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的为己之学与今日的为师之道

作 者:

作者简介:
吴全华(1964- ),男,江西南昌人,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学博士,主要从事教育基本理论、教师教育、基础教育改革研究,E-mail:wuqh@scnu.edu.cn。广州 510631

原文出处:
教师发展研究

内容提要:

对于儒家思想,我们既可将其作为一种学术资源,也可将其作为一种认知资源。作为学术资源的儒家思想是一种学术研究的客观文本,而作为认知资源的儒家思想则是通过认知主体与作为认知客体的文本之间的互动,以使其参与到人们日常的认知活动中而成为活的传统。将其作为认知资源,我们会发现,由孔子发轫,并为后世儒家赓续、发展的为己之学,对于深化认识如今强调的立德树人的为师之道和提高师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重拾儒家为己之学的立德成己、学为圣人的道德理想,人生关怀,成己修身、至圣的工夫等方面的思想主张,并将其意涵楔入现今教育话语中的立德树人的为师之道,具有启悟新思的价值。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2019 年 11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G45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319X(2019)02-0065-11

       现代新儒家的早期代表人物梁漱溟认为,中国文化是比西洋文化远为“成熟”的文化,甚至是代表了未来人类文明发展方向的文化。他认为:“孔子学说的价值,最后必有一天,一定为人类所发现,为人类所公认,重光于世界!”[1]梁漱溟的这一预言是极其睿智的,如今,它已得到了验证。自1990年代以来,随着国学热的兴起,我们已由以往排斥儒家思想转向将其视为安顿个体心灵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精神资源。可以说,如今日益为人们所重视的儒家思想是人类精神资源的一大富矿。在这一富矿中,由孔子发轫,并为后世儒家赓续、发展的为己之学,尤为显赫,它是儒家思想的一大瑰宝;它的立德成己、学为圣人的道德理想,人生关怀,成己修身、至圣的工夫等方面的思想主张及其意涵,对于深化认识立德树人的为师之道和提高师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笔者试在重拾儒家为己之学这一精神资源的基础上,阐发将儒家为己之学楔入教育话语中的为师之道的价值。

       一、为己而成己是为师的先决条件和人生目的

       孔子曾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2]孔子这句话是他对古今学习目的的概括。从孔子崇古慕周的倾向,尤其是他的思想主张的整体来看,他主张的学习目的是前者,而不是后者,即他主张的是学者为己,而不是学者为人。孔子的这种学者为己的主张被后人概括为为己之学。当然,孔子为己之学的关键不在于学习究竟是为了自己还是为了他人,而在于这种为了自己的学习,应该学习什么和为了自己的什么而学习。在孔子那里,为了自己的学习应该学仁、求仁,而学仁、求仁是为了使自己成为人。一个人要成为人,就要修己。孔子之所以强调修己的目的是求仁、成为人,是由于他将仁视为人的本质。孔子按照自己对人的本质的设准规定人的本质,即“以仁为人的本质”[3]6。既然以仁作为人的本质,那么,在孔子看来,仁是判断人的标准,或者说只有仁者才是人,才称得上是人,即“仁者,人也。”(《中庸》)①而尚未达到做人标准的人,充其量只是“在具备人的形骸这一意义上称他们为人,而不是在已达做人标准意义称他们为人,”[3]6即他们还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人。而一个仅具人的形骸的人要想成为真正的人,“有一条必由之路,这条路即修己之道;”[3]7而修己之道的“目的仅仅是为了使自己成人,获得崇高的人格和人生价值,此外则别无他求”。[3]8故而在孔子那里,学为自己就是为了使自己成人,其为己之学即成德之学,修己之道就是使自己成德、成人之道。

       孔子的为己之学为后世儒家继承和发扬。孔子之后,尽管儒家彼此间“攻乎异端”的批判精神相当强烈,但是,儒家普遍将以仁为核心的道德规定为人的本质,作为判断人之所以为人的标准。例如,私淑孔子的先秦儒家孟子认为人之所以不同于禽兽的特性在于社会道德性[3]。146在孟子看来,社会道德性是人的本质特征。他说:“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孟子·公孙丑上》)②也就是说,没有恻隐、羞恶、辞让、是非“四心”,即没有仁、义、礼、智“四端”,人就不成其为人,只能算是禽兽。[3]209荀子虽然在人性论上没有将德性视为人性,但他也将道德作为人的社会特性。在荀子看来,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人“有辨”,“所谓‘辨’,就是明于上下亲疏之分、礼义廉耻之别。”[3]146他说:“夫禽兽有父子而无父子之亲,有牝牡而无男女之别,故人道莫不有辨,辨莫大于分,分莫大于礼。”(《荀子·非相》)③东汉儒家王充认为人禽之别在于有无知识,人之所以可贵在于能认识事物、掌握知识。他说:“天地之性,人为贵,贵其知识也。”(《论衡·别通》)④尽管如此,在王充那里,“与知识相比,道德意识对于人来说更为重要。”[3]209宋明儒家或理学家程颢、程颐和朱熹与之前的儒家一样,他们都将道德视为人之所以为人的标准,以纯善的“天地之性”为根本人性。他们系统地探讨了人的道德理性问题,“强调人之一身体现着宇宙本体与道德本体的高度统一。”[3]147在他们的“性即理”的道德人性说那里,“把人的道德理性提升为宇宙本体,并以此作为人之所以为人的内在根据。”[3]148程颢说:“性即理也,所谓理,性是也。”(《二程集》)⑤其理的内涵是仁义礼智信。他说:“仁、义、礼、智、信五者,性也。”(《二程集》)⑥程颐指出:“义礼智信皆仁也。”(《二程集》)⑦与二程一样,朱熹也将道德视为人性,视为形而上的本体。他说:“仁义礼智,性之大目,皆是形而上者,岂可分也!”(《朱子语录》)⑧后世儒家对孔子为己之学的继承和发扬不仅体现为对孔子的以道德作为人的标准这一思想的继承和光大,还体现为他们尽乎一致地将求仁而获仁视为修身之本和人生的根本目的。例如,理学家张载认为:“学者当须立人之性,……当辨其人之所谓人,学者学所以为人”(《朱子语录》)⑨;陈亮认为学为自己的目的是“学为成人”(《甲辰答朱元晦书》)⑩;陆九渊认为:“学者所以为学,学为人而已。”(《朱子语录》)(11)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