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个性教育是对划一性教育的否定。划一性教育是千篇一律的模式化教育,而个性教育则是个性化的教育。个性教育主要是一种教育思想,即尊重人和人的个性,强调良好个性潜能和优势的发掘与发展,主张培养良好个性素质全面和谐发展的人,提倡教育的特色化。个性教育也是一种教育活动,即是培养、强化受教育者的良好个性素质与预防、改造受教育者的不良个性素质相统一的过程,是促使受教育者的现实个性素质向理想个性素质的运动过程,是个性化与社会化、他教育与自我教育的统一体。 [关键词] 个性教育 个性化教育 个性教育思想 个性教育活动 究竟何为个性教育,或者说怎样理解个性教育,这是当代教育研究应予以探讨和切磋的重要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笔者认为,个性教育既是针对划一性教育提出来的个性化教育,也是一种教育思想,又是一种教育活动。 一、个性教育是对划一性教育的否定 个性教育是相对于划一性教育而言的。划一性教育即千篇一律的模式化的教育。它表现为无视或忽视受教育者的个性特点,不顾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具体地区、学校的特殊性,以统一的要求、统一的标准、统一的教育内容、统一的教育形式和方法,塑造同一规格的人才。所以,划一性教育有其不可克服的弊端:第一,划一性具有使教育退化和僵化的缺点。划一性是与无个性相一致的,无个性意味着无特色和无差别;这样的教育无竞争和进步机制可言,它缺乏活力和生机。日本学者香山健一认为:“从文明史的角度看,进步基于差别。单调就是死亡,再生于对比之中。如果没有一点理想的境界,我们的智慧就将冬眠,与此同时,生命力、行动的欲望也将沉睡。追求单一的心理,使人类贫乏。它从共同事业中抹去了每个人的独特因素。”他甚至说:“一切向平等方面迈进的社会,在达到一定阶段的时候,都有出现动机麻痹的危险。”[①]所以说,划一性是教育生命力和活力的桎梏。第二,划一性否定或不重视人的个性和个体的独立价值。尊重人的个性和个体的独立价值亦即提高教育的价值和尊严,活化了教育。因为教育的对象是具有多种不同个性的人,尊重人的个性是教育的应有追求,而教育的活力一定程度上就取决于受教育者有无个性。倘若受教育者是无特色、无特长、无思想,也即无个性的个体,那么,班级、学校无疑就是死气沉沉、缺乏活力和生机的个人的集合体,教育只能是教条的和机械的活动。由这样的教育培养出来的人,必定是缺少良好个性素质的“标准件”。由这样的个人组成的社会便是千人一面、单一的无生机和进步机制的灰色世界。香山健一指出:“模仿、注重数量和划一时代已经终结。创造力、重视质量,以及个性的发展是新时代的要求。教育必须适应这一要求。……破除划一性,促进个性化”。[②]而个性教育正是破除划一性,促进个性化的教育。 个性化教育包括以下四层含义:一是指教育的人性化、人道化(即英语对应词Personality,humanity,俄语对应词лнчностъ,Гуманностъ);二是指教育的个人化或曰个别化(即英语对应词Individualization,俄语对应词Ннднвндуалнзацня)(包括教育应考虑个人的生理、心理、年龄特点,考虑个人的天赋、特长、兴趣、爱好,考虑个人的社会志向和职业选择等);三是指教育的特色化(即英语对应词Iidividualization,俄语对应词Ннднвндуалъностъ)(包括有个性特色的培养目标、专业设置、科研优势,有个性特色的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等);四是指培养良好个性素质全面和谐发展的人[③]。可见,个性化教育具有划一性教育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它“总是包涵了即使是最好的单一化的优点,避免了它的缺点、退化和僵化。”[④] 个性化教育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如果说近代化、工业化所需要的是千篇一律的“标准化”人才的话,那么现代社会的信息化、国际化、人性化则急需创造性和多样性的人才。创造性和多样性人才是现代社会生机勃勃、丰富多彩的保证,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条件。尤其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既需要具有鲜明良好个性的人,又为人的个性化提供了条件。 笔者认为,划一性是中国当代教育的根本痼疾之一。中国当代教育面临着许多困惑,其中传统教育的根深蒂固、“应试教育”的屡禁不止是其主要问题。所谓传统教育指的是历史沿袭下来的陈腐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行为。所谓“应试教育”是一种以片面追求升学率为唯一目的的教育。二者虽有不同表现形式,但实质都是划一性教育。要变传统教育为现代教育,应“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就必须从根本上破除教育的划一性,推行个性化。个性教育就是针对划一性教育提出来的,是对划一性教育的彻底否定,也是对传统教育和“应试教育”的否定。 二、个性教育主要是一种教育思想 变划一性教育为个性教育关键是教育思想的转变。个性教育主要是一种教育思想或教育观念。其主要教育思想如下: 1.尊重人和人的个性。尊重人和人的个性是个性教育的最基本理念。这是由人的价值和地位以及教育自身的本质特点决定的。 关于人的价值和地位早在古希腊罗马时期便有“人是目的”、“人是万物尺度”的说法。后来,康德又提出“只有人类”才是“自在目的”[⑤]的理论。日本学者池田大作则认为,人的“生命是尊严的。就是说,它没有任何等价物。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它。”[⑥]马克思主义更进一步强调:人才是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生产力的拥有者和体现者;人是社会的主体,社会是人的社会。我们认为,社会的一切均是为了人——发展科学技术为了人,教育为了人,生产消费为了人,经济、政治归根到底也是为了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的,是为了提高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平,从根本上改善人的生活质量;共产主义“不仅满足社会成员的需要,而且充分保证社会全体成员福利和自由的全面发展。”[⑦]共产主义不论是作为学说、作为运动,或作为文化、作为制度,都是为了人的解放、人的生活、人的良好个性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总之,社会的“任何一种解放都是把人的世界和人的关系还给人自己。”[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