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现代之“别”

作 者:

作者简介:
王建疆,上海师范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 200234)

原文出处:
江西社会科学

内容提要:

别现代理论在西方现代、后现代话语中穿行,受到美欧国家学者的重视,并以机构的形式在美欧国家安营扎寨,其表面现象是本土话语的国际化,但深层原因却在于别现代理论对社会形态和历史发展阶段的精准概括,对许多重大理论问题作了全新的探讨,从而在本土现实中生成有别于西方现代、后现代的思想和理论。别现代的“别”与“后理论”“后真相”“复数的现代性”作了切割,具有复句和反转批评的功能。别现代从现实出发的理念和方法,构成解剖中国问题的一个切口,也因此而形成了中西对话的端口。别现代理论的实质性创新很多,但最主要的创新还在于其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反思和批判伪现代的理论主张和求真的价值追求。


期刊代号:J1
分类名称:文艺理论
复印期号:2019 年 11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I0-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18X(2019)06-0082-09

       别现代理论已经产生了国际影响。2017年,美国佐治亚州西南州立大学成立了“中国别现代研究中心”(CCBMS),2018年底,欧盟成员国斯洛文尼亚普里莫斯卡大学已决定成立别现代主义研究中心(CBMS),这是空前的国际学术事件。因为近代以来的中国学者尚无一人因为自己的某个观点而被西方学者自主建立专门的研究机构来加以研究的。这不能不说是理论创新、学派建设、国际话语权构建方面具有典型意义的学术事件,也是完全出乎预料的事件,是一种意外的收获。研究这一意外的收获,对于增强理论自信、文化自信,创造本土而又具有世界意义的中国哲学和人文学科包括美学,走向世界,引领世界,具有重要的启示。

       一、别现代何以成立

       任何一种理论,尤其是本土性的理论,要想获得国际认同,并非易事。否则现实中我们就不会长期以来一直再三强调要理论创新。别现代理论之所以能与现代、后现代并驾齐驱,就在于以下原因:

       首先,中国的社会形态不是后现代。后现代是西方后工业时代社会形态的表征,是资本主义进入高度文明后的社会形态。在物质、制度、思想意识上都具有为第三世界国家包括中国望尘莫及之处。比如,中国尚有两千万人口没有脱贫。两千万人口是7个斯洛文尼亚这样的欧盟国家的总人口。再比如,先秦以来的户籍制至今仍在约束着中国人,尤其是对那些“北漂”“广漂”们,即户籍对数以千万计的外来务工人员构成实质性制约,使他们在就业、子女受教育、社会保险诸多方面受到限制。再比如,按中纪委和监察委通报的170多万被起案的贪官污吏的个人口供、忏悔录来看,不少犯案官员为了能有更多子嗣继承大位而拼命包养情妇、私生子女、繁殖后代,就是典型的前现代宗法制思想意识。以上三个方面难道是西方后现代社会形态?不是,绝对不是。因此,果断地抛弃用后现代来给中国社会定性的做法,就是实事求是,是从中国的实际出发的科学态度和理性精神,而非跟着西方学者甚至跟着几个西方学说的贩卖者亦步亦趋的模仿。

       其次,思想方法有别。后现代以反思和批判工业文明带来的人的异化、工具理性泛滥对人类的危害为己任,主张多中心主义和多元文化,倡导生态文明,解构权威、解构中心、批判理性、结束宏大叙事,以“千高原”否定高原,以“块茎”离散主干,以“生成”代替现成,以“延异”解构确定,以“星丛”取代唯一,等等,共同构成一种新的历史使命和新的思潮。这种历史使命和新思潮本身建立在真实性基础上,而非建立在虚饰、媚俗、媚权、媚威的基础上。相比而言,当代中国所谓的后现代除了在艺术手法上借鉴西方后现代之外,在现实生活中更多地呈现出伪饰、媚俗、媚权、媚威,伪劣虚假到处都是。这一点可以以国家“315打假日”或“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为明证,更有“全国电讯防欺诈宣传月”和“全国金融安全宣传周”为佐证,说明伪现代的大行其道和国家打假、防假的打不胜打,防不胜防,反证了我们与真正的后现代相去甚远。

       再次,后现代对中国文艺的影响已经到了必须甄别的程度。后现代的理论在西方本来是反思批判的理论,是自反式理论,也就是自我批判理论,而到了中国却与前现代的思想和制度和谐共谋,产生了比前现代更前现代的社会理想、文艺思想、美学思想。尤其是西方后现代的解构中心、结束宏大叙事、反崇高的思潮被当代中国学者和艺术家利用后,成为反对共同价值,反对现代性,反对现代化的借口。最典型的就是张艺谋的蜚声海内外的大片《英雄》,以消解刺秦英雄,歌颂秦始皇为主旨,导演了一场前现代的甚至是反人类的“法西斯美学”[1]盛宴。其惨重的历史教训说明,后现代既可以被用来揭露伪现代,反对前现代,也可以被用来包装伪现代,复辟前现代,甚至与人类共同价值相背离。因此,当代中国的一切学说或理论建设就不得不首先考虑从社会形态出发,而非从西方的理论出发。从中国的社会形态出发,实事求是,就会以眼见亲历为思想的源头,就会从现实中感受到问题,进而思考、解决问题。相反,如果从西方理论出发,尤其是从被译介和过滤甚至改装过的西方理论出发,就会脱离中国现实,把西方的问题当成中国的问题,得出错误的结论和错误的导向。

       最后,中国目前还不是现代社会,更不是后现代社会的定性也来自中共中央十九大报告。该报告认为,中国仍属于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尚未实现现代化,直到2035年才有望实现基本的现代化。因此,抛弃中国是后现代社会和已经现代化了的谬说,是一次思想解放。这个思想解放必然会带来出人意料的收获。

       别现代理论①是在“后理论时代”“复数现代性”“后真相时代”的理论包围中脱颖而出的。所谓后理论,即认为“理论已死”,我们已经进入不需要理论,也无法建构理论的时代。这一理论也许是对西方后现代社会理论生态的描述,但就中国来说却未必合卯。因为中国与西方不同,不是理论过剩,相反,而是理论欠缺。那些“是中国哲学还是西方哲学在中国”或“是中国美学还是西方美学在中国”的诘难以及所谓的“失语症”,都在说明当代中国学术真正缺乏的就是原创性的理论。因此,一个理论欠缺的国家跟着理论过剩的西方走,就必然会得不偿失。

       就所谓的“复数的现代性”而言,别现代理论的最大创新在于,虽然也用了“现代”二字,但它根本上不承认现状是现代的,相反,它认为现状现代性不充分、不具足、真伪难辨,因此,别现代主义就是区分真伪现代性,然后建立真正的现代性。那种以“复数”来修饰全球各种各样现代性理论的做法也许对其他国家有效,但对中国而言却未必如此。理由很简单,一个连现代化都没有实现的国家,又怎么会属于复数现代性国家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