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4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4203(2019)08-0018-09 回顾与前瞻,是2018和2019年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各研究领域的热门话题之一,教育领域以此为主题的会议也高频出现,蔚然成风。因为这两年,是中国的纪元性大年——2018年标示新中国改革开放启动40周年,2019年标示新中国成立70周年。这是文化和社会意义上的中国时间,而非全球性的世界时间。在这个文化历史性时刻,中国各个研究领域,包括很多个人,都不禁驻足,回望来路,远眺未来,用心之眼追忆、寻视意义之光,思考、判断未来的精神朝向。其实,“日三省乎己”是中国人久远而日常的意义获得方式,几乎每天,做每件“大事”前,我们都近乎自动化地进行回顾与前瞻,三思而后行。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回顾与前瞻是时间现象,更是意义找寻的精神实践。 时间是亘古的哲学难题。直到20世纪前,西方哲学界对时间的思考一直围绕三个基础性问题而展开:时间是超验的还是经验的?是外在的还是内在的?主观的还是客观的?海德格尔尝试突破上述主客二分的思维方式,对上述三个问题作出全新的回答:第一,时间是存在意义问题,不只属于此在或人;第二,时间不是人的内在意识现象,而是存在的境遇性绽开;第三,时间比一切主观性与客观性“更早”存在。[1]采用回到日常生活这一现象学思路,他详细论证了意义世界的时间性本质是“在诸种绽出的统一中到时”[2]。2007年,芭拉德在她以量子力学哲学为基础建构的能动实在论(agential realism)中提出:第一,时间不可以用主—客、内—外二分的方式进行思维;第二,时间是宇宙万物共生的要素;第三,时间不只是存在境遇的绽开,而且是宇宙现象——时—空—物(人)不断形成的活力。[3] 本文以上述理论为起点,尝试运用现象学方法,回到社会日常生活现象本身,发现回顾与前瞻向我们敞开的意义世界的时间特征及其在意义世界建构中的重要作用,并在此基础上探讨这一尝试可能带给我们的德育新视野。 一、意义世界的时间特征 谈到时间,出现在我们头脑中的可能是钟表的指针,是日升日落的朝夕变换,是寒来暑往的四季轮回,是“时间一去不复返”的无奈叹息。这种时间观把时间看作外在于人的一种客观存在,人在其中展开自己的生活。实际上,当我们仔细回味回顾与前瞻这类生活中的时间现象时,会发现时间是意义世界的内在组建因素,它伴随生活意义的涌现或者降临,有着全然不同于上述客观时间的特征。 1.回溯性和叠加性 回顾作为日常生活中意义的组建现象,向我们揭示着意义世界的时间不是消逝的,而是累积的;不是朝向未来,而是朝向过去。 海德格尔批判流俗的时间观念,认为由“昨天而今天、由今天而明后的时间观念实际上只看到了时间的持续性特征”;柏格森认为这“只是空间的鬼影在思索意识上作祟”[4],是用量化的思维来思考“完全性质式”的时间,是把时间想象成一条可以切割成无数个过去、现在和将来并排列起来组成的直线,没有看到意义世界中时间的质性特征。 在意义世界中,过去、当下和将来这些说法,只是极限思维的概念,事实上并不存在一个孤立的可以与最近的过去、将来分割开来的当下时刻。因为我们说的当下此刻在我们说时已经融化、渗透进过去并成为新的过去。柏格森认为,时间“只是种种性质的陆续出现;这些变化相互渗透、互相融化,没有清楚的轮廓”。[5]正是看到本真时间的这种前后相融、相互渗透的特点,海德格尔打破流俗,提出“统一到时”的时间观,强调过去、当下和将来在存在论意义上的内在融合与统一性,并将这种时间上的统一性作为存在意义绽出的本源性前提。如他所言,“只有当此在如‘我是所曾在’那样存在,此在才能以回来的方式从将来来到自己本身。此在本真地从将来而是曾在”[6]。 发生过的事、体验、认识、美感,包括“看”过的书,“听”过的故事,充溢着人的意义世界。在回顾的寻视中,过去不断回到当下的体验,加入当下。这是意识能够通过回顾搜寻到的,那些意识无法搜寻到的过去则沉入无意识之海,成为下意识、自动化行为的构成因素—— 一些在过去重复多次而成为习惯的观念、思维、动作中都包含着这些因素,并以这种方式对人的意义世界产生影响,成为意义世界的资源宝库。所以在意义世界中,时间没有消逝,而是累积着成就当下的此在。如海德格尔所说,“‘只消此在实际上生存着,它就从未过去,反倒总在‘是我所曾在’的意义上曾在”[7]。 需要注意的是,当我们如上这样说时,不能把过去想象成堆放在一个房间里等待启用的货物。因为时间是不占据空间的,是类似波性而非粒子性的存在。柏格森明确提出时间瞬间的融合性特征,强调“内在绵延的瞬间并不是外在于彼此的”[8],而是“含有相互渗透的意思”[9]。在这个意义上,所有的过去、当下和将来在量子力学意义上相互叠加纠缠在一起,难分彼此。 也正是因为意义世界中时间的回溯性与叠加性特点,回顾得以成为意义组建的日常时间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