐含的视觉意义。形象与形象的表征把我们引向了复杂的视觉观看模式,一种隐含在视觉表征中的看与被看的结构性关系,即视觉性。它往往既投射又预设了一种观看世界的图式。这种图式决定了我们看什么,如何看,如何能看,如何被允许看与被看。① 一、何谓当代先锋艺术 “先锋艺术”之名是来自西方学术界的舶来品。在西方艺术史的叙事逻辑中,先锋艺术概念有狭义、广义之分。 狭义上的先锋艺术是现代艺术史中一种激进主义的风格和反叛思潮,是“第一个反对艺术体制以及自主性在其中起作用方式的运动”②。作为描述性的历史分期概念,它包括以欧洲为中心的历史先锋派和以美国为中心的新先锋派。③作为规范性的逻辑概念,先锋艺术包括政治先锋与审美先锋两种思潮:“一种是服务于政治革命的艺术家先锋,亦即圣西蒙主义者或傅立叶主义者意义上的先锋,另一种是满足于一项美学革命计划的先锋。在这两种先锋中,简要地说,一种是想利用艺术改造世界,而另一种是想要改造艺术,认为众人一定会跟随他们”④。 广义上的先锋艺术内在于审美现代性的反叛逻辑之中,是现代艺术的先驱者。它是一种勇往直前、不断探索的气质、精神与态度。如弗雷德里克·卡尔所言:“‘先锋’就是走在前面的人,是任何现代主义的先驱者。但是,‘先锋’在短短的一个时期过后就会退却,被人皆熟悉的东西所同化,我们把这个东西称为‘现代’。”⑤在此意义上,现代艺术史上任何时期都有先锋艺术的存在,它总是站在现代艺术的最前沿,以激进的形式实验、观念冒险和震惊美学风格讲述自己的故事。本文认同这种富有弹性和开放性的理解。 早在1994年,王蒙就提出了“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先锋”观。先锋艺术的创造源于“文化心灵与艺术精神的大解放,并以此为驱动而冲破习见的艺术规范创造出与众不同的作品。它本身具有挑战性、试验性”。⑥陈思和也认为,先锋艺术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先驱。一方面,先锋艺术内生于五四以来文化变革的思潮之中,以积极的先锋姿态探索各种艺术存在的可能性,并以激进的审美精神批判威权体制、保守主义价值观与文化上的媚俗。另一方面,它又明显受到西方19世纪以来各种文化艺术思潮的影响,具有内在的复杂性与矛盾性。如其所言:“中国的先锋精神本来就是混迹于浪漫主义的恶魔性、唯美主义的颓废性以及现实主义的启蒙和批判,甚至还有自身文化传统中的反叛因素,杂糅成一种以反叛社会反叛传统为主要特点的文艺思潮,其先锋品质不可能是单一的构成。”⑦ 如此理解,先锋艺术在中国已经有一段历史了。一般而言,这段历史可以分为两个时期。 一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时期的先锋艺术,从五四新文化运动开始一直到“文革”结束。它的视觉表征模式以革命现实主义为主导观念,以革命叙事为视觉逻辑。在社会革命与思想革命的双重氛围中,这个时期的先锋艺术更偏向于政治先锋。它崇尚写实精神,积极介入社会,希望用艺术精神鼓舞大众不断前进,实现救亡与启蒙的政治目的。这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与文化使命感,使当时的先锋艺术具有另类的先锋精神。“先锋”首先是革命的旗帜,然后才是艺术的观念。 二是“后革命”时期的先锋艺术,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后革命”既指革命之后的艺术,也指对革命艺术的重构。这是积极地挑战现实主义观念,进行各种形式实验与观念探索的时期,更偏向审美先锋。在20世纪80年代,中国美术界习惯称它为“前卫艺术”;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伴随“当代艺术”观念在国际艺术界的普遍认可,中国美术界改称它为“当代艺术”。美术界命名的前后变化至少说明了两点:我们的视觉艺术话语普遍受到西方艺术观念的影响;社会变迁与本土经验促使先锋艺术的重心从先锋性转向当代性。 鉴于美术界所言的“前卫艺术”与“当代艺术”概念指涉的是同一种视觉艺术,我们在本文中统一称其为“当代先锋艺术”。与第一个时期的先锋艺术不同,它不是以集体的政治眼光,而是以个体的审美眼光,审视这个时代与世界。所谓“集体的政治眼光”是指艺术界中的行动者倾向以集体的名义、政治化的认知视角和戏剧化的视觉结构来观看社会事件,书写宏大叙事。换言之,创作者与接受者不是根据个性化的视觉经验来感知此时此刻、正在变化的世界,而是按照他们共享的政治图式,如其所知地表征“应然”的世界。所谓“个体的审美眼光”是指艺术家喜欢以个性化的审美体验和多元化的表征手段来书写自己所看、所听、所感的世界,用微观叙事的方式实现审美批判的艺术效果。换言之,它不是以“大我”的目光来审视并表征世界,如人道主义、阶级斗争、民族解放等视角,而是以“小我”的眼光如其所见、所感地观看并表征世界。前者的视觉经验是集体的、政治的、理想的,后者的视觉经验是个人的、审美的、现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