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与答:人文精神·文化基因·文学批评

作 者:
南帆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文论报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J1
分类名称:文艺理论
复印期号:1995 年 06 期

关 键 词:

字号:

      问:近时,不少刊物参与了“人文精神”的讨论,许多理论家自愿卷入这个话题。可是,在另一方面,人们对于这个概念的使用似乎准备不足,一种概念的内涵尚未得到确认就先行成为公共话题。或许,这些现象后面包含了某些更为深刻的原因?

      答:的确有着较为复杂的原因。不消说,“人文精神”这个话题富有学术意义:这个概念的初始涵义和首倡者,它的演变史,它为宗教史、思想史或者哲学史所带来的转折,它在今天的语境之中几种定义,如此等等。可是,对于目前的中国文化说来,这一概念的流通并不是学科逻辑的必然结果。在学术范围内,宗教史、思想史或者哲学史的现状并未使这一概念重新成为聚焦点。在我看来,这一概念的频繁露面更像是一批知识分子对于自身处境的应答。这一概念的某些内涵——包括字面联想——使他们深为触动,他们觉得可以借用这一概念作为核心,表述心中的许多想法,找到谈论问题的共同层面。所以,尽管人们还没有一个共同认可的“人文精神”辞条,但这一概念已经按照人们的基本领会而得到反复使用。这一概念所能展开的思想基础比它的确切定义还重要。

      哲学、文学、艺术、宗教、史学等这些人文学科表明,“人文精神”的涵义肯定包含了人的精神丰富性、信仰、自由思想、审美这些内容,包含了承传这些内容的文化传统。目前,一批知识分子察觉到,精神的价值正在周围急剧下跌。这一方面体现为民族文化的贫瘠——体现为文学、艺术、哲学、史学乏善可陈;另一方面,这还体现为人文精神研究机构的困难和人文科学知识分子的菲薄待遇。这个时候,一批知识分子亮出了“人文精神”的旗帜。他们通过这个旗帜为自己定位,激励和鞭策自己,并且使之成为抗拒市侩哲学的盾牌。所以我才说,目前这一概念的功能意义超出了它的学术意义。

      问:那么由你看来,“人文精神”的提出指向了什么样的文化背景?

      答:由我看来,“人文精神”很大程度地指向了附属于商业社会的价值准则。它是用人的精神解放、自由、丰富来抗拒物欲的奴役和金钱的盘剥。毫无疑问,商业的引进对于中国文化——我暂时不想谈论中国经济——具有巨大的意义。商业社会为个人创造了更多的自由和更大的活动范围。退一步说,如果可能拒绝金钱,退出市场和主雇的交易原则,人们就赎得了自由身。这在封建时代是不可能的。尽管如此,人们不能不从另一方面看到,商业社会同样会产生巨大的奴役乃至专制。拒绝金钱谈何容易。金钱的奴役未必都带有暴力,更多时候,它的俘虏形式是快乐的,而且还伴随着自由的表象。

      “人文精神”企图围绕着人的价值提出一套选择的依据。精神,主体,个性,人性,自由,思想,激情,这些都成了与金钱迥不相同的另一些尺度。按照我的想法,“人文精神”的提出不必也不可能取消或者淹没商业的价值准则,它只是意味着给出另一种文化纬度,指明另一层生存空间。“人文精神”的存在将和商业的存在构成必要的平衡。它将有效地防止人沦为纯粹经济动物,沿着金钱和物欲的坡道越滚越快。可以说,商业社会愈是发达,这种平衡的需求愈强烈。两者之间的摆幅将标示出人们精神空间的宽度。

      不难看出,中国的商业社会还远未完善,可是,“人文精神”所代表的一套尺度却以极快的速度崩溃。这种状况并不意外。我在其他地方说过,长时期的政治崇拜已经成功地阉割了“人文精神”,因此,当商品和金钱解禁之后进入主位的时候,“人文精神”仍然缺席——那些人不过将崇拜对象从当年的政治改为股票、别墅或者卡迪拉克轿车而己。

      此外,“人文精神”另一个潜在的针对是技术。技术正在无往而不利地改造人类世界。技术为人类带来了舒适和快乐,然而,技术的统治乃至专制同时也在形成。法兰克福学派的众多理论家已经对此作出了犀利的分析。什么是技术的解毒剂?进入现代社会之后,“人文精神”在这方面的意义可能愈来愈明显。

      当前,我所注意的另一个理论话题是后现代。后现代显然是商业和技术的共同作品。后现代社会的特征很难一言蔽之,但是,个体精神的平面化或者无深度几乎已经是一个共识,不少理论家同样从中国的文化现状之中察觉到某些后现代化迹象,例如“后新时期”的提出。然而,除了描述后现代的来临,理论家是否还应该显出自己的立场?他们是欣喜地欢呼后现代,从中体验解除深度的快意呢,还是顽强地反抗压扁精神的巨大碾盘——哪怕是无望的反抗?对于第二种立场说来,“人文精神”同样还可能成为一种精神砥柱。

      问:自食其力通常是一个起码的要求。可是,许多人文学科恰恰在这一点上为人所诟病。幻觉已经打破:许多人文学科的研究成果无法在市场上出售,从而换取维持这一学科存在的资金。多数人文学科知识分子对此一筹莫展。甚至他们也觉得自己“迂”或者“呆”。因此,不少人难免反诘说,你们那些深刻的思想又有什么用——是呀,有什么用呢?

      答:深刻的思想即是一种文化财富,它们将作为文化高度的记录铭刻于一个民族的历史之上。并不是所有的财富都以货币来计量。很难说庄子或者维特根斯坦带来了什么利润,但是,如果没有这两个人物,两个民族的文化又将留下多大的空白呢?人们甚至不妨将那些难以实践的思想看作文化创造力的表演。体育通常被视为一个民族体魄与志气的象征——人们并未要求举重冠军去打铁或者长跑冠军充当通讯员,那么,人们为什么不能赞美地欣赏文化创造力的表演呢?即使不结果实,智慧之花不是也足以让人赏心悦目了吗?

相关文章: