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举制度的复合化:基于第三波民主化国家的实证研究

作 者:

作者简介:
包刚升,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上海 200433

原文出处:
政治学研究

内容提要:

选举制度是第三波民主化国家的一项重要制度设计。比例代表制尽管是在第三波民主化国家分布最广的选举制度,却并没有普遍地导致极化多党制。这是因为采用比例代表制的大多数第三波民主化国家选择的是复合型的比例代表制,即通过缩减选区规模与设置政党当选门槛,来降低选举制度的比例代表性程度,从而避免政党体制的碎片化。进一步说,在第三波民主化中,不仅是比例代表制出现了复合化的趋势,而且选举制度在整体上都出现了复合化与合流的趋势,包括多数决定制向其他选举制度的转型、混合制选举制度的崛起以及比例代表制的复合化,其目的是通过选举制度设计来更好地实现政府效能与代表性之间的平衡。


期刊代号:D0
分类名称:政治学
复印期号:2019 年 12 期

字号:

      在世界近现代政治史上,德国魏玛共和国(1919-1933年)民主政体的崩溃,算得上是学术界的一个公案。有学者认为,正是比例代表制的选举制度,使得魏玛共和国走向了极化多党制,从而导致了阿道夫·希特勒和德国纳粹党的崛起①。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尽管后来共识民主理论主张选举制度上的比例代表制优越论②,但仍然有不少学者担心比例代表制会显著地削弱民主政体的稳定性。笔者将这种现象称为比例代表制的“魏玛阴影”。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1974年以来的第三波民主化国家③竟然将比例代表制作为选举制度设计的首选方案。而且,这样做并没有普遍地导致第三波民主化国家政党体制的碎片化。那么,为什么会这样呢?基于对这些国家的经验研究,笔者发现,主要原因是第三波民主化国家的选举制度——包括比例代表制在内——出现了复合化的趋势。而这恰恰是选举制度演化的新现象。

      本文的核心就是要讨论上述问题,全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第三波民主化国家选举制度的类型与分布,第二部分考察这些国家的政党体制,第三部分解读为什么比例代表制并没有普遍地导致政党体制的碎片化,第四部分讨论第三波民主化国家选举制度的复合化趋势,第五部分总结全文的研究结论与理论启示。

      一、第三波民主化国家的选举制度:类型与分布

      选举制度是民主国家主要的政治制度安排之一。过去的研究认为,选举制度设计的合理与否,往往会对新兴民主政体的稳定性与有效性产生重要影响。这项研究考察的是73个第三波民主化国家1974-2013年的选举制度,这里的国家样本来自于作者一项规模较大的跨国研究④。一般认为,根据从选票转换到议席(from votes to seats)的选举公式的不同,选举制度可以粗略地分为多数决定制(plurality)、比例代表制(proportional representation,简称pr)与混合制选举制度(mixed)三种基本类型。根据可信的选举制度编码规则,这里统计了73个第三波民主化国家1974-2013年间民主年份的选举制度类型,见表1⑤。

      表1 第三波民主化国家选举制度的类型与比例(1974-2013)
选举制度国家合计比例(%)
多数决定制巴基斯坦,白俄罗斯,冈比亚,海地,加纳,肯尼亚,黎巴嫩,利比里亚,马拉维,马来西亚,马里,孟加拉国,尼日利亚,塞拉利昂,苏丹,亚美尼亚,赞比亚1723.29
比例代表制阿根廷,爱沙尼亚,巴西,贝宁,波兰,布隆迪,东帝汶,多米尼加共和国,厄瓜多尔,洪都拉斯,吉尔吉斯斯坦,几内亚比绍,捷克,克罗地亚,秘鲁,纳米比亚,南非,尼加拉瓜,葡萄牙,萨尔瓦多,塞尔维亚,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土耳其,危地马拉,乌拉圭,西班牙,希腊,印度尼西亚,智利3041.10
混合制巴拿马,俄罗斯,格鲁吉亚,韩国,墨西哥,塞内加尔,匈牙利79.59
其他阿尔巴尼亚,巴拉圭,保加利亚,玻利维亚,菲律宾,拉脱维亚,莱索托,立陶宛,罗马尼亚,马达加斯加,马其顿,蒙古,摩尔多瓦,尼泊尔,尼日尔,斯里兰卡,泰国,委内瑞拉,乌克兰1926.03
合计73100

      备注:其他是指在1974-2013年间至少经历了一次选举制度改革的第三波民主化国家。

      表l显示,第三波民主化国家在选举制度上的基本特点是:1.73个第三波民主化国家在其民主年份一直采用多数决定制的国家是17个,占23.29%;2.一直采用比例代表制的国家是30个,占41.10%;3.一直采用混合制的国家是7个,占9.59%;4.在民主年份发生过选举制度基本类型变革的国家是19个,占26.03%。总体而言,第三波民主化国家有较高比例采用比例代表制,而采用多数决定制的比例较低。

      基于这项研究的数据库,如果按照选举制度的“国家一年”频数来统计,就会看到比例代表制在数量上具有更大的优势⑥。这项研究根据基础数据库描绘了第三波民主化国家的选举制度在1974-2013年间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的趋势,见图1。该图显示:1.在第三波民主化过程中,多数决定制呈现出不太稳定的增长,在数量上总体保持在低位;2.比例代表制在数量和比例上均呈现稳步的增长,是数量优势最为显著的选举制度;3.混合制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出现了快速的扩张。

      

      图1 第三波民主化国家选举制度的变迁趋势(1974-2013)

      表1数据还显示,有19个第三波民主化国家在1974-2013年间至少经历了一次选举制度改革,具体情况见表2。该表显示:1.在73个第三波民主化国家中,有19个国家经历了25次选举制度改革。⑦2.在第三波民主化国家的选举制度改革中,多数决定制通常是被改革的选举制度类型。24次选举制度改革中,有11次是多数决定制转向其他选举制度的案例,而仅有一个案例是从其他选举制度转向多数决定制的。3.比例代表制与混合制成为两种互相转换频率较高的选举制度类型。表2显示,有6次改革从比例代表制转向混合制,有7次改革从混合制转向比例代表制,一些国家还经历了比例代表制与混合制之间的来回切换。4.混合制选举制度是选举制度改革的首选方案,以混合制为目标的选举改革高达14次。这也部分解释了混合性选举制度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快速崛起。

      表2 第三波民主化国家的选举制度变革(1974-2013)
转出类型 转入类型多数决定制混合制比例代表制
多数决定制菲律宾(1987-1997/1998-2013) 莱索托(1993-1997/2001-2013) 立陶宛(1991/1992-2013) 马其顿(1991-1997/1998-2002) 蒙古(1992-2011/2012-2013) 尼泊尔(1999-2001、2006-2007/2008-2013) 泰国(1992-2000/2001、2011-2013) 乌克兰(1994-1997/1998-2005)拉脱维亚(1991-1992/1993-2013) 摩尔多瓦(1993/1994-2013) 斯里兰卡(1974-1981/2001-2002、2006-2008)
混合制马达加斯加(1998-2006/2007-2008)阿尔巴尼亚(2002-2008/2009-2013) 巴拉圭(1992/1993-2013) 保加利亚(1990/1991-2008) 保加利亚(2009-2012/2013) 马其顿(1998-2001/2002-2013) 尼日尔(1992-1995、2004-2008/2011-2013) 乌克兰(1998-2005/2006-2011)
比例代表制保加利亚(1991-2008/2009-2012) 玻利维亚(1982-1996/1997-2013) 罗马尼亚(1996-2007/2008-2013) 马达加斯加(1992-1997/1998-2006) 委内瑞拉(1974-1992/1993-2005) 乌克兰(2006-2011/2012-2013)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