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由于对教师知识分享者身份的熟知与深信,教师个体间知识隐藏行为时常不被关注与了解,被视为教师专业“标出项”①,被主流专业话语定性为非常态行为。探讨教师个体间知识分享的论者和文献较多,探讨教师个体间知识隐藏发生机理与矫正策略的则较少,将教师个体间知识隐藏与专业权力纷争、专业利益冲突相互关联的文献则更少。偶有教师社会学视角的分析②,也往往湮没于普通专业知识论和普遍专业方法论的雷同性探求之中。尽管一些论者研究知识分享也是基于知识隐藏的危害③,然而这些研究所关涉的主体——教师,又都是同质化的,忽视了不同教师个体间的差异。 事实上,诸多论者和文献中“教师作为毫无保留的知识分享者”这一先验设定,忽视了教师知识行为的众多枝节性问题,时常导致专业伦理层面的理想化叙事与教师个体间敏感、复杂的“权力·利益”关系之间形成巨大反差。尤其当教师置身高竞争性专业情境时,理想化的知识形象与现实绩效评价要求之间的不一致,常常导致教师在选择知识行为时充满纠结与矛盾。随着纠结与矛盾的加深,教师个体间知识分享意愿降低,知识隐藏问题则可能突显。基于这一理路,将知识隐藏纳入教师专业视域,对其发生机理进行细粒度、多维度识别,不仅有助于超越教师作为知识分享者的刻板印象,扬弃与之相关的老套因果关系链,还有助于从身份资本和专业资本的复杂关系中,准确诊断并移除教师个体间知识分享的种种阻碍。 一、教师个体间知识隐藏复杂性检视 康纳利(C.E.Connelly)等学者将组织中个体的知识隐藏界定为“面对同事提出的知识需求,有意保留和隐瞒知识的角色外知识行为”,“具有识别特征模糊、理性与非理性交织、非可视化、低利他意愿等特质”。④尽管知识隐藏与知识分享阙失紧密相关,但二者遵循不同的发生机理,并不构成简单对立。这不仅因为个体在知识分享的同时也可能在进行知识隐藏,更因为作为一种心智过程,知识隐藏背后存在“有意”行为。一位教师没有进行知识分享,可能是由于缺乏可分享的知识,或缺乏可分享的机会和平台。由于不存在“有意”,该教师的不分享行为不能认定为知识隐藏。 (一)具体方式:从知识信息源到知识应用策略 一般认为,专业知识集中体现为专业实践中的各种关联或效应,从最初的知识信息源检索到最终付诸实践应用并获得应用效果反馈,其间存在诸多实践节点,其中任一节点都可能发生知识隐藏。基于这种认知,教师个体间知识隐藏的具体方式大致可分为四种: 一是隐藏知识的信息源。出于利己考量,掌握知识信息源的教师个体有时并不具有向其他教师个体分享知识的意愿。他们不仅会隐藏自身知识来源,还会隐藏外部知识源、数据库或资料库,拒绝透露信息、资料检索平台,或拒绝分享信息源检索策略。他们还可能隐藏事实性知识,拒绝分享知识的符号表达方式,对知识的载体与介质进行掩饰,有意不告知或保留其重要部分。 二是隐藏知识的获取过程。这主要包括:(l)隐藏数据抽取规则,遮蔽对象特征、对象解析、知识关系或图谱建构过程;(2)隐藏知识转化过程与知识价值识别技巧,在介绍这些过程和技巧时表现出拖延、敷衍;(3)拒绝分享对知识的创造性理解,拒绝解读创新性专业操作规程;(4)为实现知识垄断,有意控制知识流动与流通过程,在自我与他者之间设置认知障碍,隐藏关键专业知识之间的联结作用,或隐藏知识要素间联结关系的改变,导致知识的递归生成过程受阻。 三是隐藏具体的知识成果。具体表现为隐藏知识数量、质量及知识细节;对知识进行过滤、稀释,只分享易得的事实性知识而隐藏面向应用情境的条件性知识;拒绝提供知识地图或拒绝透露知识分类标准;利用格式和计算方法的差异性,制造知识不兼容,或用表达“意见”的形式隐藏客观知识;只分享与其他教师个体多有重叠的知识,用一致性或相似性隐藏异质性;拒绝就知识成果进行价值沟通。 四是隐藏知识应用策略。例如,在应用过程中规避深度交互,隐藏知识应用诀窍,对知识应用必备的先行经验或应用后的效果反馈讳莫如深。又如,隐藏知识挖掘工具、计算步骤与分析方法。再如,拒绝分享深度的专业问题解决策略,只分享普通技术指南或不成熟的应用建议,或有意做出敷衍性策略表达,在策略表达时舍弃策略应用的情境属性。 (二)本土意涵:教师个体间知识隐藏的脸面之维 教师专业知识既与博学、涵养等身份特质相关联,又是一种博取脸面的资本。知识储备、知识偏好、知识水平和知识地位等构成多维度、复数样态的教师脸面。当私己专业权力与专业利益遭受芟夷时,不利的专业情境会反复激发教师的脸面意识,导致个人优先、自我中心萌蘖。在现实专业实践中,一些教师对利益至上的不良风气存在错误认知,由此陷入过多的脸面纠缠。他们将专业知识及与之相关的身份、地位与个人脸面视同一体,主观认为自己理应获得更高知识收益,因收益低于其他教师而将内心的失望转化为外在的知识隐藏。 脸面又与“面具”相关,学会戴着“面具”进行表达向来是本土教师文化既微妙又发达的构成。哪怕逢场“表演”,也要求逼真。从这个角度看,教师无疑是一个“表演”天赋较强的专业群体。每逢遭遇矛盾、冲突,便戴上面具,将真我(至少是部分真我)隐藏起来被视为专业日常生存法则。基于脸面的撑持,逞口舌之快这种低级心智变得极不明智。为规避不必要的专业风险,教师个体间擘肌分理地知识表达愈发难见,将已知和盘托出被视为“职场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